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江南——烏鎮


——一本書一杯茶一首老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凡是看過《似水年華》這部電影,聽過《夢裡水鄉》這首歌的朋友,大都被烏鎮——這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所吸引,我也是其中一個。每當閒暇之餘,烏蓬船、花紙傘、雕花窗、蠟染的衣裙以及雨巷、小橋流水人家的唯美畫面便躍然於腦海,一次次勾起我對江南水鄉的嚮往。而這種嚮往一次比一次強烈,它彷彿是我一個相思多年的戀人,每每想起,每每心動。

對於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沒有給自己太多的時間。匆匆地辦完了所有生意上的事,婉拒了朋友相陪的盛情,開始了我浪漫而又盼望已久的行走江南第一站——烏鎮。

烏鎮這個閉塞的千年古鎮,小得極致,至今不通火車,更別提機場。南京去烏鎮,只能坐幾個小時的大巴。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對蝸牛似的旅行已無法忍受。可是去烏鎮,別說坐大巴,就是坐水牛車我也欣然前往。也正是這種閉塞的交通,讓我對這個千年小鎮更充滿了好奇與渴望。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顛簸,車吱吱呀呀地衝進了烏鎮。天下起了小雨,儘管是在南方,秋雨依然有一絲涼意。我深吸了口涼氣,裹了裹身上的裙子,打量起小鎮的街景來。烏鎮的街很別緻,兩邊都是具有民族風情的建築,有些看得出具有幾百年的歷史。有些是現代的仿古建築,但大都是木製的。街上行人不多,過往的車也少,全然沒有大都市林立的高樓和車水馬龍。交通閉塞的小鎮,汽車站是唯一繁華所在,但卻出奇地安靜。除了幾個人在拼杭州、上海、蘇州以及西塘和周莊的散團外,沒有一點嘈雜的聲音,甚至看不到一個小販的影子。街頭的店鋪窗明几淨,每一家都具有不同的民族風情,但沒有一家店鋪放出刺耳的音樂和此伏彼起的攬客聲,一切都顯得是那樣的安靜。

我入住的客棧是在網上預定的,負責接我的是一個戴眼鏡的清瘦的男孩。男孩很斯文,接過我皮箱的手是那樣的白皙,他好像是一個還在讀書的學生。開車的技術很好,車慢慢地滑進街道。為了讓我更好地欣賞街景,車子開得很穩很慢。看著外面古老的建築,再看看開車的男孩,我想如果給他穿個長衫,他會是什麼樣呢?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車子已經穩穩地停在了一個客棧的門口,好近啊!下車的時候,我仔細看了看牌匾:我行我宿——好一個我行我宿!接我的男孩原來是客棧的老闆。他一邊熟練地幫我辦理入住的手續,一邊給我介紹烏鎮的景點以及注意事項,想得真是面面俱到,好暖心啊!

這樣暖心的賓館絕不能是黑店!我邊爬樓梯心裡邊暗暗地想。果然,在服務員打開房門的時候,我驚呆了!房間的佈置是何等的浪漫——正中間擺放著一張精緻的白色圓床,有如帷幔似的粉紅色紗簾垂在圓床的四周若隱若現,紗簾上墜著珍珠閃閃發亮,好像在暗示著什麼。別樣的落地燈罩是粉紅色的羽毛製成的,彷彿給檯燈帶上了一頂漂亮的帽子。各種各樣可愛的小擺設,使房間充滿了溫馨與浪漫。推開陽臺白色的雕花木門,是一個大大的露臺,露臺中間是一個被各種花飾點綴的搖椅,坐上搖椅,儼然自己是落入凡間的花仙子。從露臺向下望去,便是烏鎮的街景。太美了,真是不虛此行啊!

看到烏鎮的街景,我無心再在房間裡逗留,急忙換上蠟染的長裙,淡藍色真絲的紗巾,畫上淡妝,撐著一把小傘,宛如一個純粹的江南女子,慢慢地向烏鎮深處走去。

雨中的烏鎮,沉浸在淡淡的煙雨之中。我踩著溼漉漉的青石板路,跨過石拱橋,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年代建築的老屋。烏鎮的老屋沿河而建,臨街全是木板做的牆門,並且刻有細細的雕花。老屋都很高大,大多是用兩根石柱支撐著伸向水中,每間都有面河而開的窗子。只是所有的窗子都沒有玻璃,而是用木板代替,再用一根棍子一撐。到了晚上,棍子一收,窗板順勢落下,窗子便關上了。屋後是清清的小河,河面不寬,靜靜地停靠著許多烏篷小船。不遠處的石拱橋上游人絡繹不絕。這就是我夢裡的水鄉!小橋、流水、人家觸手可及!從書裡到夢中,從幻境又到真實!

