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撈錢術的範本級,至少需要讀5遍!

原文:《資治通鑑》唐紀九,思結部落飢貧,朔州刺史新豐張儉招集之,其不來者,仍居磧北,親屬私相往還,儉亦不禁。及儉徙勝州都督,州司奏思結將叛,詔儉往察之。儉單騎入其部落說諭,徙之代州,即以儉檢校代州都督,思結卒無叛者。儉因勸之營田,歲大稔。儉恐虜蓄積多,有異志,奏請和糴以充邊儲。部落喜,營田轉力,而邊備實焉。

譯文:思結部落饑饉貧弱,朔州刺史、新豐人張儉召募他們,不應召的仍然住在漠北,他們的親屬私下往來,張儉也不加禁止。等到張儉升遷為勝州都督,州衙署上奏稱思結部將要反叛,太宗下詔令張儉前往按察。張儉單槍匹馬到思結部落曉以大義,讓他們遷居到代州,朝廷即任命張儉檢校代州都督,思結沒有反叛的。張儉藉機勸他們從事農作,年底豐收。張儉擔心思結族人積蓄多,便會有反叛的意圖,上奏請求由官府出錢購買他們的糧食,以充邊防儲備。思結部族大為高興,種地更加努力,邊防儲備充實。

職場撈錢術的範本級,至少需要讀5遍!


解析:我們在職場的最終目的是撈到更多的錢,每個人都想有一套撈錢的方式,就想數學公式那樣,需要帶入哪些變量,變量的改變最終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都想有這樣一個公式,可以供我們參考學習,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少遇到,因為懂的人不會告訴我們,懂得人都是蒙聲發財,說的人一般都是想割韭菜,或者是他們自己不懂沒有實踐過,都是自己意淫而已,沒有可實操性。即使有的人自己成功了,但是他們也不知道怎麼成功的,也不知道具體需要怎麼做,都是泛泛而談,說了和沒說一樣的效果。只有通過別人成功的一套範本,做為我們學習案例,不斷的研究分析,才值得我們觀摩學習。張儉的案例,就是範本級的,值得我們認真的研究分析。

1、發現資源

職場想要撈到錢,就不能靠工資,工資再高也只能是維持基本的生活而已,想要變的富裕,還是要通過撈錢才能實現。職場撈錢就需要資源轉化,想要轉化資源,就要具備識別資源的眼光,資源並不是說就是錢,這個資源我們大家都知道,別人能看到的都不是我們的資源,因為有高能量的人,早就捷足先登了,就不要再想了。我們只有去發現那些,別人不認為是資源的東西,而我們發現了。張儉所在的朔州,屬於邊關地區,邊關基本在古代都是比較亂的地方,老百姓的生活都是不富裕,如果直接坑老百姓,容易引起邊關騷亂,再加上當時剛打敗匈奴,這時候最需要是內部的穩定,戰爭剛結束,老百姓的生活都很貧窮。直接收割老百姓,容易反噬,所以張儉把眼光放在了外部思結部,那邊的人貧窮又吃不上飯,當人飢餓的時候是最容易被收服,只要一兩頓就可以記一輩子。只要搞定人,搞錢還是比較容易,總能找到收割的地方,張儉把整個思結部作為自己的資源。

2、貼近資源

當發現資源後,接下來就是如何的貼近資源,張儉對當時比較貧窮又捱餓的思結部的人,進行了招撫,他肯定對那些能量大的人進行了拉攏給與好處,而不是每個人拉攏,這樣做的好處。第一,沒有那麼多的糧食房子等,供那麼多的人吃住,就只能對他們進行篩選,哪些人需要,哪些人不需要。第二,篩選那些能量大的人,說話有分量的人,這樣以後在需要他們部落的人,做事的時候,可以讓有能量的人去說服其他人。第三,以免過多的思結部人進來之後鬧事,人多了就不好控制。

3、控制資源

很多人表面是忠誠,當發生危機的時候,恰恰是和自己關係好的人背後捅刀子,就必須要提前要對人員進行篩選,篩選出忠誠自己的人,有用的人。張儉升遷為勝州都督,州衙署上奏稱思結部將要反叛,太宗下詔令張儉前往暗查。暗查是張儉對當時他所結交思結部的人一次試探篩選,在危機時刻,看那些人是圈子裡的人,哪些人是圈外的人,通過這次剔除哪些不是自己的人。也是通過這件事,對思結部篩選出來的這些人的一次實際控制權的試探和演練。

4、變現資源

資源的持有時間是有保質期的,如果時間長了也就過期了,所以必須在有效的範圍內,抓緊變現不然過期作廢了。肯定是張儉讓其他人舉報說,思結部有人要反叛,通過這件事,讓思結部和他捆綁到了一塊,讓思結部的人相信,只有跟著張儉才有活的路,不然被澆滅了。這時候張儉給唐太宗給出解決方案,讓這些人遷移到代州,實際上是有目的的,代州的地方土地肥沃,可以讓他們去種糧食,然後再讓朝廷收購,這可以說是一箭三雕,第一,讓思結部的人有了吃的,他們每天耕種,就不會鬧事了。第二,種的糧食也可以讓朝廷收購,供給軍隊,減少了打仗時候,需要從其他地方運輸,可以省去很大一部分的開銷。第三,張儉既幫朝廷解決了思結部的不穩定因素,而且自己也可以通過,思結部這些人種的糧食搞到很多的錢。

我們只有在職場,不斷的鍛鍊自己的眼光,發現可以為我們所用的資源,最後變現資源搞到錢。只有通過四個步驟,發現資源、貼近資源、控制資源、變現資源,不斷的鍛鍊我們的思維,磨鍊我們的手段,最終讓資源為我們所用搞到錢,才是我們在職場要追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