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吟系列·清明


雲中吟系列·清明

齋明盛服,以承祭祀。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明日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故名“清明”。西漢時期《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雲中吟系列·清明

祭祀之義有二:報功,修先。

  清明節氣有三候,曰:桐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意思是,在清明節氣所統轄的十五天裡,第一個五日,桐樹開始開花,第二個五日,田鼠因烈陽之氣漸盛而躲回洞穴,鴽鳥開始出來活動,田鼠化為鴽說明陰氣潛藏而陽氣漸盛,非指物化;第三個五日,彩虹始出現,“天二氣則成虹。”虹為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始見。”


雲中吟系列·清明

國之大祭有五:禘袷郊祖宗報。


  三候之中,“桐始華”之桐樹在中國有獨特的文化意義,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閏年,每一枝生十二葉,閏則十三葉與天地合氣者也。”是吉祥的象徵。《詩經》曰:“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鳳凰樂棲之地惟梧桐。《莊子》裡說:“夫鵷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桐樹還是人格的象徵,潘臻詩:“亭亭獨自傲霜風,不與尋常桃李同。聖世工師求木久,嶧陽猶自有孤桐。”《新論·琴道》說:“昔神農氏繼宓義而王天下,亦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孟郊有詩:“師曠聽群木,自然識孤桐。正聲逢知音,願出大樸中。知音不韻俗,獨立佔古風。”張仲景、蔡邕、譚嗣同等歷史名人都曾以梧桐殘幹制琴。


雲中吟系列·清明

尊祭重神,祭宗廟追養也,祭天地報德也。


  清明節氣的三候是有意義的。據《逸周書·時訓解》曰:“桐不華,歲有大寒;田鼠不化鴽,國多貪殘;虹不見,婦人苞亂。”在古人看來,如果桐樹不開花,當年必有大寒;如果田鼠不入而鵪鶉不出,表明國家多有貪婪殘暴之人;彩虹不出現,說明社會女性淫亂。


雲中吟系列·清明

祭之言察,言人事而至於神。


  寒食節是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為計,一般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又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古人在春天改火之習俗。傳說春秋時代,晉文公流亡國外,介子推輔佐他,晉文公回國做了國君,給大家封賞,介子推卻到綿山隱居。為了逼他出來,晉文公採用了燒山的方式,子推母子隱跡焚身。為悼念他,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為介山,在介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禁火寒食,而與民俗中固有的寒食習慣合一。可以說,寒食節習俗起源於禁火,紀念介子推的說法則是後期之事。


雲中吟系列·清明

民祭之禮,致福於國。


  至漢代,人們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寒食期間的生活習俗,除了禁火冷食,就是祭掃墳墓。《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


雲中吟系列·清明

國之大祭,降福裕民。


  在唐代,不論士人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慎終追遠的節日,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朝廷順從民意,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到了大曆十二年,詔令衙門依例放假五天,曰:“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貞元六年,假日增加到七天。

  至宋代時期,寒食節則依據唐制,放假七天。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此制延至明清。


雲中吟系列·清明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滿清滅亡。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國傳統節日不再被重視,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直到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才定每年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2008年,中國政府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開始,調休三天。


雲中吟系列·清明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天下將治,則人必尚行也,天下將亂,則人必尚言也。尚行則篤實之風行焉,尚言則詭譎之風行焉。”故在清明時節,人們都會趕回故土祭掃,用誠敬的實際行動表達對故人或先人的尊崇、感恩。和當代人們喜歡任性而為、為所欲為不一樣,古人祭祖掃墓並不是單純的求祖宗保佑發財升官,而是要把自己過去一年的道德行為、功業,向先人彙報,從而使自己達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的人格道德修養。故《孝經》言:“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所以,念祖修德才是祭祖的本意,同樣也是清明祭祖的真精神。不可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