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圓寂後肉身不壞,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圓寂後肉身不壞,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實現圓寂之後肉身不壞。佛教用語將肉身不壞的軀體稱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圓寂之後,身體經過多年不但未見腐朽潰爛,而且栩栩如生。能達到肉身不壞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為所以夠,因此肉身不壞的僧尼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縱觀現存的肉身菩薩,其生前無一不修持嚴謹。他們雖表現各異,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醫;有的瘋傻顛倒相;有的治身心於一處,一站就是三年。雖然他們修行的方式不一樣,但都應機說法,利樂眾生,外現凡行,內存清淨。

由於他們嚴謹的修持,使他們的心體廣大,內心清淨。心無汙染,行為自然高尚,他們的身體機能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潛能顯現,靈異顯現,有的能示現神通。這種身心的變化,是無比複雜而神奇的,戒定慧之所燻修,是佛教對肉身菩薩現象的基本解釋。嚴謹的修持,是肉身不爛的主要原因。

下面為大家介紹死後肉身不腐的五位菩薩。

1.慈航菩薩

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圓寂後肉身不壞,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慈航法師(1893--1954),妙智和尚,俗名艾繼榮,閩北人。17歲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後追隨太虛大師,於全國各地巡迴弘法。後訪南洋,宣傳抗日國策。晚年駐錫於臺灣,創辦“臺灣佛學院”,開創臺灣僧伽教育,收留大陸到臺青年僧人。1949年,受誣告以“匪諜罪”被臺灣有關方面逮捕入獄。1954年在關房中示寂,寂後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後開缸檢視,面呈紫色,全身完好。慈航菩薩金身供奉於臺灣彌勒內院。

2.惠能法師

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圓寂後肉身不壞,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惠能法師(638—713),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得傳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這一傳說許多人都聽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禪詩正是惠能大師的傳世傑作。關於釋惠能的傳說還有很多很多,大多與禪理相關。

3.釋地藏

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圓寂後肉身不壞,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釋地藏(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俗姓金,號喬覺。唐高宗永徽四年出家後,即攜白犬善聽航海來華。至九華山,得閔公地建大道場。開元十六年圓寂,時年九十九歲,其屍坐於函中。

三年後開將入塔,顏貌如生。舉起則動骨節,若撼金鎖。喬覺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遂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為“金地藏”,所配殿宇稱“肉身殿”。

4.德清菩薩

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圓寂後肉身不壞,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釋德清(1546-1623),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以號行,全椒(今屬安徽)人。少入江寧(今江蘇南京)報恩寺,十九歲圓戒,師從無極法師,又從雲谷參禪苦修。後雲遊四方。得皇太后所賜《大藏經》及布金,建海印寺,任住持。

5.大興菩薩

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圓寂後肉身不壞,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大興菩薩(1894-1985),字了維,1931年於南京出家,1958年至九華山雙溪寺,1985年2月17日零時5分,口誦“阿彌陀佛”數聲,吉祥臥笑西歸,年九十一。圓寂七日後,盤坐裝缸,後置於新建圓形磚塔內。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廣博嚴淨無礙道場,與無量無邊諸大眾俱,演說甚深根聚法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