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邵嘉楠


延迟满足能力实际上是孩子的意志力,有研究证明,意志力良好的人会有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社会成就,那么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

首先,延迟满足一定是有规则的,比如我们一天吃一块糖,如果你今天能不看电视,明天就有两块糖。所以在说清楚规则以后,一定要保证严格执行,第二天的两块糖是稳妥的,让孩子放心,许多孩子不能抵抗住眼前的诱惑是因为对于遥远未来的期许无法确定,没有这种可靠的保证,很难让一个孩子坚持。

其次,从小事开始练习,意志力是一项优秀的个人品质,并不是刻意培养就轻易会有效果的。所以作为家长可以先从小事开始,最好是短时间内的可以实现的,让孩子先体验到成功的感受,然后逐步增加难度,这样孩子更有可能会坚持下去。

第三,要注意合适的时间和引导方法。意志力涉及到对规则的理解以及对原始欲望的克制,需要在孩子比较大的时候再去培养,太早或者太晚都不好,一般这个时间点我们认为在3-4岁左右为宜,根据个体情况会有不同。引导时要注意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比如如果能忍住今天不吃糖,我是为了自己的牙齿好,而不是为了明天妈妈表扬我带我出去玩,要注意孩子动机的引导,指向自己的动机才是能够长久的动机。


积木育儿


研究表明,延迟满足是成功人士最显著的个人特质之一。懂得延迟满足的人在事业、人际关系、健康、财务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更加成功。

延迟满足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现在拥有,也可以选择以后拥有更多。它将培养你坚强的意志,并助你更快更好地实现长期目标。通过以下案例我们可更好的理解延迟满足对个人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一、把钱花掉还是存起来

一个人现在开始存钱,以便将来能够购买更合心意的产品。例如,你想花20万元买一辆新车,而你手里只有5万的现金,那么你该怎么办? 开始存钱,是不是很简单!这恰恰就是延迟满足与意志力相结合的地方。每天你将面对各种挑战,花钱买杯咖啡、吃午餐、看电影、买衣服以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以上每一种情况,你都需要做一个选择。晚上你是决定在饭店搓一顿,还是在家做健康的晚餐,省下来一部分钱,因此知道自己离买一辆梦想中的汽车又近了一步?

很多人会对自身能省下如此多的钱感到惊讶,因此他们对自己账务状况更加清晰,这对他们以后购买更合心意的产品有很大帮助。你真的需要50元的品牌洗衣液吗?还是15元的普通产品就足够了?为了实现你的财务目标,请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现在为一点小小的满足而无节制的消费,还是为了将来更大的成就而储蓄希望。

二、循规蹈矩还是勇于冒险

上一项说的是省钱,现在要说的是如何花钱。但此处说的花钱不是为了你此时的满足感,而是为了更长远的目标。假设有人想以300万的价格购买一处房产,他现不是存钱,而是投资,冒着可能贬值的分险,这其实也是一种延迟满足的行为。另一个例子是,经营自己的事业实现财务自由。一个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的人,现在就需要投资,承担创业的风险。他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也许是以牺牲睡眠、人际关系和健康为代价的付出。然而,他现在的所作正是一种延迟满足行为,这种行为对他最终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他经受住了这段艰难时期,成功随之而来。这种“延迟”的回报将远远超过他在其它方面取得的收获。

三、要健康还是要口福

延迟满足将给你的健康带来显著的积极影响。今天我们身边很多人都面临着身体肥胖的问题。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志力败给了所做的选择。很多人在吃零食或日常食品时,喜欢吃一些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健康的饮食,如一杯水而非可乐来收获健康。这样你会少生病,有更多的精力去充实你的生活。另外,你可能会惊讶于大多数健康食品实际上也能给你带来即时的满足感!

四、抽烟还是戒烟

戒烟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极大的考验。吸烟者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现在抽一支烟,获得片刻的快感,另一个是选择戒烟,享受更健康的生活。记住,此刻推迟你对抽烟片刻的满足感,却是对你健康生活方式的即时满足!

五、忍受还是享受工作

为了实现更大的成就,体验并经历困难的处境,从长远来看对你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你想成为某个行业顶尖人才,你将不得不从事大量无聊和无趣的工作,但这段经历将使你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如何培养孩子的延时满足能力?

