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怪兽“贰负”长什么样?竟是双首人面怪物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书,书中记载的各种神怪无不形体怪诞,想象力丰富,令人匪夷所思。在这诸多神怪中,就有一个名叫“贰负”的,因为犯了罪,被帝惩罚,把他的两手和头发一块绑在山树之上。

他犯了什么罪呢?《山海经·海内西经》说道:

“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木上。”

《山海经》中的怪兽“贰负”长什么样?竟是双首人面怪物

袁珂《山海经校注》中“贰负之臣危”的想象画

原来,贰负是因为杀了一个名叫“窫窳”的神而被惩罚。

“窫窳”又写作“猰貐”,不同神话传说中对于“窫窳”长什么样的描述都不同。即便是在同一个《山海经》中,对它的描述也不同。比如,《海内南经》说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其状如龙首,食人”,而在《海内西经》中又说它“蛇身人面”。另外,也有描述它“类貙,虎爪,食人”。《尔雅》说“貙”,“虎属,大如狗,文如狸(豹猫)。”所以,按照这个说法,“窫窳”似乎又是虎豹之类的野兽。

《山海经》中的怪兽“贰负”长什么样?竟是双首人面怪物

袁珂《山海经校注》中的“窫窳”形象

同时,窫窳似乎也是上古巫术群体崇拜的一个神。《山海经·海内西经》称: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药以距之。”

贰负因为杀了窫窳而被黄帝惩罚,可见窫窳的地位在上古神话中是比较高的。

杀窫窳这件事儿并非贰负一个人干的,他还有一个帮凶,名叫“危”,在有的神话版本中又称为“危危”。“危”又被称为“鬼国”。《山海经·海内北经》云:“贰负神在鬼国东”,既然“危”是“贰负之臣”,则两者居住之地距离当不太远,因此,《海内北经》的“鬼国”或许就是“危”。“鬼”与“危”古音相近可通。

正是因为贰负和危关系密切,所以在有的神话版本中,被帝惩罚的并不是贰负,而是“危危”。但不管是谁,贰负与危堪称难兄难弟。

贰负与危的传说在《山海经》编纂时代以后仍在流传。唐人李冗《独异志》中就记载:“汉宣帝时有人于疏属山下得二人,俱被桎梏,将至长安,乃变为石。”

其实,这则故事是故弄玄虚,人怎么会突然“乃变为石”呢?所以,真实情况应是当时人们在疏属山发掘出了一个石头雕塑,这个雕塑刻画的是一对被施加了桎梏处罚的人。

故事记载,汉宣帝和一众大臣对于这个雕像不明就里,只觉得很奇怪。还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大臣指出,这座雕像正是刻画的《山海经》里的“贰负之神”。众人才恍然大悟。于是掀起了一股读《山海经》的热潮。

“贰负”神名字其实也挺形象的。“贰”,就是“二”,因为贰负与危难兄难弟,同时被黄帝惩罚,所以此神的形象是两人一体的。“负”,背。从字面意思来看,贰负神就是两个背部连在一起的神灵。或许这就是那个汉朝人在疏属山下挖出来的石像本来的样子。

而这个样子的神灵其实在汉朝壁画和雕刻中也有体现,只是今人对其含义不明就里。这就是汉朝壁画中比较多见的所谓“双首人面神兽”。

“双首人面神兽”长这样:

《山海经》中的怪兽“贰负”长什么样?竟是双首人面怪物

“双首人面神兽”之一(山东嘉祥纸坊镇敬老院东汉小祠堂壁画)

这个神兽有左右两个头,分别看向两方,而且背部连在一起。与“贰负”的名字相当贴切。

再多看几个例子:

《山海经》中的怪兽“贰负”长什么样?竟是双首人面怪物

“双首人面神兽”之二(河南南阳十里铺汉晋之际画像石墓壁画)

《山海经》中的怪兽“贰负”长什么样?竟是双首人面怪物

“双首人面神兽”之三(山东平邑东汉皇圣卿阙画像)

《山海经》中的怪兽“贰负”长什么样?竟是双首人面怪物

“双首人面神兽”之四(山东平阴实验中学东汉早期小祠堂)

以上这些例子的共同特点是,两首都是人面,朝向不同的方向。所不同的只是他们的脚,有的明显是马足,有的则类似虎豹或犬,而第四个则明显是人腿。说明汉朝人对于“贰负”究竟是人还是兽各有自己的理解。

同时,“贰负”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相顾之尸”。《山海经·海内经》说:

“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名曰相顾之尸。”

“相顾之尸”也是被反缚的神怪,而且既然是“相顾”,说明其形象也是两人一体。所以,相顾之尸其实就是贰负的另一个说法。稍有不同的是,“相顾之尸”是两人回首对视,不像“贰负”是左右两边的头各自看向两方。

而前述“双首人面神兽”构图中也有少数作两人“相顾”之状的。比如:

《山海经》中的怪兽“贰负”长什么样?竟是双首人面怪物

“双首人面神兽”之五(山东济宁城南张东汉晚期墓石柱画像)

此图中左右两人背部相连,回首相望。只是中间多了一位神,具体含义不明。

由于汉朝距离《山海经》的编纂时期还不算太遥远,因此,汉壁画中的一些神怪刻画能够为我们理解《山海经》中那些怪诞的神提供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