“塞上绿洲、美丽朔州”讲解员大赛优秀讲稿|苍头河畔好风光

苍头河畔好风光

李爱荣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讲解员李爱荣。今天我带大家来到的这个地方,比起江浙一带,多了些磅礴之景,却又显得温婉迷人。这里的天,很蓝;这里的山,很绿;这里的水,很清;这里的沙棘,漫山遍野;这里就是右玉苍头河生态湿地公园。

苍头河,又称兔毛河。是右玉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平鲁郭家窑,流经燕家窑入右玉境内至杀虎口,出长城入内蒙后汇入黄河,干流全长75公里,流经6个乡镇38个自然村,流域面积达1867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9%。从远古以来,右玉人便在苍头河两岸繁衍生息,孕育文明,所以右玉的老百姓又亲切的称这条河为母亲河。

“塞上绿洲、美丽朔州”讲解员大赛优秀讲稿|苍头河畔好风光

作为母亲河,她以慈母般的爱哺育了一代代的右玉儿女,形成了右玉人淳朴耿直的性格和勤劳奋进的品质;同时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蓝天碧空和绿树成荫的美景;她也见证了右玉精神的形成,凝练出了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宝贵财富。

现在我们位于湿地公园的中部。长廊边上种植的这些是丁香花和梧柳,眼前的这棵沙棘王,是右玉境内最大的一棵沙棘树,由于这里水土资源丰富,两岸河道密林,再加上沙棘自身的向阳性,使得在其他地方低矮的沙棘,在这里却长成了高高的树。大家有没有观察到,这里的河水不像其他地方是向东或向南流,而是向北流的,所以“水倒流”是苍头河的一大奇观。

现在让我们一起用耳去聆听,用眼去欣赏,用脚去漫步,做一个深深的呼吸,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已经被这满眼的绿色和充足的氧气所浸透呢?

“塞上绿洲、美丽朔州”讲解员大赛优秀讲稿|苍头河畔好风光

此时此刻,我们置身在这美丽的绿色海洋之中,大家一定想象不到70年前的苍头河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昔日的苍头河“风起黄沙飞,雨落洪成灾”,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71年的一个中午,那天右玉城上空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不到一个小时,整个右玉城平地起水,苍头河的洪水夹着大量的泥沙冲进了右玉城,临街的门店里、低洼的巷子里、人们的院子里、屋子里,瞬间全都灌满了洪水。老人们惊恐地叫喊着,孩子们惊吓地啼哭着。刚刚到任的杨爱云书记,立刻披上雨衣,挽起裤腿,和几名干部奋力爬上了西城墙。

此时的城西城南已是一片起伏咆哮的汪洋大海,南门外建于1953年的大木桥在洪水中翻腾了几下,便顺流而下不见了踪影。南元村、北元村、中元村、西沟窑村,沿河的村庄也全都浸没在了黄漫漫的洪水中。

房倒、路毁、畜亡……成片成片的庄稼也没了影。

“老天真有眼,上来就给了我个下马威!这苍头河害人不浅呐!”苍龙的狂野震撼了杨爱云的心。雨后洪水褪去,他立刻召开了县委常委会,会议从下午2点一直开到了次日凌晨4点。会上,他以军人特有的气质,向在座的县委常委们问到:“右玉有这么大一条河,本应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现在竟然变成了洪水猛兽,我们决不能再任其肆虐了!我杨爱云有决心治理好这条害河,你们有没有这个决心?”“有!”

正是有了这个声音,才有了今天的苍河碧绿映照秀丽山川,水草肥美哺育遍地牛羊,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美丽景象。

“塞上绿洲、美丽朔州”讲解员大赛优秀讲稿|苍头河畔好风光

看着这静静流淌的一汪清水,右玉人防风治沙的故事在这里一幕幕上演;环顾这一排排的树木,右玉人植树造林的奋斗历程在这里一一呈现;此刻,右玉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否在您心中激荡?在全市上下建设塞上绿洲、美丽朔州的征程中,右玉精神不正是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吗?

“塞上绿洲、美丽朔州”讲解员大赛优秀讲稿|苍头河畔好风光

来 源 | 这里是朔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