延迟满足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将增强他们的意志,提升自控力和自律性,帮助他们取得人生更大的成就。针对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有如下建议,希望能帮到各位家长。

1.根据年龄区分对待

两岁以内的宝宝,父母要尽量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两岁以上的孩子是可以听得懂大人讲的道理。家长这时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他体会延迟满足的感受。

2.说明原因

对于延迟满足的原因,父母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如孩子想坐摇摇车,但前面有小孩子等着玩,就可以和孩子讲:“摇摇车大家都可以玩,前面有小朋友等着了,我们在后面排队,等轮到咱们了再玩。”

3.循序渐进

刚开始难度不应太大,要遵循小步递进原则。否则会让孩子灰心丧气,放弃追求目标的信心。

4.不要过分关注

延迟满足培养的是一种自律行为,孩子较小时,需要父母监督,但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正在被“监视”。

5.积分兑换

父母可以制定一些规则,通过积分制度满足孩子某些要求。如他想买玩具,就可以用孩子通过日常表现积累分数去兑换。原则是孩子通过五到十次的积累就应满足他的要求。孩子每次获得积分的过程就是一种等待。

6.坚持原则

一些任性的孩子会通过哭闹迫使父母“就范”,这时我们要冷静对待,态度坚决。必须让孩子明白,有些东西并不是即时就能满足的。当他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就会接受需要等待这个事实。

7.及时表扬

当孩子能够控制自己,接受延迟满足时,父母一定要及时表扬他 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良好的行为。


父母之道Parenting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问题,延迟满足对象是孩子,具体执行操作人是家长,延迟满足不能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而是家长怎样合理应用延迟满足这种方法,从而达到让孩子学会多一点耐心等待。如此说,更合理的提问应该是:家长怎样应用延迟满足方法培养孩子学会耐心等待?

方法一:用注意力转移的方式,让孩子为获得需求满足而动脑思考或动手做事。

举例说明:如一个四岁幼儿闹着要吃糖,并且要求妈妈马上就去买,妈妈如果不给买就哭闹不休。面对这种情况,妈妈如果说,宝贝,你稍等一会儿啊,妈妈现在手里正忙顾不上。再看孩子,绝对不会管你忙不忙,而仍然继续哭闹。

正确的做法是,妈妈可以让孩子做去商店前的出发准备,不妨问孩子,你打算穿什么鞋子才好看啊?或你准备换一件更漂亮的衣服吗?或试试看怎样才能自己系上鞋带?等等。只要你并没有拒绝孩子的需求,而是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出发前的准备上面,孩子就会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感,从而按着妈妈的要求去认真做每一件小事。

像类似的现象有很多,只要家长应用注意力转移的方法,孩子反而会格外听话,而孩子在被转移了注意力后,会更有耐心按着大人的要求去做事。

方法二:用选择法来推迟孩子及时需求,从而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

应用选择法前提,必须要准备几个可供孩子选择的选项,把孩子急着要实现的需求放在其中,但是这个需求必须要设置条件,让孩子不得不被迫去选择其他选项。

举例说明:如一个七岁儿童放学后不愿意写作业,总是想着玩儿。尽管妈妈反复劝说,你写作业这件事很重要,必须要优先完成才能下去玩儿。可是孩子不听,他就是要玩儿。此时很容易让大人发火,甚至打骂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妈妈可以让孩子从几件事做出选择。

选项一:现在可以马上下去玩儿,回来再写作业。但是晚饭没得吃了,因为我们以前有约定,放学回家后先写作业。

选项二:先看动画片,再吃饭,而后写作业,最后下去玩儿。否则,你一周内不允许看动画片。

选项三:先写作业,再吃饭,而后下去玩儿。否则,周末你最喜欢的乐高兴趣班学习会被暂停两周,因为你没有做讲诚信的好孩子,需要受到惩罚。

让孩子从三个选项中去反复权衡,你看看孩子,会选择哪一种呢?在孩子选择之前,家长必须要反复提醒孩子,请注意哟,如果你不认真思考,不想好一周没动画片看了,或者两周不能上乐高兴趣班,那可就惨喽,你愿意因小失大吗?更何况按着要求去做,下去玩儿、看动画片和上乐高课都不耽误,给你两分钟思考时间,而后给妈妈答案。