我深深地吸了口氣,空氣裡滿是溼漉漉的清新味道,一切都是那樣的婉約,那樣的優雅。甚至連房子上的略顯粗糙的青磚黑瓦,都充滿著古城的韻味。烏鎮的水碧綠碧綠的,水面上泛著陣陣的漣漪,那些古屋、老樹倒映入水中,竟像是兩岸的風景繡在了一條綠色的綢緞上,美得讓你窒息!也許是雨天的緣故,船隻裡多不見人。而岸邊的繁華區則熱鬧了許多。沿街的作坊、當鋪、酒家數不勝數,各種各樣的小吃和琳琅滿目的工藝品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個都是那麼古樸,又是那麼精緻。酒家是熱鬧非凡的,小二的吆喝聲,遊客的嘖嘖稱讚聲,間或還夾雜著小孩的哭鬧聲。走在這裡,幾米外便能聞到令人垂涎三尺的香氣。有一個叫江南春的酒家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站在門口迎客的老闆穿著特別滑稽的說不清朝代的皇服,冷眼一看,真以為是哪個皇帝重生了呢,令人忍俊不止。

烏鎮的街上你能看到各種不同的人,膚色、語言,最特別的當屬服飾了。遊客們有穿著旗袍的,有穿漢服的,還有說不出民族的各種服裝,真是眼花繚亂。而當地人多以蠟染和唐裝為主。東區是古街區,依然有好多老人在此居住,屋內陳設多是古老的家居與擺設,只不過每家都多了一臺電視和電飯煲,這讓我感覺到了一絲不符,甚至有些不倫不類起來。遊人們在導遊的帶領下在烏鎮的小巷裡橫衝直撞,東摸摸,西碰碰,甚至還有遊客把鼻子貼近雕花窗使勁地嗅,大概是想知道這條古街幾百年前的味道吧。而當地的老人們對這些也已司空見慣,甚至還對遊客報以和善的微笑。

我是一個人旅行,本意是想安靜地體會烏鎮的風土人情以及小橋流水的絕美,便有意避開遊客多的地方安靜地獨自行走。出於對文學的愛好,對茅盾先生的敬仰,首選我便來到了位於街角的茅盾故居。從外面看,茅盾故居與其它老屋並無二致,高門大院,青磚黛瓦,雕花門窗。不同的是從立志書院一進門,一座茅盾先生年輕時穿著長衫的塑像便映入眼簾,昂首挺胸,意氣風發,讓人肅然起敬。塑像頭頂上懸著“有志竟成”的橫匾,不知激勵了多少學子走向了成功之路。兩邊玻璃窗裡都是一些介紹茅盾先生小時候在書院讀書時的圖文,牆上刻有《子夜》的手稿片段,這是茅盾先生誕生和成長的所在。故居內的陳設顯示了不同凡響之處。茅盾先生出生在一個大戶人家,房屋面積600多平米。據說有些建築是茅盾先生用《子夜》的稿酬翻建而成。前面的庭院的風格有些是仿日式結構,後面的二層小木樓依然是老式烏鎮的建築,裡面有會客廳、書房、飯堂、起居室,甚至還有一處與眾不同的“家塾”。“家塾”是茅盾先生幼年讀書與學習的所在,顧名思義是家裡的“學校”,可見啟蒙教育對茅盾先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故居展覽廳展示了好多茅盾先生歷年的作品與珍貴的手書,青年茅盾編輯的早期報刊更是體現了先生的博學與多才。茅盾故居非常美,庭院內種植了好多茅盾先生生前喜歡的植物,鬱鬱蔥蔥,彷彿先生依然在世一般。美中不足的是遊客太多了,不像參觀倒像是趕集一樣,使本就狹窄的過道擁擠不堪。人群依次挨著,一步一步向前挪動,如果茅盾先生在天有靈看到本就安靜的立志書院被後人糟蹋成這個樣子該作何感想?

