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吟系列·清明


云中吟系列·清明

斋明盛服,以承祭祀。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明日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故名“清明”。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云中吟系列·清明

祭祀之义有二:报功,修先。

  清明节气有三候,曰: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意思是,在清明节气所统辖的十五天里,第一个五日,桐树开始开花,第二个五日,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鴽鸟开始出来活动,田鼠化为鴽说明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非指物化;第三个五日,彩虹始出现,“天二气则成虹。”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始见。”


云中吟系列·清明

国之大祭有五:禘袷郊祖宗报。


  三候之中,“桐始华”之桐树在中国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闰年,每一枝生十二叶,闰则十三叶与天地合气者也。”是吉祥的象征。《诗经》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乐栖之地惟梧桐。《庄子》里说:“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桐树还是人格的象征,潘臻诗:“亭亭独自傲霜风,不与寻常桃李同。圣世工师求木久,峄阳犹自有孤桐。”《新论·琴道》说:“昔神农氏继宓义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孟郊有诗:“师旷听群木,自然识孤桐。正声逢知音,愿出大朴中。知音不韵俗,独立占古风。”张仲景、蔡邕、谭嗣同等历史名人都曾以梧桐残干制琴。


云中吟系列·清明

尊祭重神,祭宗庙追养也,祭天地报德也。


  清明节气的三候是有意义的。据《逸周书·时训解》曰:“桐不华,岁有大寒;田鼠不化鴽,国多贪残;虹不见,妇人苞乱。”在古人看来,如果桐树不开花,当年必有大寒;如果田鼠不入而鹌鹑不出,表明国家多有贪婪残暴之人;彩虹不出现,说明社会女性淫乱。


云中吟系列·清明

祭之言察,言人事而至于神。


  寒食节是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计,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古人在春天改火之习俗。传说春秋时代,晋文公流亡国外,介子推辅佐他,晋文公回国做了国君,给大家封赏,介子推却到绵山隐居。为了逼他出来,晋文公采用了烧山的方式,子推母子隐迹焚身。为悼念他,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在介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禁火寒食,而与民俗中固有的寒食习惯合一。可以说,寒食节习俗起源于禁火,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则是后期之事。


云中吟系列·清明

民祭之礼,致福于国。


  至汉代,人们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寒食期间的生活习俗,除了禁火冷食,就是祭扫坟墓。《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


云中吟系列·清明

国之大祭,降福裕民。


  在唐代,不论士人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慎终追远的节日,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朝廷顺从民意,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到了大历十二年,诏令衙门依例放假五天,曰:“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假日增加到七天。

  至宋代时期,寒食节则依据唐制,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此制延至明清。


云中吟系列·清明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满清灭亡。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节日不再被重视,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直到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才定每年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2008年,中国政府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开始,调休三天。


云中吟系列·清明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下将治,则人必尚行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言也。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故在清明时节,人们都会赶回故土祭扫,用诚敬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故人或先人的尊崇、感恩。和当代人们喜欢任性而为、为所欲为不一样,古人祭祖扫墓并不是单纯的求祖宗保佑发财升官,而是要把自己过去一年的道德行为、功业,向先人汇报,从而使自己达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的人格道德修养。故《孝经》言:“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所以,念祖修德才是祭祖的本意,同样也是清明祭祖的真精神。不可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