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方法的历史演变

自古至今的传承下来的饮料,茶就是最受欢迎并且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享用到,更是老少皆宜的养生方式。而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茶叶的饮茶方式更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今天就来说说我国饮茶方式的演变历程。

饮茶方法的历史演变

煮茶发(唐以前)

所谓的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代以后则以干茶煮饮。

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明清以后迄今,煮茶方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饮茶方法的历史演变

煎茶法(唐五代)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候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五代、宋朝流行点茶法,从五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南宋末已无闻。

饮茶方法的历史演变

点茶法(宋,元)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筅击拂。

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炙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风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明朝前中期,仍有点茶。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

饮茶方法的历史演变

泡茶法(明清至今)

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泡的简单方法。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

饮茶方法的历史演变



雷永丰号

始于1716年,传承百年制茶工艺。每天分享茶叶干货,快来关注我们吧!

饮茶方法的历史演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