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本刊记者 崔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生态环保铁军的考场。为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组织制定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各地环境监测部门迅速响应,坚守第一线,监测战线的环保铁军积极应战,全力保障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有序开展。

保障监测数据“真准全”

为及时准确掌握疫情期间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情况,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和医疗机构、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常监测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积极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部署,全力协调保障国家空气、地表水监测网络稳定运行,以不间断的质量监督护航监测数据真准全。

总站质管室加大视频检查、数据分析力度,严防干扰监测、弄虚作假、不规范运维等主要风险。截至日前,已完成31省246个城市1013个站点的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视频监督检查工作,覆盖70.5%的国控站点。对于空气站,总站王子博组织检查人员对照着平台工作单据上的一项项运维任务,依据工作时间“溯源”到站点的历史视频上,核查运维工作是否落到实处。采样区两个球机的历史视频也是检查的关键之一,检查人员经常花费数小时逐时段回放历史记录,查看是否存在无关人员进站、是否存在人为干扰采样行为。

总站水质自动监测站运维质控检查工作在平台检查的基础上,增加水站检查数量。目前,共计完成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5个城市、331个水质自动站平台检查工作,覆盖国控地表水自动站的13.39%。检查人员以历史数据及水站运行记录为重点,根据平台实时视频查看站点运维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数据及操作。

疫情虽险,困难虽多,但并未阻断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运行质量监督检查。在疫情特殊时期,监督检查工作在重质量、严审核的基础上为国家网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千里逆行共战“疫”

“要加强调度协调,突出医疗废物收集和安全处置这个重点,全力指导支持督促疫区做好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工作。”这是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近日召开的生态环境部关于疫情防控部署部长专题会议上强调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接到湖北省监测中心站等单位有关监测设备、防护物资告急的紧急求助后,立即行动,号召全站干部职工群策群力、迎难而上筹集应急监测装备和防护物资,火速驰援湖北。

获悉这个消息后,中科院生态中心协调有关单位紧急捐助10台余氯快速测定仪,北京朗净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也积极响应,踊跃捐助,紧急从俄罗斯、日本采购一批防护物资,迅速筹备了300套防护服、1300顶工作帽、1200副防护手套、2300个防护口罩、460个护目镜、1200瓶消毒液(1000毫升/瓶)、26个测温计、1000个无菌取样袋。

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应急物资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车

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这些物资分两次紧急发往湖北,首批应急监测装备已于2月11日运抵武汉。

这批物资分两批驰援湖北,为确保应急监测物资能在第一时间顺利到达武汉,在运送第二批物资的时候监测总站没有委托物流运输,而是协商河南省监测中心、湖北省监测中心站采取接力方式,护送这批应急防护装备直达湖北,跑出一条千里逆行的湖北专线。

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2月13日凌晨一点,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与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顺利完成物资交接。

2月12日9点半,这批物资出发从北京出发,次日凌晨3点半抵达武汉。这一场环境监测人全员参与的接力赛,环境监测人守望相助,全力支援抗“疫”第一线。

风暴中心的“排头兵”

疫情犹如洪水猛兽,在这个特殊时期,几乎所有人都闭门不出,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逆行而上。身处在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环境监测人始终坚守在水环境质量监测第一线。

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一室主任李元豪在取水样

为保障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守住广大市民用水生命线,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一室主任李元豪,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坚守在水环境质量监测第一线。连日来,李元豪带领技术人员,跑遍武汉各饮用水源地,采集样品,并利用监测车现场分析,第一时间掌握水质状况。

武汉市面积大,饮用水源地分布分散,加上“封城”,受交通管制等因素的影响,工作开展难度很大。时间紧、任务重,李元豪与同事们必须每天一大早从单位出发,因公共交通中断,有些同事不得不步行赶到单位;有的点位监测车无法到达,他们就把车停在附近,徒手搬着仪器走过去。疫情肆虐的武汉,寒风凛冽,水边采样,为保护人身安全,每个人都穿着严密的防护装备,像医护人员一样,每一次采样,都像是给这座城市“查血”,看到每天的数据正常,他们的心一次次悬起又放下。除了每天跑饮用水源地外,李元豪团队还要时刻关注全市其他区域的水质安全,经常要在各点位现场查看,手工比对。

白天的工作结束,晚上也没有片刻停歇,第一时间整理数据,形成报告,每天按时报送给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期间,原本一月一次的水源地监测不断增加频次。眼看人员短缺不能满足加密监测要求,李元豪就紧急联系运维单位,各地同行带人带车,紧急驰援武汉。特殊时期,外地人员进入武汉并不容易,李元豪想尽办法为支援团队协调解决车辆出行、人员食宿等各种问题。他说:“患难见真情,各地同行伸出援手,我们有最强大的支持,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无声的战争。”

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

为全力维护疫情期间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负责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小水沟水站的运维人员泽四姬王姆,每周前往水站巡检维护2次以上。疫情期间,因原本运维的车辆属武汉牌照,通行受限,她只能临时用爱人的车。因疫情防控,她所在的村子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一旦出村需隔离14天才能进村。为了保障小水沟水站正常运行,泽四姬王母毅然选择离开村子,离开家,和爱人住在村外条件艰苦的临时帐篷里。由于临时居所条件简陋,她只能选择和刚满一周岁的孩子暂时分开。

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泽四姬王姆是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小水沟水站的运维人员,受疫情影响,她只好和爱人搬到村子外的临时住所里

面对亲人们的不解,她只有一句简单质朴的回答:“因为我运维的是国家水站啊!”这一份责任与坚守让人动容,泽四姬王姆无疑是阿坝高原最美的格桑花!

