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诗词写作,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该如何选材运笔

清明与春节、端午、中秋一起,合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古人以清明为题创作的诗词如汗牛充栋,名篇佳作数不胜数。在当下的诗人们借清明抒怀,也非常多见。

初学诗词写作,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该如何选材运笔


我说过,初学写诗词,宜取径“七绝”入门,现在说说应该如何选材运笔,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

一、题材

在格律诗词中,抒情方式多是以借物言情的间接抒情为主。因此,虽然说的是写清明,但清明并非诗的主题,而只是寄托主题的一个意象,我们可将其称为主题意象。而主题则是我们要借清明这个意象表达的情感,依传统可分为两个主要方向,一是缅怀悼念,二是踏青郊游。而在题材上则可从多个方向选取:

1、紧扣时事

假如紧扣今年清明的时事展开,主题无疑就是悼念抗疫烈士了。我专门翻阅了一下头条的诗歌,以此作主题的七绝有很多,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多是从大处着笔,缺乏具体的形象描述,这样的诗作容易流于空泛。七绝体制短小,全篇只有二十八个字,因此在立意选材时,可尝试将范围缩小,尽量捕捉“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展开,例如可专门悼念疫情吹哨人李文亮烈士,力求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2、缅怀亲友

缅怀悼念亲人、好友,也是写清明很常见的题材,例如在头条读到的这一首《清明》(作者:正雅诗歌)就写得很好:

时光过隙已多年,几度爹娘梦里连。

哀子孤愁时落泪,何曾一滴到云天?

古时称居父母之丧者为“哀子”,后则专指居母丧者,这是我们写诗词时要注意的,明代陈继儒在《群碎录》中云:“今人父丧称孤,母丧称哀。“因此,如悼念父亲宜用孤,悼念母亲则宜用丧。这些涉及礼教和意头的用语,入诗时最好循古,以示对长辈的尊敬。

此诗结句的“云天”是指母亲仙游之处。转合句,运笔见巧,借哀子之泪难到云天的具体描述,将思念之情写得淋漓尽致,教人不忍卒读。

初学诗词写作,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该如何选材运笔

雨花台烈士陵园

3、悼念英烈

借清明缅怀古人、悼念英烈,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观点,也是很常见的选材方式,例如,同样在网上读到的《谒雨花台烈士陵园》 (当代.不觚)便是一首写得非常好的七绝:

崇碑遥对蒋山青,古道萧萧满落英。

但见春风长扫墓,不知何日是清明?

谒坟、谒墓是我们经常读到的诗题,“谒”,相当于致敬的意思。起句的崇,解作高大,蒋山即南京的紫金山。写此类题材最难把握的是力度,赞者力过流于谀媚,讽者力过则显刻薄。此诗发力恰好,托讽而不失温厚,大家手笔。

4、咏史感时

说到这题材,我想到的是当代诗人徐震堮写的这首七绝《读亭林集》:

万里山川老担簦,梦中腥血染觚棱。

东风自绿秦淮水,寒食何人拜孝陵?

初学诗词写作,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该如何选材运笔

明孝陵

之所以想起这首诗,因为其和上一首的笔法相似,转句也同样是借“春风”生事,以问作结,运笔则更为雅正。

《亭林集》是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作品集。“担簦“原意为背着伞,引申为奔走,跋涉。 觚棱 ,指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代指宫阙、京城。而结句的“孝陵”在此是指明孝陵。明亡后,顾炎武屡拒仕清,在其妻亡时,曾痛哭写道:“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此诗借清明寒食无人拜祭明孝陵作结,感叹顾炎武的忠贞。

5、其他题材

除以上四点外,踏青郊游和节令民俗,也是写清明常用的题材。重要的不是用什么题材写清明,而是借清明抒发什么情感?要多注意的是避免空心化和空泛化。

二、意象

清明节,时令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雨是写清明最常用的意象。另外,清明节有插柳之习俗,柳也是写清明的常用意象。

