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通讀》44-孔子的飲食習慣


《論語通讀》44-孔子的飲食習慣

君子不以紺緅(gàn zōu)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zhěn)絺綌(chī xì),必表而出之。緇(zī)衣,羔裘;素衣,麑(ní)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mèi)。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shài)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

這一章有點長,你不熟悉的古代名物的詞特別多,我先整體翻譯一遍。

君子穿衣服,不用深藍透紅或黑裡透紅的布做鑲邊,也不用紅色、紫色的布做平常居家時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細的葛布單衣,如果要出門,一定要在外面套上外衣。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外套。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外套。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外套。

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要短一些。睡覺一定要有小被子,長度是身長的1.5倍。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墊子。喪服期滿,就什麼裝飾都可以佩帶了。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裁掉多餘的布。去弔喪不穿黑色羔羊皮袍,不戴黑禮帽。每月初一,一定要穿著禮服去做朝拜。

這一段可能很多詞你都聽不懂,畢竟我們離孔子生活的時代已經過去2500多年了,你只需要理解下面三點:

1. 當時的人穿著講究,首先不是為了時髦好看,而是為了遵循禮。

這一段的核心,跟上一講見什麼人起什麼範兒一樣,不同的場合,也要穿不同顏色、質地的衣服。在家是家裡的衣服,外出參加祭祀典禮、喪禮,有不同的禮服。這跟我們現代的服裝禮儀,精神是一致的。

2. 顏色自古以來就有象徵意義。

紅色跟紫色在當時都是很高貴的顏色,所以也不能拿來做家居衣服。紺是深藍透紅,緅是黑裡透紅,為什麼不能拿來鑲邊?因為這兩種顏色很深,接近黑色,而黑色是拿來做祭祀禮服的,所以接近黑的深色不宜做裝飾的鑲邊。

同樣,參加喪禮不能“羔裘玄冠”,也因為它們都是黑色的吉服,吉服不能穿去喪禮。這跟我們今天參加追悼會穿黑色很不一樣。

3. 當時的人在審美上也很講究。

裘皮袍子,一定要跟衣服用同一個色系。羔裘、麑裘、狐裘,動物的皮毛顏色不同,就一定要給配上相應顏色的衣服。這個配色今天我們穿衣服也有參考價值。

這一章的描寫,真的非常細膩逼真。


齊(齋),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齋戒沐浴,一定要有浴衣,用布料裁成。齋戒時,一定要改變飲食,住的地方也要換。

這一句你可能有點疑惑:什麼叫改變飲食?換住的地方是什麼意思?

古代社會對於齋戒非常重視。在舉行祭祀大典之前,一定要忌葷腥、忌飲酒。所謂換住的地方其實是很委婉的表達,說的是不能跟妻妾同房。這些都是必須的、鄭重的程序,一點兒都不能馬虎。

下一章從穿衣戴帽,變成當時的飲食風俗了。


食不厭精,膾(kuài)不厭細。食饐(yì)而餲(ài),魚餒(něi)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xiù)惡,不食。失飪(rèn),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餼xì)。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稻穀飯儘量舂得細,魚和肉儘可能切得細。糧食如過於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就不再吃了。食物的顏色變壞了,不吃。有異味了,不吃。烹調不當,不吃。時候不對,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餐的醬料不對,不吃。

几案上擺的肉雖多,但吃的量不超過穀類的量。只對酒不限制,但也永遠不喝醉、耍酒瘋。從市面上採購來的肉乾和水酒,不吃。佐餐的姜料可以不撤下,但也不多吃。

這跟前面講穿衣服一樣,種種講究事無鉅細。後面的文字你可能很陌生,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句總括的話,我們今天還在用,成了中國美食的代表性評價。

從這段話,你首先看得出孔子對於飲食衛生非常注意,魚、肉變色、變味、不新鮮了,他都不吃。

後面說的還是禮,“割不正”是說肉切分得不方不正,應該是較大塊的肉之類。大塊的肉,往往是祭祀行禮後撤下來的祭肉,分給眾人。在家裡廚房烹製前也要再切分一下。

割肉,形狀、大小、分量都很講究,特別是分祭肉。不論是邦國還是在鄉里,分祭肉都不是小事。

替劉邦六出奇計的陳平,當年在家時,每回社祭完畢由他主刀,“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陳平聽了,說:啊,使我陳平主宰天下,也會像分這祭肉一樣公平均等。

反例也有:平定吳楚之亂的周亞夫後來做了宰相,漢景帝與周亞夫因為種種原因,政見不和。景帝有一次設宴,召周亞夫來赴宴。

侍者上了一大塊肉,既不切分,又不擺設筷子。周亞夫心裡十分不滿,召主宴官速上餐具。這時景帝衝他來了一句:“此非不足君所乎?”意思是這些還不能滿足你嗎?