艰难的涉水运维

面对封城、封路、交通管制、居住地封闭等困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维人员积极主动作为,克服重重困难,全力做好疫情期间空气站的运维工作。

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燕长凯是山东省东营市耿井村站点的运维人员,这是他在艰难涉水运维。

2月11日,山东省东营市耿井村站点,臭氧监测仪出现故障,受当地降雨影响,通往站点唯一通道上的高速路下涵洞积水已经超过半米,普通雨靴无法正常通过。为了买到可以涉深水的雨裤,运维人员燕长凯做好个人防护,跑遍了周边所有店铺,但由于疫情影响,大部分店铺处于停业状态,他只好前往更远的地方,跑出数十公里,询问二十多家店铺后才买到。随后他立即出发,不顾寒冷,趟过深水区域到达空气站点,很快便排除了故障,使仪器恢复正常运行。

路虽远,行者无疆

2月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使河北坝上原本没有融化的积雪更厚实了,这也给监测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面对疫情期间的应急监测任务,张家口监测中心的监测人员又毅然踏上征程。

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河北省张家口监测中心的张劭劼和李凤梅,在雪地里互相搀扶着前进采样。

零下16摄氏度,路面结冰,车辆打滑,即使有20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也只能双手握紧方向盘,把车速控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下,小心谨慎地前行。距离监测点还有1000多米处,车辆无法驶入,张劭劼和李凤梅这两名张家口监测中心的同志只能互相搀扶着前进,积雪最深的地方没过了膝盖,可是再厚的积雪也没能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雪地上留下的一串串深深的足迹,是监测人勇往直前的见证。

河北省邯郸监测中心的监测人员也没有停下他们的脚步。2月3日上午,张军安、连世维、孙贝贝三名同志奔赴水源地进行水样采集工作。由于疫情管控,采样之路也是异常艰辛。很多村庄主要干道实行了道路封堵截断,走山路、绕弯道,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硬生生开了两个多小时,在车上三个人互相调侃道:“我们可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监测人啊,大不了扛着设备和采样瓶走过去,不就是几公里路吗?”

他们几经辗转,最终如愿登上采样船,当采样工作顺利完成的那一刻,水面上凛冽的寒风仿佛都变得温柔起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截至2月6日,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出动车辆539台次、1433人次。其中,审核数据、巡检空气自动站485次、水质自动站330次;审核疫情相关单位监测数据1049家;对河北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248次现场采样;巡查、监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共626家次,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应对疫情监测工作已全面展开。

穿上最后一套防护服

“只剩最后一套防护服了,我上!”武汉市东西湖区环境监测站站长蒯莉穿上防护装备,独自一人到武汉客厅方舱医疗废水点开展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武汉市东西湖区环境监测站站长蒯莉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查看在线设备运行情况

疫情爆发后,武汉市东西湖区环境监测站全力投入到污染源监测防疫第一线。2月13日,蒯莉带领两名监测人员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查看医疗废水在线监测运行情况,并在检查中发现该站点余氯值波动较大。为了尽快查找在线数据不稳定的原因,需要现场开展手工监测,进行数据比对。前期防护用品短缺,当天车上只有最后一套防护服,蒯莉对大家说:“你们在车上等着,我一个人下去采样。”经过现场监测及排查,蒯莉发现医疗废水目前有4处不间断式消毒剂滴加点,不能随医疗废水排放量变化而自动调节,导致余氯值波动比较大。针对这一情况,她迅速反馈信息,并建议医院根据医疗废水收集罐储水量变化情况完善消毒药剂添加方式,以保证在线数据稳定,确保医疗废水达标排放。

与时间赛跑的监测人

2月3日晚9时许,武汉市长周先旺在洪山体育馆现场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将洪山体育馆改成方舱医院。“我是半夜3点接到电话,让我马上联系厂家,第二天一早就要把在线设施建起来。”武汉市武昌区环境监测站站长陈静半夜接到任务,立即开始多方联系。

生态环境监测人逆行战疫 坚守第一线  保障数据真

武汉市武昌区环境监测站站长陈静在指导安装洪山体育馆在线设备

2月4日早上7点,环保在线设备准时进场。由于方舱医院建设在体育馆里,病人的日常洗漱、如厕以及医疗救治等多环节,都涉及污水排放的问题。陈静带领监测站的同事,主动作为,创新思路,从实践中总结出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废水排放的三个途径,为其他地区后续建设方舱医院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武汉环保战线的抗疫斗争还在持续,陈静已经连续一个多月奋战在第一线。她说:“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武汉的确诊病例赶快清零,我们的城市赶快好起来。”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是一群人、一个城的战斗,更是一场全国上下共同参与的战役。全国环境监测人将守望相助,全力以赴,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网编:刘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