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孙杨:对孩子的爱与害只有一线之隔

0.先说结果,伤孙杨

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院(CAS)针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诉孙杨、国际泳联(FINA)一案作出仲裁裁决:孙杨因为在2018年9月的兴奋剂检测中存在违规行为(违反FINA反兴奋剂条例2.5:扰乱反兴奋剂检测的任意一部分),被禁赛8年。

不吹不黑,客观地注意三点:一是这次裁决并不是最终结果,双方可在30天之内上诉至瑞士联邦法院,进行最终裁决。孙杨明确表示要上诉。二是禁赛原因是孙杨没有全力配合反兴奋剂检测,并不是服用兴奋剂等违禁药品。三是孙杨以前的成就仍然有效。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瑞士联邦法院只能审查CAS的仲裁程序是否合法,而非对事实认定进行审查。近10多年,瑞士联邦法院撤销CAS的仲裁结果的,只有6例。孙杨上诉翻案成功概率不高。虽然CAS仲裁报告第369条也指出,孙杨可以在明年,向国际泳联申请缩短禁赛期。

也就是说,如果瑞士联邦最高法院不支持孙杨的申诉,孙杨注定无缘东京奥运会,不过孙杨可以在明年向国际泳联提出申诉,至少从目前看,在理论上孙杨有望缩短禁赛期。但是下一个奥运周期,那是在4年之后,届时33岁的孙杨还能保持这个状态么?

一代天骄,辉煌职业生涯可能就此告终。

伤孙杨:对孩子的爱与害只有一线之隔

孙杨的回应

1.孙杨母亲“似乎”对儿子起到了最有害的作用

作为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男子400米自由泳奥运会纪录保持者,3枚奥运会金牌和11次世锦赛冠军获得者(中国男子游泳世界大赛金牌共18枚,孙杨独占14枚),史上唯一一位男子400米自由泳世锦赛四连冠获得者……根据裁决,孙杨这些成就仍然有效。

难怪媒体盛赞,孙杨是迄今为止中国体育史上,唯一一个在国际主流项目达到独孤求败境界的运动员。

然而,这位年仅29岁的游泳天才,职业生涯面临戛然而止的极度危险局面。

伤孙杨:对孩子的爱与害只有一线之隔

对整个事件历程回溯,孙杨的经纪人难辞其咎,在抗检事件中极为不专业,在听证会上极为不专业。这样的经纪人为什么不辞退?抱歉,孙杨的经纪人是他的母亲——杨明。

2019年11月15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举行的历史上第二次公开举行听证会。听证会持续了足足11个小时,结束后,孙杨母亲杨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记者哭诉:他们不给我机会说清楚……11个小时都说不清楚,还能怪谁?

3月4日,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宣布对孙杨禁赛八年5天后,CAS官网公布了长达78页的仲裁报告,对案件背景、审理过程、判罚原因等敏感问题一一作答。报告中,孙杨母亲的名字被12次提及。CAS甚至直言不讳地写道:“她的母亲似乎对儿子起了最有害作用。”能让一个专业机构这么评价,也是实为不易。

伤孙杨:对孩子的爱与害只有一线之隔

CAS报告第66页

根据收到的证据,专家组无法得出以下结论:DCO对运动员未能听取警告负有一定程度的责任;或者说,孙杨,他的团队,还有她似乎对儿子起了最有害作用的母亲,有权无视DCO的观察,即当时的事态发展是孙杨可能无法遵守(这次“赛外检查”的流程)。

浅析:“as well as his mother, who seems to have played a most unhelpful role to her son”,这里CAS直截了当地指出孙杨母亲“似乎”对儿子起到了最有害的作用,可以看做CAS对此次事件中,对孙杨母亲做法的总结,甚至表达了对孙杨母亲的态度。同时,CAS点出孙杨一方应该尊重检察官的权威,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说明。

你最信任的人,不一定是最专业的人。时间拨回到事件的源头,2018年9月4日,“抗检”事件。那天晚上10点,国际反兴奋剂检测机构(简称IDTM,此次听证会起诉方)受国际泳联委托前往孙杨住处进行药检,在检测过程中,孙杨对检测人员身份提出质疑,并拒绝了尿检,原本已完成的血检也被销毁。 拒绝带走血样和尿样的后果,如果当晚有专业人士在现场提醒孙杨等人其中的利害,孙杨本有机会逃过这次八年禁赛。

但是并没有,而作为杨明当晚的表现除了联系队医和上级,除了质疑检测官和试图报警,并没有提醒孙杨这样做的后果。作为一个母亲,随着孩子性情倒是没有错,但是作为一名经纪人,不懂专业知识也不要紧,没有联系专业人士,没有调动资源,闯下大祸,难辞其咎。专家在听证会后表示,“难以置信,孙杨团队将关乎一名世界顶尖运动员职业生涯完全系于己方对规则的主观理解”。

同样,听证会上,孙杨团队的翻译错误百出,甚至错将“200次药检”翻译成了“200毫升”,这样的团队表现实在说不过去。

2.成也杨明,败也杨明

孙杨出生于浙江体育世家,名字取自父母姓氏。 母亲杨明曾是浙江女排主力。

正如杨明自己微博所言,22年过去了,无论训练还是比赛,无论是他(孙杨)赢得胜利的时候还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杨明都陪着他(孙杨)。

不得不说,杨明是一个非常爱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个支持自己孩子事业的母亲。孙杨能取得这么多的成绩,军功章自然有杨明一份。