理论上说,只要是仲春与暮春交合时节的所有花草树木,以及扫墓祭祖相关的物象,都可以作为写清明的意象。但如要写花,古人则多以“二十四番花信风”来定节令时花,写清明的时候也多以此为本:

初学诗词写作,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该如何选材运笔

节令对应的花信风。

例如,晏殊《破阵子·春景》的起句“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白居易《寒食江畔》结联:“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其中,梨花落后,桐花开时,都是符合“花信风”中的清明节令所指,因此,我们如用写诗时,如用到花作为意象,可参考上表的节令和对应花风。

此外,因杜鹃鸟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叫声凄切,故也常用作清明时抒发悲苦之情的意象。例如黄节的七绝《清明后一日作.其一》:

已催新绿过清明,作兴东风蓦地生。

早落杏花成几树,不消鶗鴂再三鸣。

诗中的鶗鴂,和布谷、子规、杜宇、子鹃一样都是杜鹃鸟之别称。

三、格律

既然是写格律诗中的七绝,那就应依七绝的平仄格律进行创作,这点在我过往的文章中作过专门的讲述,在此就不重复了,七绝的平仄格律,也不过如下四种形式:

初学诗词写作,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该如何选材运笔

首句入韵的七绝格律

初学诗词写作,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该如何选材运笔

首句不入韵的七绝格律

四、笔法

七绝的章法,较为简单,无非起、承、转、合。但七绝体制短小,所以要尽量扣紧一两个点展开,去繁就简、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常见的运笔方法,多以起承写景,转合抒情。或者反过来以事、情起承带景。这些笔法大家都已较为熟悉,我过往的文章也多有讲述,在此,我仍以当代诗词作例,说说如何用反笔进行构章抒情:

先慈忌日作(当代·陈永正)

节过清明雨雾连,我生之后百忧煎。

如何尚有倾江泪?哀子伶俜四十年。

清明时节,悼念父母,我们多会写自己如何悲痛。这首诗的作者却反过来,写慈母的泪,不仅在生时为儿“百忧煎”,过身后,仍因为儿子的“怜俜”,而有“倾江泪”。这里的“哀子“就用得甚准。

短短二十八个字,描述了一个慈母的伟大,反过来,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悲痛之情,教人共呜垂泪。这就是写七绝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的典范。

初学诗词写作,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该如何选材运笔

慈母手中线

清明节阴雨竟日寄怀秋文哥国(当代·余菊庵)

阴雨沉沉泪殷殷,暗窗愁度一清明。

遥知此日天涯客,又惹思乡记踏青。

这首是借清明怀人之作,但却没有写自己是如何思念。而是用反笔写“天涯客”在此时节的“思乡记踏青”,以抒发自己的挂念之情。

之所以举两个反笔抒情的例子,是因为有圈友问我,怎样写一首缅怀抗疫烈士的七绝,那么可以试试用反笔去写,例如,写这些烈士虽已在泉下,但仍记挂着人间疫情,这样的描述,可使一首七绝的容量更大,情感更加深厚,大家不妨试试。

最后说一首以丽句写悲情的七绝:

清明杂诗之一 (当代.周标)

小倦分明听雨长,一车人带菜花香。

凄凉最是清明近,梦比身先到故乡。

以丽句写悲情,首先想到的是黄山谷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用意是用丽句与悲情形成反差,给予读者情感上的冲击。

此诗以丽句起承,为实笔描述,与转合的虚笔形成反差,结句以点带面,笔轻情深。唯觉转句“凄凉”两字过露,个人认为,如改为“子规啼处清明近”般的句子,则更为含蓄。用意象代言,自己不说凄凉,而让读者感到凄凉,更为可读。

初学诗词写作,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七绝,该如何选材运笔

自然,诗无定法,贵在情真,以上所述仅供参考。诗词对联圈的圈友们和读完专栏的同学们,也可试写一首以《清明》为题的七绝,贴于圈子内,与诸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