方法三:陪伴孩子的人只需笑而不答,用坚定的目光或手势拒绝,让延迟满足干脆果断。

有些时候,孩子一些无关紧要的需求,你不需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劝说孩子,或者让孩子做出选择,只需要用笑而不答即可。如孩子写着作业突然停下来,非要找东西吃。妈妈这时用坚定的目光看着孩子,脸上挂着笑意,你一句话都不说,你再看孩子,他(她)到底敢不敢离开座位去找吃的。

如果你的孩子离开座位真要去找吃的,你只需要拍拍手,然后按平时约定的手势动作,直接果断拒绝即可。只要孩子重新坐下了,你马上竖起大姆指,让孩子知道不离开座位认真写作业是对的,妈妈(爸爸)表扬我做的好了。

以上三种方法,是最为常几的延迟满足孩子需求的方法,当然如果家长愿意动脑筋,不断去总结新方法,你肯定能根据孩子的个性、爱好、需求、自控力、最畏惧的事等综合去考虑,而后快速做出判断与选择,该用哪一种方法实现延迟满足孩子即时需求,从而让孩子在学会耐心等待中不断增强自控力。


寒石冷月


简单来说,延迟满足的能力不是刻意“培养”或者“训练”出来的,而是被爱出来的。当孩子对自己能够得到这件东西有信心有安全感的时候,就自然会更有能力多等一会儿。

举个例子,有两个孩子都很喜欢吃糖,其中一个孩子的爸妈大部分时间都会满足他,只是偶尔家里没有了才会不给他吃,另一个孩子的爸妈规定一周只能吃一颗。

当这两个孩子同时进行上面的延迟满足测试的时候,一定是那个经常被满足的孩子更容易做到延迟,而被规定一周只能吃一颗糖的孩子当看见糖果就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是很难做到等一等再吃的。

大家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可能很多女生都有体会,小时候特别喜欢漂亮衣服或者鞋子,但是大人不给买,或者要很久很久才能给买一件,当自己成年以后有了自己的收入,往往就会在这些衣服鞋子上花出去大量的钱,而且总也买不够的感觉。

当孩子被我们刻意的去训练延迟满足的时候,反而会破坏了他延迟满足的能力。反而是当大人能够不带附加条件痛痛快快满足孩子以后,孩子慢慢就会对那些小零食糖果玩具不那么迷恋了。

就我儿子来说,他两岁多,每次我们去超市买东西都会让他自己挑选,他并不会拿一堆东西去结账,反而会对比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件。当儿子知道我们并不会限制他的时候,反而他更懂得取舍,更能够忍耐。


echo小茵茵


要想知道怎样培养孩子延迟能力,先来看看为什么要要延迟满足,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延迟满足:给孩子不只一时更是一世的爱》,不妨摘取其中的部分内容,跟大家分享:


延迟满足:给孩子不只一时更是一世的爱


文|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 01、

提到“延迟满足”,相信略知现代育儿知识的父母,都有耳闻。

但家长们也许要说:我只有这一个孩子,我非常爱ta,对我来说,ta要的一切,我都愿意、而且有条件及时满足,为什么非要延迟呢?况且,孩子不及时满足就会不开心,ta不开心我也很难受,直接满足ta,ta开心了,我也很开心啊,为什么一定要延迟满足孩子?延迟满足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下到底什么叫“延迟满足”。

  • 02、

“延迟满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节制”。

为了追求更大目标,获得更大享受,克制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研究发现,及时满足与人脑中的情绪中枢关系密切,而“延迟满足”则受控于抽象推理能力。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构成成分。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希望你的孩子未来学业优异,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话,那么,就要从延迟满足做起。

具体而言,延迟满足,可以让孩子拥有以下几方面的良好品质:

  • 03、学会克制

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A为了达成目的,多大程度克制自己的“天性”,就是自律能力。

通常来说,能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慢慢地就学会了控制行为,知道要用理智战胜情感,逐渐也会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长大后,也大多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左右。

儿子三岁时,一次临睡前闹着要吃糖。我担心对牙不好,故意夸张地对他说:现在吃糖的话,糖就会趁你睡觉的时候,联合嘴巴里的细菌来“吃”你的牙,慢慢就会把牙弄坏了。所以,现在先不吃,先上床睡觉,等明天一睁开眼,哇,睡醒了,细菌跑了,可以吃糖了,不但照样好吃还不会吃坏牙,那多好!

