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捞钱术的范本级,至少需要读5遍!

原文:《资治通鉴》唐纪九,思结部落饥贫,朔州刺史新丰张俭招集之,其不来者,仍居碛北,亲属私相往还,俭亦不禁。及俭徙胜州都督,州司奏思结将叛,诏俭往察之。俭单骑入其部落说谕,徙之代州,即以俭检校代州都督,思结卒无叛者。俭因劝之营田,岁大稔。俭恐虏蓄积多,有异志,奏请和籴以充边储。部落喜,营田转力,而边备实焉。

译文:思结部落饥馑贫弱,朔州刺史、新丰人张俭召募他们,不应召的仍然住在漠北,他们的亲属私下往来,张俭也不加禁止。等到张俭升迁为胜州都督,州衙署上奏称思结部将要反叛,太宗下诏令张俭前往按察。张俭单枪匹马到思结部落晓以大义,让他们迁居到代州,朝廷即任命张俭检校代州都督,思结没有反叛的。张俭借机劝他们从事农作,年底丰收。张俭担心思结族人积蓄多,便会有反叛的意图,上奏请求由官府出钱购买他们的粮食,以充边防储备。思结部族大为高兴,种地更加努力,边防储备充实。

职场捞钱术的范本级,至少需要读5遍!


解析:我们在职场的最终目的是捞到更多的钱,每个人都想有一套捞钱的方式,就想数学公式那样,需要带入哪些变量,变量的改变最终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都想有这样一个公式,可以供我们参考学习,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少遇到,因为懂的人不会告诉我们,懂得人都是蒙声发财,说的人一般都是想割韭菜,或者是他们自己不懂没有实践过,都是自己意淫而已,没有可实操性。即使有的人自己成功了,但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成功的,也不知道具体需要怎么做,都是泛泛而谈,说了和没说一样的效果。只有通过别人成功的一套范本,做为我们学习案例,不断的研究分析,才值得我们观摩学习。张俭的案例,就是范本级的,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分析。

1、发现资源

职场想要捞到钱,就不能靠工资,工资再高也只能是维持基本的生活而已,想要变的富裕,还是要通过捞钱才能实现。职场捞钱就需要资源转化,想要转化资源,就要具备识别资源的眼光,资源并不是说就是钱,这个资源我们大家都知道,别人能看到的都不是我们的资源,因为有高能量的人,早就捷足先登了,就不要再想了。我们只有去发现那些,别人不认为是资源的东西,而我们发现了。张俭所在的朔州,属于边关地区,边关基本在古代都是比较乱的地方,老百姓的生活都是不富裕,如果直接坑老百姓,容易引起边关骚乱,再加上当时刚打败匈奴,这时候最需要是内部的稳定,战争刚结束,老百姓的生活都很贫穷。直接收割老百姓,容易反噬,所以张俭把眼光放在了外部思结部,那边的人贫穷又吃不上饭,当人饥饿的时候是最容易被收服,只要一两顿就可以记一辈子。只要搞定人,搞钱还是比较容易,总能找到收割的地方,张俭把整个思结部作为自己的资源。

2、贴近资源

当发现资源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的贴近资源,张俭对当时比较贫穷又挨饿的思结部的人,进行了招抚,他肯定对那些能量大的人进行了拉拢给与好处,而不是每个人拉拢,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房子等,供那么多的人吃住,就只能对他们进行筛选,哪些人需要,哪些人不需要。第二,筛选那些能量大的人,说话有分量的人,这样以后在需要他们部落的人,做事的时候,可以让有能量的人去说服其他人。第三,以免过多的思结部人进来之后闹事,人多了就不好控制。

3、控制资源

很多人表面是忠诚,当发生危机的时候,恰恰是和自己关系好的人背后捅刀子,就必须要提前要对人员进行筛选,筛选出忠诚自己的人,有用的人。张俭升迁为胜州都督,州衙署上奏称思结部将要反叛,太宗下诏令张俭前往暗查。暗查是张俭对当时他所结交思结部的人一次试探筛选,在危机时刻,看那些人是圈子里的人,哪些人是圈外的人,通过这次剔除哪些不是自己的人。也是通过这件事,对思结部筛选出来的这些人的一次实际控制权的试探和演练。

4、变现资源

资源的持有时间是有保质期的,如果时间长了也就过期了,所以必须在有效的范围内,抓紧变现不然过期作废了。肯定是张俭让其他人举报说,思结部有人要反叛,通过这件事,让思结部和他捆绑到了一块,让思结部的人相信,只有跟着张俭才有活的路,不然被浇灭了。这时候张俭给唐太宗给出解决方案,让这些人迁移到代州,实际上是有目的的,代州的地方土地肥沃,可以让他们去种粮食,然后再让朝廷收购,这可以说是一箭三雕,第一,让思结部的人有了吃的,他们每天耕种,就不会闹事了。第二,种的粮食也可以让朝廷收购,供给军队,减少了打仗时候,需要从其他地方运输,可以省去很大一部分的开销。第三,张俭既帮朝廷解决了思结部的不稳定因素,而且自己也可以通过,思结部这些人种的粮食搞到很多的钱。

我们只有在职场,不断的锻炼自己的眼光,发现可以为我们所用的资源,最后变现资源搞到钱。只有通过四个步骤,发现资源、贴近资源、控制资源、变现资源,不断的锻炼我们的思维,磨炼我们的手段,最终让资源为我们所用搞到钱,才是我们在职场要追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