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工膜肺40天后脱离险境,武汉市肺科医院一危重症患者跨过“鬼门关”

使用人工膜肺40天后脱离险境,武汉市肺科医院一危重症患者跨过“鬼门关”

长江日报-长江网4月5日讯(记者史强 通讯员王敏)4月5日下午3时许,随着武汉市肺科医院医护人员的低声喝彩,40岁的李军(化名)成功脱离人工膜肺体外呼吸支持,在呼吸机的辅助下自主呼吸,脱离了险境。这是武汉市肺科医院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啃下的又一块“硬骨头”。

使用人工膜肺40天后脱离险境,武汉市肺科医院一危重症患者跨过“鬼门关”

(图为医护人员在给李军撤掉人工膜肺 通讯员胡雪珺摄)

多方医护力量“合力”救治

2月13日,李军出现发烧症状,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住进了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ICU。2月15日前后,他接受了插管治疗,但病情仍在持续恶化,2月25日,他开始使用ECOM(人工膜肺)进行体外呼吸支持。3月15日,李军转到武汉市肺科医院ICU继续治疗。

在肺科医院,李军不仅得到本院医护人员的照料,也得到多批援汉医疗队一起救治。大家齐心协力,共助李军抗击病魔。

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患者转来医院时,肺部功能几乎丧失殆尽。由武汉、江苏、北京等地专家组成的ICU救治团队对李军进行集体会诊,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了救治方案和设备,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在继续给予ECMO支持的情况下,对他采取了俯卧位通气、气管镜吸痰等诸多救治措施。

同时,医院调集本院力量,以及援汉的浙江、江苏、内蒙古等医疗队,共同参与救治工作。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患者的情况逐步得到好转。

治疗手段用到极致,就可能创造“奇迹”

使用人工膜肺40天后脱离险境,这样的案例在全市并不多见,也被很多人视为“奇迹”,但胡明对“奇迹”的提法并不认可。他认为,医学并不存在“奇迹”,靠的是合理运用将已有的医学手段,并用到极致,“奇迹”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人工膜肺只是提供了生命支持,要想让病人病情好转,关键要靠前期大量繁琐、细致的治疗工作。”胡明说。

为了争取到李军病情的“拐点”,医院ICU治疗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医护人员不仅更换了人工膜肺、更换了管道,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每日评估,从技术设备上予以保障;同时,团队更加注重对患者其他疾病的治疗、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到精准施策。

“患者的病情每天都不同,需要我们及时作出治疗调整。”治疗团队专家、扬州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说。在对患者使用人工膜肺时,呼吸机进气量调节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少了患者供氧量不足,多了则有可能“撑”爆患者的肺泡,造成治疗损伤。为了调节到最佳数值,医生需要守在病床前观察,从海量数据中敏锐找到最佳答案,每个患者调节一次参数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我们开玩笑称自己为‘临床医生’,必须守在病床边才能做到最好的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李绪言说。作为ICU治疗团队的三位负责人,胡明、郑瑞强和李绪言一直带领团队奋战在火线,人称“三剑客”。

每啃下一块“硬骨头”,就为救治其他患者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悉,疫情暴发后,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数量和救治难度都位居全市前列,使用人工膜肺的患者数量也是最多的。在李军成功脱离人工膜肺后,该院ICU还有3位危重症患者仍在使用。

在胡明看来,李军的个案非常有意义,通过对他的救治,给了治疗团队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也提供了很多经验。

“首先是要求医护人员一定要有耐心。”胡明说,对于这样的危重症患者,即使使用人工膜肺这样的“核武器”,要想取得效果,大家要有长期坚持的准备,绝不是短期内可以见效。

胡明表示,治疗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患者呼吸道管理,要千方百计恢复患者的肺功能,“我们上人工膜肺就是为了撤机。”

除了治疗方面的经验外,胡明认为,管理的精细化也非常重要,相关管理措施要细化到每班管理,甚至要落实到每个小时管理,这样才能及时掌握患者的最新变化。

另外,团队水平整体提高、人员力量的保证在他看来也是提高救治率的重要因素,“没有训练有素的强大团队支撑,再顶尖的医生也是孤掌难鸣。”胡明说。

现在的肺科医院ICU治疗团队汇集了国内多支医疗队,大家的理念一致,不计得失,全力致力于救人,一个个攻坚啃“硬骨头”,“每救下一个患者,就为救治其他患者积累了宝贵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