儿子听了我的话,很高兴地上床睡觉了。此后至今,渐渐形成了晚上六点后不再吃甜食的习惯。

等到他上学后,延迟满足的好处再次显现。期末复习时,同学来找他玩,他很认真地对同学说:咱俩先把作业做完,然后玩一个小时,再复习。等期末考试后,咱们再爽玩……。

  • 04、学会等待

在欧美科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在我国的学术界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

这两句话谈的道理相同: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妄想一蹴而就,要学会按部就班、学会等待。而这样平心静气、从容沉着心性和气度的形成,同样源于儿时延迟满足的训练和培养。

回忆下,我们都曾遇到这样的情景:商场中,有的孩子想要什么而家长不买的话,就会大哭不已,甚至会满地打滚,直到家长投降为止。

细究起来,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大多是家长一直以来无限制地及时满足造成的。而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孩子的娇纵无礼,唯我独尊,贻害无穷。

所以,当孩子提出要求或想法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审慎,不能来者不拒,统统答应,要区别对待。

如果觉得孩子的要求过多、过度,就可以为其设定个节点或日期,从而降低其欲望值,学会等待。如,孩子已经有很多玩具,但还是想要,就可跟孩子说 “等到六一儿童节时”或“如果这段时间表现好”再买。这样,既能安抚孩子又能让其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耐心等待。当然,家长一旦与孩子协商好,就要说到做到,信守承诺,否则,孩子认为愿望会化为泡沫,就不会同意家长延迟的建议的。

  • 05、学会应对

延迟满足,还应体现在孩子需要家长帮助时。

孩子在学习新知识、新本领时,常常会碰到不会做或一下学不会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切记延迟满足孩子。

比如,孩子学系鞋带时,由于手眼协调不够好,常常系不好鞋带,希望家长帮忙。这时,家长不要急于替孩子系,而要先教给孩子要领。然后,让孩子演示,家长在一旁仔细观察,看看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等发现孩子的情况后,再慢慢给予指导,切忌直接替孩子系。而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需要就已经被延迟了。而孩子在这段时间内的探索,其实是在自我学习,对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还比如,当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向家长请教,家长指导其通过查字典、上网搜索等方式,予以解决,都是不错的方法,都有利于孩子应对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提高。

研究表明,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不会自乱阵脚,不会轻易崩溃。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效率;

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则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等;未来稍微遇到挫折就容易心烦意乱,缺乏耐心,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这样的人生体验,当然不能算作成功、快乐和幸福的。

  • 06、学会珍惜

哈佛大学调查表明,很多富家子弟很不成功,而很多出身贫寒的人反而很成功。进一步调查发现,富家子弟由于想得到的东西唾手可得,快乐感十分短暂,不懂珍惜,总是在不断地在寻找新的兴奋和刺激;而出身贫寒的人却恰恰相反,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满足,所以,他们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这种过程本身就十分快乐,而目标实现后又非常珍惜,幸福感很强。为此,专家们引出了“时间透视力”的概念。时间透视力是指当你计划事情和活动的时候,所能考虑的时间长短。“时间透视力”长的人能够使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都成为长远目标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成功人士的“时间透视力”可达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而失败的人,就典型的时间短视,他们只关注短期的快乐和享受。

延迟满足可以帮助孩子远离后悔和贪婪,用心呵护已经拥有的一切,学会知足。而知足才能常乐,是我们中国人都懂的道理。否则,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TA的欲望将不断增长,变本加厉,永无止境,孩子会痛苦不堪,父母更会听而生畏,望而却步,亲子冲突将越来越严重。

  • 07、学会理解

延迟满足孩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可以让孩子慢慢懂得,还有比TA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从而学会善解人意,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会理解他人。而人际关系的矛盾往往是由于不能彼此体谅和理解,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待和考虑问题造成的。

所以,延迟满足孩子,让TA们从小就学会多站在对方立场去看待问题,多体谅和理解对方,学会尊重每个人和每件事,学会尊重每一种生活和习惯。这样,孩子未来的人际沟通才会顺畅,生活才会美好、幸福。

因此,当孩子要求和家长一起玩游戏,家长就可以和他商量:“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等做完了再陪你玩。好吗?”如果方便,你可以让孩子在一旁看着你做事。