走出茅盾舊居,對面就是聞名遐邇的林家鋪子,這讓我想起了林家鋪子裡愁容滿面的林老闆。看過電影《林家鋪子》的人應該留存好多記憶,如今鋪子裡的陳設依然如電影般,雖破舊簡陋,但卻琳琅滿目。走進鋪子,我彷彿穿越到三十年代,感受那個年代林老闆的心酸與無奈……

從林家鋪子沿著古巷西行,剛走出不遠,迎面大片大片的藍色的蠟染花布從一排排五六丈高的竹竿上一瀉而下,像少女的裙,輕舞飛揚。這一片片的藍,太美了,我看得目瞪口呆!這就是著名的“藍印花布作坊”。也許是留戀這樣的花團錦簇,女孩子們三五成群地在這片藍下合影留念。我突發奇想,順手撩起了兩手邊的花布,權當是舞臺上的水袖,做了一個“雨中照影”,只可惜少了那份嫵媚,缺了那份婀娜。

東柵區還有“百床館”。名為百床,實際沒有那麼多。但每張床的雕刻、色彩是那樣的華美,那樣的精緻,彷彿述說著主人曾經的輝煌。有一張“鎮館之寶”的床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床不僅刻著一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更奢侈的是這張床分四進,也就是四個“套間”,第一進換鞋,第二進換衣服和化妝,第三進衛生間,第四進臥房。這樣的床相當於一個三室一廳的小套間了,據說這張床足足用了一個木匠三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張床的主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每天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我傻傻地想著,這樣的床也只有有錢的財主才能享受得起,只是不知道這床的主人是否能“安享晚年”?

走出“百床館”不遠處便是家名為“香山堂”的中藥鋪。一大溜烏黑烏黑的櫃檯,幾包包好的中藥吊在櫃檯的上方,隨風搖曳著,加上門口斑駁無色的白木招牌,似乎在靜靜地品味古鎮久遠的韻味。只是在這間藥房已聞不到絲毫的中藥味,面牆而立的一排排嶄新藥匣子意味著這裡已成了商家招攬遊客的賣點了。再往前走,就看見一個斗大的“當”字嵌在一面牆上,這應該是到了烏鎮著名的當鋪了。我被這個大大的“當”字吸引,走上前去,踮起腳尖伸手去摸,剛剛夠到底邊,想象當年這個當鋪是何等的氣派啊!走進當鋪的門,迎面是一面木板牆,牆上有一個也需伸手踮起腳尖才能夠到的窗口,原來這就是當臺。這樣的氣勢,別說窮人走投無路才會來投當,就是現在也會給人一種壓抑感,透不過氣來。當鋪內堂供三個財神爺,可見當鋪的主人是何等的貪心!我邊看邊想,那個“百床館”的鎮館之寶是不是就是這位當鋪老闆的?他賺了那麼多的黑心銀子結局會是什麼樣子的?他會不會被他剝削過的窮人鎮壓?

正在我凝神思索的時候,一陣喧鬧的鑼鼓聲傳來。急忙循聲望去,原來不遠的臨街舞臺上一場皮影戲緊鑼密鼓地開演了。由於下雨,觀眾寥寥無幾,但卻絲毫不影響演員的心情。一個濃妝豔抹的演員在悲悲慼慼地唱著,旁邊有兩個伴奏的在起勁地拉著我叫不上名的樂器。我聽不懂,不知道演的是哪出戏,只是看個熱鬧罷了。

東柵區還有好多景點,比如夏同善翰林府第,楊乃武小白菜的冤案就是這位夏翰林伸的冤。府第二樓有一間暗房,是小白菜服侍夏翰林的秘密所在。當年小白菜為報恩,出家前曾秘密服侍夏翰林三個月。還有修真觀、錢幣館、民俗館、木雕館、書院、茶館,還有百年老字號“三珍齋”等等,因為興趣不大,所以沒留下太多的足印。

