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嚴峻,人類和病毒的鬥爭正處於膠著狀態。作為一名中國人,在祖國遭此劫難之時,心中的疼痛是難掩的!也正是這樣的時刻,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升騰起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爭裡,我們都受到了心靈的洗禮。

作為學生, 面對災情,我們能做些什麼?

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沉迷網絡。適當鍛鍊,堅持閱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開展一些有意義的家庭趣味活動……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過有規律的宅居生活。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能做什麼?

“停課不停學”活動已經開展了近一個月,老師們非常盡職盡責,在線上佈置和新課教學有關的學習任務,檢查作業。我們常說:學習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的外延,處處留意皆學習。我們要有一種寬廣的“學習”概念,絕不能把“學習”等同於簡單的學科知識傳授。災難也有營養,那些令人淚流滿面的故事更是難得的財富。我們決定以此次“新冠疫情”為素材,進行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和寫作,也作為學校開展抗疫的實踐課程。

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非連續性文本“。

什麼是非連續性文本

非連續性文本又稱“間斷性文本”,相較於具有敘事性、文學性的連續性文本而言,由邏輯、語感不嚴密的段落層次構成的閱讀文本形式。一般包括圖表、圖解文字、目錄、說明書、廣告、地圖、索引等。它是我們早已熟悉的陌生人——廣告、發票、說明書、指示牌、作息時間表……這些,都是非連續性文本。

為什麼要進行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和寫作

一是應課程標準要求和考試要求。溫儒敏、巢宗祺教授主編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中指出:“課程標準增加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目標要求,是必要而及時的。”最近幾年的小學畢業考試、中考、高考,非連續文本閱讀與寫作都是必考的內容,考點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生活中的鮮活的因素。

二是能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形成直面生活的勇氣和深度。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課程內容搶先看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課程內容搶先看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參與方式:


整個課程共10個主題,時間週期從3月2日——3月25日。每週一、三、五會在此公眾號發佈課程內容,學生可根據課程內容完成任務,作業形式為圖片+視頻+音頻+文字,歡迎大家在公眾號文章後留言諮詢或交作業。每週二、四、日公眾號會展示學生作品。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解讀此次新冠疫情,牢記這段黑暗但閃爍著人性光輝的時刻。讓學習帶給我們挺過一切難關的力量!


這是一朵愛閱讀、愛寫作、愛思考,內心溫暖的火焰。湖南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岳陽市作家協會會員,一級語文教師。


讓“疫情防控”成為課程,讓災難也有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