总之,让孩子意识到,除了TA之外,还有别人,让孩子建立“自我”与“他人”的概念,让其了解,自己的事情很重要,别人的事情同样也很重要,想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允许发展别人的需要。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为未来的人际沟通、处理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为了我们的孩子能笑傲人生路,在我们年老、无力帮助TA们时,仍能笑对人生,请迟些满足孩子!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什么叫延迟满足能力呢?它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忍耐能力,它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延迟满足能力说到底就是自我控制能力,比如有些小孩喜欢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做作业,以及沉迷于手机游戏等都是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的体现,而有些孩子却能牺牲自己的玩乐时间来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体现了强大的延迟满足能力。

“延迟满足”的经典实验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他和助手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小房间里,然后在他们的面前桌子上摆放着他们爱吃的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也可以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那样的话就能够另外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随时按响桌子上的铃,结束游戏吃掉棉花糖。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最终,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之后数年的时间中,米歇尔教授和他的工作人员对参加实验的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后发现,当年那些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学习成绩也较差。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做事情更专注,成绩也比那些马上吃糖的孩子要好得多。

延迟满足能力的重要性

很多人认为智商高低是孩子在学习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实际上智商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自我控制能力,聪明并不等于成功,在我2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经常遇到一些天赋异禀的孩子由于贪玩或沉迷游戏最终中考成绩平平,反而是那些平时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女生中考成绩更优异。

延迟满足是我们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在生活中,一些人常要在周末或晚上放弃休闲活动,加班工作,难道他们不知道怎么消遣吗?这其实就是延迟满足的表现。我们为了得到健康的身体,能够不抽烟、不酗酒、不暴食,其实也是延迟满足能力在起作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1、加强目标教育。我们要给孩子在学习上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一旦孩子发现到目标利益远远大于眼前利益时,就会主动压制自己的欲望,克服当前的困难来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

2、转移注意力。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消极影响很大,是我们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如果用摔手机罚站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制止,效果很差。我们应该怎么办,实际上米歇尔的实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为什么在实验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主要是因为他们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多聪明的孩子!所以,我们要想孩子彻底远离手机游戏,就应该帮助他们把兴趣慢慢转移到学习上来,让他们在学习上寻找成就感。


3、适时的鼓励。我们在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过程中,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当他们信心不足时,要给予适时的鼓励。

总之,延迟满足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有耐心并且懂得用心,孩子就一定会走在成长的正确道路上。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如果你喜欢这篇回答,就随手关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将让我加倍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请来评论区留言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延迟满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节制”。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实验叫“棉花糖实验”,发现能等待的孩子,以后更容易生成一些被社会认可的特质,例如勇敢、坚毅、诚实等等。

延迟训练的能力是可以有目的地训练的。例如,吃饭前,孩子说想吃苹果,父母应该尽量训练孩子去等待。聪明的父母一般会去和孩子协商,跟孩子说“能等一等吗?”或者说“苹果没有了,能换个梨吗?”这就是延迟满足和替代满足。

但是关于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是存在几个误区的。

首先,心理学研究认为,4岁以前儿童前额皮层发育不够充分,不懂得延迟满足,所以对延迟满足能力的满足更无从谈起。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应该是4、5岁以后的事情。

而此前的幼儿,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是必须无条件满足的。现在有的妈妈不明所以,婴儿期就训练孩子所谓的延迟满足能力,哭了不抱,饿了不喂非要看钟,都是极端错误的行为。1岁以内的孩子只有被无条件满足,才能建立受益一生的最基础的安全感。

即使对于1岁以后的幼儿,父母也需要充分接受并回应他的情感。一个经常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在糖果这样的诱惑面前,会更加难以抗拒,而那些经常被满足的孩子,糖果的诱惑就没那么高,他更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更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童书妈妈三川玲


很多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需求,例如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会非常积极的响应,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对孩子并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其实适度的延迟满足,反而会帮助小朋友心理建设和成长。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延迟满足,其实延迟满足是为了达到更好的目的,从而暂时放弃眼前的一些诱惑!

这样的一个过程叫做延迟满足,很多家长都认为对于小朋友尤其是低月龄的小孩子来说,进行延迟满足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但是呢是说明家长对于延迟满足的概念有一些误解的。我们对小朋友进行延迟满足,并不是只是一味的去压抑小朋友的欲望,也并不只是说单纯的让他去在那里等待,我们会发现具备延迟满足的小朋友在今后长大成人的这样的一个社交环境当中,他们更加能够取得事业上或者是学业上的成功!