杨明365天为儿子煲汤的事情早就被外界熟知,即使在孙杨父亲遭遇严重车祸的时期,母亲在照顾孙杨父亲的同时,为孙杨煲的汤也是没有一天落下的送到孙杨手中。

盛名之下,难免娇纵。从孙杨的公众形象来讲,杨明更多是一个过于溺爱孙杨的母亲。

早在2011年武汉全国游泳冠军赛,杨明要求搬进运动员酒店同住,遭到了中国游泳队的反对,但在孙杨退赛的威胁下,队伍最终让步。

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孙杨和教练朱志根的沟通越来越少,而杨明参与孙杨训练的时间越来越多。赛后,孙杨在获得400米自由泳冠军之后身穿私签的运动品牌运动服出席新闻发布会,引起中国游泳队的不满,次日媒体见报,杨明立刻动用各种关系删掉网稿。

2012年,绍兴奥运选拔赛时,巴西记者专程赶到浙江希望采访孙杨,但被杨明一口回绝:“你们电视节目在巴西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有广州记者将这件事发布在微博上,随后杨明给其所在单位打了电话,要求对方进行处罚,“我们孙杨是要取得成绩的运动员,你们不要搞臭他。”

2012年,“恋爱门”曝光,孙杨与山东籍空姐“念念”的交往被炒得沸沸扬扬,对方大孙杨6岁,这段感情遭到了孙杨家人的反对,并且导致了孙杨与教练的对立。

自掏腰包、请人代课也要每次陪孙杨比赛,孙杨曾闹气没妈妈陪不游泳

伤孙杨:对孩子的爱与害只有一线之隔

随后,孙杨2013年与教练激烈冲突;

2013年11月无证驾驶被拘留7天;

2014年误服禁药禁赛三个月;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不穿中国代表团官方赞助商领奖服。

…………

直至此次抗检事件发生。

杨明把所有的爱给了孙杨,但是从孙杨的成长历程来看,她可能并没有教给孙杨“规则意识”。

负面新闻让这个游泳天才,受到了几多质疑。作为经纪人,作为母亲,在形象管理上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早在2015年, 常年采访游泳项目的记者纷纷表示,“孙杨本性并不坏,他的妈妈起到了负面作用。”

3.“棘轮效应”:往前一步是害,往后一步是爱?

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孩子的天赋怎么去培养和开发,笔者认为孙杨母亲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全身心的投入,将这个天才少年的天赋挖掘和发挥到了极致。

孙杨虽然面临禁赛,但是他所达到的高度,是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杨明的培养功不可没。

但是,我们在看待孙杨成长过程,却发现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经济学上,有个“棘轮效应”。

所谓的“棘轮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消费水平,常常会受限于自己的以前的消费水平和自己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棘轮效应”就是指家长们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导致孩子习惯了要什么有什么,凡事顺心,导致孩子在长大后,不能接受那些不顺孩子心意的事情发生。

孙杨成长过程爆出的种种正是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孙杨要什么杨明就给什么,导致“棘轮效应”越发严重

孙杨出现的种种负面新闻,杨明都想法设法给他摆平。久而久之,孙杨的规则意识逐渐消失,只专心于游泳,其他已经习惯于母亲给他摆平一切事情,但是,很显然,这次抗检和仲裁,杨明没能摆平。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根据父母对孩子的需求的反应程度和是否对孩子建立规则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在溺爱型教养模式中,父母很少会为孩子建立规则,他们对孩子过度地宽容放纵,同时又一味地没有节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很显然,杨明是溺爱型教养模式。

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种通病。只要你学习好、只要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无所谓。

北大学生吴谢宇涉嫌弑母案就近在眼前。吴谢宇上学的时候,每天都会和妈妈通话,每次电话约5到20分钟,主要聊当天的饮食、活动和学习情况。吴谢宇母亲谢天琴也很享受这种依赖,因为这样也意味自己可以完全掌控这个优秀的儿子。但是吴谢宇的一路优秀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是她母亲的一手安排,是她母亲强加给他的意志。

学习好遮盖了很多教育中的问题,而吴谢宇母亲,却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一切不重要。

伤孙杨:对孩子的爱与害只有一线之隔

悲剧的产生,总是存在某些必然。在这种必然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无数家庭教育方式的不恰当、不科学。

在前段时间最火的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母也是这样一位强势的母亲。二儿子苏明成也是一个极其依赖母亲的人,但是他没有像吴谢宇这样的天赋和能力,所以他成了一个“妈宝男”。在苏母死后,把自己的生活处理的一团糟。

4.爱与规则并不对立

很多父母不仅不给孩子讲授规则意识,甚至为了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带头破坏规则。

2019年3月中旬,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高校招生舞弊案丑闻爆发,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世界级名校涉及在内。据多家媒体消息,在该舞弊案中,许多家长通过贿赂、欺诈等手段,将子女送入名校。

2019年3月,《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名校招生舞弊案,其中,中国郭雪莉及其父母也涉及其中,花费高达120万美元。另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的消息,另外有一个还未公布的中国家庭支付的金额超过惊人的650万美元。

伤孙杨:对孩子的爱与害只有一线之隔

父母眼中无规则,孩子能有规则么?

很多父母有所顾虑:我们铁面无私地要求孩子,给他建立规则,会不会“伤害”到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其实,社会的规则一直存在,像体育圈等规则尤为严格。你不教育孩子规则,将来留给社会来教育?社会的教育可能就是血与肉的代价。

规则意识必须有,有比没有好,早有比晚有好。

希望孙杨能够度过危机。

如果危机过后,希望孙杨能换一个专业的经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