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歲前,不吃"2飯",不睡"3覺",才抓住春季"猛長期"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太"難淘",三天兩頭生病,抵抗力怎麼那麼差?確實,6歲之前是孩子生病最頻繁的時候,因為脾胃發育不成熟,腸道免疫力低,所以身體非常脆弱,體質差,即使家長再小心翼翼的呵護,寶寶還是容易生病。

孩子六歲前,不吃

但是這也不能完全怪孩子,除了體質發育不足外,孩子愛生病的另一個"推手"就是家長的餵養,一些習慣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的免疫。


孩子六歲前,不吃"2飯",不睡"3覺",才能養好脾胃、少生病,抓住春季"猛長期"

1、不吃"大人飯"

孩子六個月之後要添加輔食,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早點吃"糧食",早點吃大人飯才能長得快,所以輔食不夠爛軟,孩子的腸胃適應不了,就容易積食、脹氣、腹瀉,導致脾胃虛弱。


2、不吃"湯泡飯"

孩子都不喜歡咀嚼,不愛吃乾飯,有的家長就用菜湯、肉湯泡了饅頭、米飯餵給孩子,這種湯泡飯只是飯和湯的混合,跟米粥有本質區別,容易飽腹,但是不好消化,經常給孩子吃會減少消化酶分泌,降低脾胃功能,還容易營養不良。


3、不睡"傍晚覺"

傍晚覺是指孩子不午睡,下午4、5點鐘開始犯困睡覺,這樣就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導致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養生息,降低孩子免疫力。

孩子六歲前,不吃

4、不睡"置氣覺"

所謂置氣覺,是說孩子哭鬧之後,帶著壞情緒就睡著了,這樣的睡眠質量是非常差的,孩子睡不安穩,有時會磨牙、說夢話,容易影響身體的發育。


5、不睡"熬夜覺"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愛熬夜,睡前玩兒手機、看電視,連帶著孩子也睡的晚,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階段,長期熬夜不僅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導致孩子發育遲緩、不長個,還會影響脾胃的作息,導致孩子消化功能下降。

孩子六歲前,不吃

孩子出現積食怎麼辦?每天2招應對!

1:養胃從內

孩子有口臭、睡覺不老實、盜汗、磨牙、積食、便秘、腹瀉、眼袋大、挑食、食慾不振等情況時都是脾胃不好、體質差的表現,除了上面說的不吃"2飯",不睡"3覺",家長應該及時幫孩子調理脾胃,改善體質。每天喝些玉米粥,小米粥,配合多糖沙棘猴菇,鋅棘糊粥水或者添加到輔食、易消化的粥裡,可以幫孩子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孩子胃口好、消化好,攝入的營養都能被吸收利用,腸道免疫力強,體質才會棒,才能少生病。

2:調理從外

捏脊也是健脾強胃的好方法,每天晚上睡前,給孩子捏一捏,可以疏通與脾胃相連接的經絡,強健脾胃,還能增強抵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