不知不覺地,順著小橋來到了著名的煙雨長廊。下著細雨的天氣裡,這裡看景色是最美不過的了。長廊下連著好多長椅,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美人靠“。遊人走累了就可以坐在這裡小憩。美人靠,想象煙雨濛濛中身穿漢服或旗袍的美人安靜地斜靠在這長椅上,凝望河面的烏篷小船,河邊是一棵棵翠色慾滴的楊柳,這是多美的一幅畫啊!走在這樣的長廊中,我不知不覺地也放慢了腳步。平時的忙碌、所受的委屈、工作上的壓抑這時都煙消雲散,有的只是安靜,愜意的安靜。此時此刻,我的身心都得到了極好的放鬆。

長廊的盡頭是東柵區的碼頭。濛濛細雨中,遊人也越來越少。碼頭邊停靠了一排烏篷船,彷彿知道我的心思,都在靜靜地等候我的到來。此時的碼頭只剩下我一個人,船工聽說我是專程來坐烏篷船的,便欣然上船,說哪怕只是我一個人,也要為我擺渡。感動之餘,我搖搖晃晃地上了夢中的烏篷船。隨著船工的一聲號子,船穩穩地駛進了河中心。天哪,這不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景色嗎!小船在河中搖盪,溼潤的風輕輕吹拂著臉頰,甚至還聞到一種花香。倒映在水中的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小橋、流水、人家在我身邊,也在我的腳下。我驚呼著,陶醉著,盡情地陶醉在如詩如畫的景色裡。細細的雨點打在船上,打在小河上,甚至還有些許雨絲被風吹進窗裡。我捨不得關窗,用舌尖輕吻雨滴,竟有絲絲的甜。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明明我不是生長在水鄉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熟悉的感覺?也許夢見的太多,也就成了真。那天船工心情也異常地好,划著划著,竟唱起了情歌。在悠揚的歌聲中,我竟像小女孩似的胡思亂想起來:如果船工是我的戀人,那該是何等的浪漫啊!我們這條滿載著歌聲的船引來了別的船工的陣陣取笑以及善意的起鬨聲,而他全然不顧,一面搖櫓,一面唱歌,一面跟我聊天。在我下船的時候,船工跟我開玩笑地說,今天我遇到你這麼漂亮的美女,我要睡不著覺嘍!我邊下船邊連聲感謝,雖知道船工言過其實,心裡依然美美噠!

時間隨著我的慢行漸漸地流逝,夜幕悄悄地降臨了。遊過東柵,乘坐免費大巴便來到了西柵區。我現在依然不知道用哪個詞更能描繪西柵的夜晚。烏鎮的夜,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夜。有水有燈的古宅、烏篷的燈影、淋著雨的溼漉漉的小巷,、參天的老樹、精巧的窗欞,還有古樸的拱橋,橋上都安有橘黃色的燈,襯托出古橋的一條條清晰的輪廓,和這些遙相輝映的,是在河中盪漾的掛著紅色燈籠的烏篷船。看到這些,你還覺得只有秦淮才有槳聲燈影嗎?這小小的西柵絕不輸於十裡秦淮的魅影。

夜晚的西柵要比白天的喧鬧沉靜了許多,它是那樣的靜謐、神秘和美麗。有人說,如果把東柵比作小家碧玉,那西柵就是風情萬種的大家閨秀。烏鎮最大的特點是古巷與古巷之間不是靠街道,而是靠小橋連接,橋橋相望,橋橋相連,像水墨畫中的一樣,很精緻,也很有古意。我撐著小傘,獨自走在煙雨濛濛的古街上,走在千年的石板路上,就好像是走在五十年前,一百年前,甚至更遙遠的某一時刻。那高高的屋簷、長長的青石板路、甚至窄窄的街道一如我夢中景象,彷彿在訴說著一個個唯美的愛情故事,讓我流連忘返。

不知不覺夜已深了,再不捨的美也有離別的時候。我彷彿是在向我的戀人道別,依依不捨之間又難掩情愫。回到客棧,在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中,我仍在細細地品味,甚至想起一些關於水鄉的詩句。烏鎮,她是以小橋、流水和古鎮聞名,但這裡又因歷史悠久、文化古老、地理獨特造就了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蘊,留下來許多傳世佳作。雖然每天吸引無數的人前來觀賞遊覽,卻難掩她的安靜。而我也正是獨喜這份靜怡,獨喜她的一水、一橋、一船、一人家,還有她獨具特色的古樸的民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