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宮》:當鏡頭的表現欲被壓制,冷峻的沉默依舊有力

看復聯的時候,我就一直覺得馬克大叔有一張故事臉,脫離浩克的身體,馬克大叔的可塑性很強,他的臉很適合劇情片。


不要在看完《七宗罪》和《搏擊俱樂部》之後看《十二宮》,因為你肯定會對大衛·芬奇失望,這部片子是在沒什麼興奮點,但是它具有讓人看完之後還是時不時想起的魔力。


《十二宮》:當鏡頭的表現欲被壓制,冷峻的沉默依舊有力


沒有很多芬奇式的長鏡頭,鏡頭幾乎平穩得一動不動,即使是殺人的場景,在《十二宮》中也表現得異常冷靜遲鈍,沒有一般懸疑犯罪題材電影中的快速切換,沒有紀錄片中手持攝影,沒有刻意營造劇烈的緊張感,而是在極力壓制鏡頭的表現欲,留給觀眾一個受害者視角的,剩下的感覺全靠自己意淫。


《十二宮》:當鏡頭的表現欲被壓制,冷峻的沉默依舊有力

避重就輕地把劇情的重點放在追逐罪犯的人身上,也就是記者和警察身上,觀眾想要接近罪犯,想要接近真相,想要接近作案手法,但是芬奇偏偏沒有“成人之美”,每當劇情接近真相時,芬奇就會一筆帶過,將觀眾拉回追逐者的一邊。暫且不論觀眾喜不喜歡,芬奇作為導演是成功的,因為他主導著觀眾,他在打破觀眾心中的“理所當然”。


《十二宮》:當鏡頭的表現欲被壓制,冷峻的沉默依舊有力

鏡頭的冷靜遲鈍、情節的避重就輕、對於懸念的可以迴避、極度內斂和壓抑的表達、不再執著於真相的故事,《十二宮》有一種怪異的沉默的強烈的力量感,它或許是芬奇在鏡頭語言上的一次創新,它不一定是成功的嘗試,但它一定是一次偉大的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