宴會里上大塊的肉是正式美食,正式場合才會有,但此刻既不切,又不給筷子,很奇怪吧?

其實漢景帝是在暗示:你如果不聽我的,不合我意,就是有肥肉在前,也不得食。而祭肉不得食,意思是你家的宗祀恐怕要難保了。周亞夫雖遲鈍,也明白了,只好怏怏辭席而去。

後來漢景帝找了個原因,把周亞夫關進了監獄。五天不給吃的,周亞夫就餓死了。你看,一塊肉割不割,割得好不好,反映的可不是廚子的刀工,而是禮。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國君參加祭祀典禮時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過的肉一般不能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就不再食用了。

不宿肉,意思是不讓祭肉過夜。古代卿大夫參加國君祭祀以後,都會得到國君分賜的祭肉。但祭祀活動往往要持續好幾天,所以這些肉就已經不新鮮,不能再過夜了。那時沒有冷藏設施,如果超過三天,再多放一夜就不行了。

以上幾段,記述了當時的衣著和飲食習慣。孔子對“禮”的遵循,不僅表現在與國君和大夫們見面時的言談舉止和禮節,而且表現在衣著方面。

當時對祭祀時、服喪時和平時所穿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單衣、外套、麻衣、皮袍、禮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規定。

在吃的方面,“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於食物,當時有“八不吃”的習慣,否則於健康不利。

別看孔子多次表揚他的弟子顏回,稱讚他飯疏食,飲水,居陋巷,不改其樂。但真有條件享受時,孔子可是會吃會喝,很有講究的。他其實是個很會享受生活情趣的人。


食不語,寢不言。


(孔子)吃飯的時候不交談,就寢的時候不說話。

其實這就是古人的日常習俗,和我們今日呼朋喚友一起聚餐的情景,不可同日而語。在古代社會,即使是普通的農夫、工匠,工作時就在現場吃飯,但晚上也要回到家中,全家人一起用餐。

我小時候親眼所見,一些街坊、鄰居的家中,晚餐時必須等到父親收工或下班回來,簡單梳洗完畢,全家人才可以上桌動筷子。我見過天主教徒們進餐前必先作祈禱,他們也是嚴格地遵守“食不語”的規矩。

吃飯的時候保持安靜,有什麼事情,吃完飯收拾完畢再慢慢道來,不必在全家人圍席吃飯時吵吵。

特別是嘴裡嚼著東西鼓嘟嘟的,更不能說話。這一條,今天中國跟西方的餐桌禮儀也是一樣的,嘴巴里有東西的時候絕不交談。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齋)如也。


即使是粗米飯蔬菜湯,飯前也要把它們取出一些來祭祖,而且表情要像齋戒時那樣嚴肅恭敬。

菜羹,用菜蔬做成的湯。 瓜祭,古人在吃飯前,把席上各種食品分出一點兒來,放在食具之間,也表示祭祀。雖然不是正式的祭祀,吃點粗茶淡飯,也得恭恭敬敬,行禮如儀,取那麼個意思。


席不正,不坐。


席子擺放得不端正,不坐。

你可能覺得奇怪,難道孔子的時代沒有椅子和桌子嗎?還真沒有。

漢代以前,中國人讀書、吃飯都在很矮的案或几上,也沒有椅子,就在地上鋪席子,人直接坐在席子上。這裡說的是,一塊塊的席子,得在案几後頭擺正了才能坐,這同樣是禮。

你可能要問,那古人怎麼坐呢?就是盤腿嗎?不是。古人的坐姿類似於跪,尤其在正式的場合,屁股坐在腳後跟上,兩腳的大拇指相疊。這樣坐不累,也能持久。這個習俗,也流傳到周邊國家和地區。你看今天韓國、日本拍的一些古裝劇,也是這個坐姿。

“席不正,不坐”,我還真遇到過餐具不擺整齊不吃的狀況。

有一次我招待一個日本朋友,談話時間較長錯過了飯點,就去了一家日本料理店。當時快到下午三點了,我們進去後發現,店裡已經沒有別的客人,員工們在吃飯。一見我們倆進來,一個年輕的服務員過來三下五除二,往我們面前扔了兩套餐具。

我抬頭見這位日本朋友,他雖然不說話,但面色很不愉快。我把餐廳經理請來,對他說,請您重新幫我們擺放一下餐具。他一看立刻懂了,重新按正式的規矩,給我們碼放了盤碟筷子。

其實今天不管是正式的中式宴會,還是日料或者西餐,碗筷擺放都有自己獨特的規矩。這也是餐桌禮儀的一部分。

摘自靳大成《論語通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