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雅尔乡将格勒买斯村的交河故城

,是当年行走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今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

形似“舟船”的西域古国都

交河,从名字就可以知悉,此处是河流相交之处,遥想当年,在丰沛河水的滋润下,此处一定是一片茂密的绿洲。古城位于一座岛形台地上,河水分流绕城下,城建在30米高的悬崖上,不用筑城墙,人行古城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远眺

这样的宝地最先是被姑师人发现的。

姑师人,又称车师人,最早在汉文史籍中露面是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其称:“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在公元前二世纪,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为了躲避敌国进攻,举国搬迁,在这块曾经生活过原始居民的土地上建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这里也成了他们的都城。

《汉书车师前国传》:“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交河故城一度归属于高昌,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战略位置重要,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交河故城在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之后,这座城市建筑布局的主体结构依然奇迹般的保存下来。这些都

得益于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干燥少雨气候。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形似舟船的交河故城

如今故城坐落在一个柳叶形的孤岛台地上,形状太像一只舟船,周围有深约30公尺的河谷环绕,遗址长约1650公尺,四周崖岸壁立,易守难攻。

自上而下“从土里挖出”的古城

尽管此前对此城有诸多想象,但仍不及踏上古城遗址带来的震撼。

如果不是亲自走过古城步道,你无法知悉古人所谓的街道竟是那么窄,最宽的地方,也就容今天一辆越野车开过,大部门街道,也许就融两三人并肩走过,比起北京的胡同也窄了不少。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街道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古城建筑形式除了没有城墙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整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不论大小基本上是用“减地留墙”的方法,就是说,整座城镇是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

寺院、官署、城门、民舍的墙体基本为生土墙,特别是街巷,狭长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战壕。可以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古代雕塑,其建筑工艺之独特,不仅国内仅此一家,国外也罕见其例。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街巷

唐太宗“安西都护府”所在地

这些建筑中,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据说是当年长官办公的都护府。历史记载,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 用以针对西突厥。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官署区遗址

但龙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此处几度易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大量安西都护府驻军被调往内地参与平叛,导致安西都护府空虚,吐蕃趁机进兵安西,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镇相继完全陷落。

这样的经历注定着交河故城必将经历风起云涌的岁月,每一篇都写满刀光剑影,每一页都刻着血雨腥风,每一步都充满着仇杀暗算。今天,即使都护府建筑仅空留部分架构,仍可以看到墙壁很厚,显然是为了安全考虑。房屋间隔设计科学合理,主次分明,还有楼层。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遗址

东南方,有一座宏伟的地下宅院,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面南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地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60米,与南北大道相通。据考察推测,可能是安西都护府的住所,后为天山县的官署衙门。

据当地的导游介绍,若干年前,此地似乎发生了谋杀案,凶手就躲在二楼边角的窗前对长官进行了射杀。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

玄奘法师西行求经或在此“驻足传法”

站在一两千年前的古城中,望着周围被风沙消减的只剩残迹的古城,还是能产生一种貌似千古神交的遐想…那些生活在此地的古人,当年他们眼里的风景是什么?是那始于铁骨铮铮,毁于悲壮苍凉的往事,还是那些古镇居民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

据说,当地人很有信仰追求,当年交河故城原住民本来是信仰拜火教的。大约在车师前国时期,佛教流行于高昌,4世纪下半叶佛教成为高昌国的国教,以大乘派为主流。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形似佛龛的遗址

据1994年调查,交河故城有大型佛教建筑遗址有52处。除了大小佛寺、佛塔外,官署、民居墙壁上凿出的佛龛随处可见。城北上还建有一组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的塔林。

著名的玄奘法师西行求经,于贞观二年(公元628)抵达高昌,逗留一月有余,受到高昌王麹文泰的热情款待。

文史没有确切记载玄奘是否到过交河,但是玄奘在写给麹文泰的感谢信里,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麹氏提供的恩惠。

“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

也许玄奘真的到过交河故城,在高耸的中央佛塔下讲经弘道。如果真是这样,脚下这方土地就曾幸运地拥有过玄奘法师的驻足,周围的水土也有幸得到过智慧的加持。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玄奘法师

佛经曾说,灵山一会,从未结束。如果能掌握穿越之术,是不是今人也能在这同一空间中目睹玄奘法师的容颜和聆听慈悲开示。

诡异“古婴儿墓群”酷似《西游记》传说

不过,真正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导游介绍,在古城边缘离安西都护府官署区不远处,发现了一个坑,里面大概有三百多个小孩的尸体,至今尚不知为何会有如此多儿童被共同埋葬。

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人说,每到半夜、尤其是雷雨天气,这里常常会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哭声,而这座婴儿古墓群的来历至今不够明朗。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官署区遗址

有考证认为婴儿墓建在官署区是为了躲避战乱,他们的父母或许想将孩子们藏在这里,也有可能怕孩子们落入敌手而选择残忍地自行了断…

或者这里可能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瘟疫,导致大量婴儿死亡,为了防止疾病传播才选择集中掩埋,相关研究至今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

难道真的像《西游记》中所写的,比丘国的国丈白鹿精,给国王找了一味仙方延寿,需要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子的心肝做药引,于是全国的小孩都陷入了极度恐怖中。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遗址

无风不起浪,真的这样吗?

神秘的婴儿哭声,是不是婴儿们的哭诉?

借助于先进的仪器,科学家们发现这里的沙粒中含有较高的磁含量,磁铁矿储量也十分丰富。在雷电交加的夜晚,含磁的建筑与雷电发生反应,形成了天然的录音效果。千年之后的雷雨夜晚,神秘的婴儿哭声也就会随着雷电被释放出来,加上人们的心理作用,显得更加恐怖。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雷电效应


结语

如今的交河故城,只有黄土,所有隆起的、陷落的,全是黄土,高高低低的土堆形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土堆林,好似上天留下的佐证,在控诉战争的残酷,岁月的无情,人类的渺小,生态的变迁,历史的云淡风轻。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

历史的遗痕被风沙掩埋,也许就永远的被掩埋了。或许有一天,某种机缘显现,我们是不是又能找到些许答案呢?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护府 发现“数百婴儿群墓”夜里传出阵阵哭声

交河故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