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奇台县城被攻陷马仲英强迫印刷奇台商会流通券100万

奇台县是文化大县,奇台县博物馆、档案馆、酒史馆在昌吉州乃至全疆堪称一流。奇台县博物馆、酒史馆作为该县重要的旅游景点,早已经为人们所熟知,而奇台县档案馆因未对外开放,了解它的人不多,尤其是许多清末、民国时期的珍贵档案,一般民众更是难得一见,一直处于“藏在深宫人未识”的状态。本人在编修《奇台县志》期间,乘工作之便,接触到了一些珍贵档案,其中就有马仲英1933年在奇台发行的“奇台商会流通券”。

马仲英,原名马步英,甘肃临夏人。17岁那年,他就号召回民起来反抗国民军,追随者众多,遂成一支有组织、有领导的地方武装,马仲英成为这支武装的领袖,因为年纪小,人称“尕司令”。1933年5月,正当金树仁的领导地位摇摇欲坠之时,马仲英率部第二次进入新疆,连克哈密、镇西(巴里坤)、木垒后,挥戈直指奇台。5月24日,马仲英主力仍在老奇台休整,其先头部队在马仲杰的率领下攻打奇台县城,遭到奇台守军的顽强抵抗,攻城受挫,马仲杰在激战中阵亡。5月26日,马仲英率主力部队到达奇台,为给兄弟马仲杰报仇,马仲英到达奇台的当日即组织攻城。经过三天的激烈交锋,5月29日奇台县城终于被攻陷。马仲英攻克奇台县城后,一边让队伍休整,一边积极筹措继续西进的军费粮饷,他采取在镇西府劫掠民财的做法,强迫奇台县商会印制了“奇台商会流通券”,总额达100万两,用“奇台商会流通券”强购粮秣军需。马仲英在奇台休整了10余日后,筹到了足够的军费粮饷,继续挥师西进。但令马仲英万万没有料想到的是,在阜康滋泥泉受到盛世才有力的阻击,加之又遭遇罕见的降温降雪天气,马仲英官兵未备御寒衣物,战斗力受到影响,最终大败而溃退至奇台,经奇台翻越天山退至吐鲁番。马仲英在奇台匆匆印制的“奇台商会流通券”发行不到一个月就成了废纸,给奇台的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恢复金融秩序,奇台县政府向新疆省政府申请拨款100万两收回流通券,实际收回98万余两,一场金融动荡才告结束。

奇台县商会流通券为竖版,长195毫米,宽90毫米。粗白洋纸,黑蓝墨印制。整个票面被内外两个竖式长方框分隔为两部分:外框长175毫米,宽75毫米;内框长127毫米,宽43毫米。外框内左上角和右下角印有阿拉伯数字“5”,右上角和左下角印有汉字“伍”,意为“银伍两”;上眉和地脚分别印有维文(横版),意为“流通市面”和“概不兑换”。右侧为汉字“流通市面”,左侧为汉字“概不兑换”(均为竖版)。内框上首为两行横版汉字,从右向左读:第一行为“新疆”,第二行为“奇台商会流通券”。其下竖版,右侧为冠字和编号。奇台县档案馆珍藏的这两枚流通券(图1、图2),冠字编号为天字第03499号(数字横读,下往上读之)和冬字第08080号(数字横读,下往上读之)。其冠字源自《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之类;编号用5位数的阿拉伯数字编序。正中为汉、维两种文字“当官票银伍两整”,在金额“伍两”两字上钤有“奇台商会”四方形篆书朱红印章。左侧为“民国二十二年×月×日”,在“日”字上钤有圆形商会徽标小印鉴。券背面无印刷图文,上下各盖有两方印记。上方红色印章楷书为:“此票纯为临时通用,限三个月仍由商会以官票收回,而示限制,特布。”下方长方形印章篆体字“古城商务总会图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