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43-公共场合里孔子的仪容


《论语通读》43-公共场合里孔子的仪容

孔子于乡党,恂(xún)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pián)便言,唯谨尔。


孔子在老家,显得温顺恭敬,似乎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讲话明白晓畅,只是说得比较谨慎罢了。

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不是虚伪而是合宜,这也是礼的表现,孔子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孔子在自己的老家,置身于乡亲和熟人中,显得“恂恂如也”,即不张扬、不高声,这是谦逊的一面。但到了正式环境、公共场合需要表达意见时,既能侃侃而谈,又不夸夸其谈。这再一次印证了孔子推崇“敏于行而讷于言”。

公众场合的流畅表达,是门功夫。你肯定听过“开口是银,沉默是金”这句话,这话不仅讲有时沉默比多言要好,也有当言则言、当默则默的意思。孔子的表现就是这句格言的注脚。

鲁迅先生有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也是这样的人,面对达官贵人毫不客气,跟名流大腕们论战起来更是所向披靡;但跟萧红、唐弢(tāo)这些年轻人交往,又平易近人、十分热忱。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他的态度、做派也不一样。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如也。君在,踧踖(cù jí)如也,与(yù)与如也。


在上朝的时候,跟下大夫说话,轻松和乐的样子;跟上大夫说话,恭敬严肃的样子;国君在场的时候,恭敬而拘谨的样子,有威仪而又温和。

春秋仍然是等级社会,即使同在朝堂之上,也有上大夫跟下大夫的差别。孔子在鲁国做过大司寇,按照当时的等级,大司寇是上大夫。

所以你看,孔子面对比自己等级低的下大夫,是亲切随和的;跟自己平级的上大夫,他正直恭敬;对国君就更有敬畏之心了,有点战战兢兢,但是也仍然不失风度。

这上下两章,说的都是孔子不同场合见不同人的得体应对。


君召使摈(bìn),色勃如也,足躩(jué)如也。揖(yī)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ān)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他脸色显得庄重起来,脚步加快。他向和他站在两边的人作揖,向左或向右拱手,衣服前后摆动而整齐不乱。疾步前行时,衣袖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回报君主说:“客人已经不回头了。”

这一章非常有意思。你来想象一下这个场面,孔子奉国君之命应对宾客,既然是国君的宾客,很可能是其他国家的人,所以这算一个外交场合。

孔子人高马大,穿着朝服,神色庄重,行进如风,跟左右两边的人打招呼。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人宽衣大带,袖口很阔,所以这里说孔子的两个袖子展开像鸟儿的翅膀一样。

他送客一直送到客人不再回头,还要回去跟国君复命,恪尽职守。这一段描写非常生动,就像一组电影里的长镜头,夫子的形象风度翩翩。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zī)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孔子)走进朝堂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不能容身似的。站不会站在门的中间;通过时也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则脸色庄重,脚步加快,说话好像中气不足似的。

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屏息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出得堂来,下了台阶,神色释然,怡然自得的样子。下完了台阶,快步向前走,像鸟儿展翅似的。回到自己的位置,面容仍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这一段听完,你有没有想象出孔子进出朝堂的整个过程,怎么走上去,怎么退下来,神态、呼吸、动作、情绪都一一写到了。

从这些细节描述来看,孔子在朝堂之上真是严肃恭敬,绝无半点懈怠。可以想见,如果不是经常跟孔子上朝的人,是写不出这么细致的场景的。也看得出来,春秋时期大家上朝堂,气氛还是挺紧张的。

有一个词需要特别讨论一下,还有一种说法,“过位”是指不管君主在不在,只要经过王座都如此。

这段话后面描写孔子从朝堂出来,也非常传神细致,原文用了“趋进”这个词,意思是快步向前走。但后面还有一个“翼如也”,显然从朝堂下来,孔子轻松了很多。我们跟着读《论语》的人,也替夫子松了一口气。

稍微扯远一点,对比“趋进”,《战国策》里还出现过“徐趋”这个词,就出自那个著名的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

赵国的老臣触龙,为了说服赵太后把她最心疼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送去齐国,于是专门下说辞来见赵太后。太后正在气头上,听说触龙求见,盛气凌之,准备随时反击这位老臣的进言。

原文描写触龙是怎么进来的?“入而徐趋,至而自谢”。他为了吊足赵太后的胃口,同时做到让对方心理情绪得到缓冲,从宫殿大门外,远远地就以急促细碎的步子前行,身体前倾、神态急促而步子却小,这就是“徐趋”。

当然这是表演给赵太后看的:我是非常着急想见您的,但是我年老体衰、腿脚不好,走不快了。先让赵太后足足等了一阵,暗暗唤醒她对老衰之人的同情心,再下说辞。这场对话非常有名,“徐趋”二字也非常传神。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sù)蹜,如有循。

享礼,有容色。私觌(dí),愉愉如也。


(孔子)拿着玉圭,恭敬谨慎,像是拿不动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别人递送东西。面色庄重,神色战战兢兢,步子细碎而疾行,好像沿着一条直线走。

呈送礼物的仪式时,面色显得从容。以私人身份会见外国君主的时候,则是轻松愉快的样子。

如果说上面一章是个中景镜头,那么这一章就是特写。

“玉圭”就是玉制的礼器,上圆下方,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如果出使邻国,卿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信符。

这一段描写的,很可能是孔子代表君主会见别国诸侯时的表现。

“足蹜蹜,如有循”,这里的“循”意思是沿着,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一样。地面上真有这条线吗?没有。但是对于训练有素的人,眼中好像真的有一条线。

你看仪仗队行走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因为平时训练时就要求他们,眼中有一条线,每迈出一步都是保持准确的方向,就好像沿着这条线行走一样。

以上这几章,好像是在放电影。那一帧帧的镜头,刻画出了孔子在朝堂上或者是在家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画面清晰,如临其境。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言行都不同。

他在家乡时,给人的印象是温和谦逊,不喜多言;在朝堂上,态度则显得恭敬而有威仪,不卑不亢,举止得宜;他在国君面前,温和恭顺,局促不安,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

这说明他的执礼如仪,由外而内,完全内化于血肉之中,一言一动莫不中节。这当然离不开平时多年的习礼素养。但这种恭敬、谨慎、谦逊,并不影响他对自己意见的表达。该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他就明确而流利地当面讲,只是会因人而异调整自己的语气罢了。

私人身份会见外国君主,是指并非因国事受君主委派出行。他和齐景公、楚昭王、卫灵公等人的会见就是如此。此时身为宾客,又无国事在身,故而显得轻松愉快,谈话则应机而答,自由抒发。

此刻由于不是公事,孔子的应答,收放在我、任运一心,自由度很大。有不满意时,就直接婉拒对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