所以当小朋友想要吃一个水果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做的不是立即递上水果,而是要跟她在言语上有沟通,例如,你想吃橘子是吗?这个橘子是橘色的之类的,进行一些这样的沟通交流。

而延迟满足做的相对较弱的小朋友,那么在长大过程当中,呢它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一些现象,比如说他的专注力会比较弱一些,会容易出现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对小朋友,尤其是低月龄的小朋友,我们可以适当的来做一些延迟满足。

关注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芝麻育儿


在欧美科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在我国的学术界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


这两句话谈的道理相同: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妄想一蹴而就,要学会按部就班、学会等待。而这样平心静气、从容沉着心性和气度的形成,同样源于儿时延迟满足的训练和培养。



回忆下,我们都曾遇到这样的情景:商场中,有的孩子想要什么而家长不买的话,就会大哭不已,甚至会满地打滚,直到家长投降为止。细究起来,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大多是家长一直以来无限制地及时满足造成的。


而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孩子的娇纵无礼,唯我独尊,贻害无穷。所以,当孩子提出要求或想法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审慎,不能来者不拒,统统答应,要区别对待。


如果觉得孩子的要求过多、过度,就可以为其设定个节点或日期,从而降低其欲望值,学会等待。


如孩子已经有很多玩具,但还是想要,就可跟孩子说 “等到六一儿童节时”或“如果这段时间表现好”再买。这样,既能安抚孩子又能让其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耐心等待。当然,家长一旦与孩子协商好,就要说到做到,信守承诺,否则,孩子认为愿望会化为泡沫,就不会同意家长延迟的建议的。



学会应对延迟满足,还应体现在孩子需要家长帮助时。


孩子在学习新知识、新本领时,常常会碰到不会做或一下学不会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切记延迟满足孩子。


比如,孩子学系鞋带时,由于手眼协调不够好,常常系不好鞋带,希望家长帮忙。这时,家长不要急于替孩子系,而要先教给孩子要领。然后,让孩子演示,家长在一旁仔细观察,看看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等发现孩子的情况后,再慢慢给予指导,切忌直接替孩子系。而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需要就已经被延迟了。而孩子在这段时间内的探索,其实是在自我学习,对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


还比如,当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向家长请教,家长指导其通过查字典、上网搜索等方式,予以解决,都是不错的方法,都有利于孩子应对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提高。研究表明,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不会自乱阵脚,不会轻易崩溃。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效率。


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则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等;未来稍微遇到挫折就容易心烦意乱,缺乏耐心,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这样的人生体验,当然不能算作成功、快乐和幸福的。


哈佛大学调查表明,很多富家子弟很不成功,而很多出身贫寒的人反而很成功。进一步调查发现,富家子弟由于想得到的东西唾手可得,快乐感十分短暂,不懂珍惜,总是在不断地在寻找新的兴奋和刺激;而出身贫寒的人却恰恰相反,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满足,所以,他们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这种过程本身就十分快乐,而目标实现后又非常珍惜,幸福感很强。


为此,专家们引出了“时间透视力”的概念。时间透视力是指当你计划事情和活动的时候,所能考虑的时间长短。“时间透视力”长的人能够使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都成为长远目标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成功人士的“时间透视力”可达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而失败的人,就典型的时间短视,他们只关注短期的快乐和享受。


延迟满足可以帮助孩子远离后悔和贪婪,用心呵护已经拥有的一切,学会知足。而知足才能常乐,是我们中国人都懂的道理。否则,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TA的欲望将不断增长,变本加厉,永无止境,孩子会痛苦不堪,父母更会听而生畏,望而却步,亲子冲突将越来越严重。



学会理解延迟满足孩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可以让孩子慢慢懂得,还有比TA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从而学会善解人意,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会理解他人。


而人际关系的矛盾往往是由于不能彼此体谅和理解,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待和考虑问题造成的。所以,延迟满足孩子,让TA们从小就学会多站在对方立场去看待问题,多体谅和理解对方,学会尊重每个人和每件事,学会尊重每一种生活和习惯。


这样,孩子未来的人际沟通才会顺畅,生活才会美好、幸福。因此,当孩子要求和家长一起玩游戏,家长就可以和他商量:“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等做完了再陪你玩。好吗?”如果方便,你可以让孩子在一旁看着你做事。


总之,让孩子意识到,除了TA之外,还有别人,让孩子建立“自我”与“他人”的概念,让其了解,自己的事情很重要,别人的事情同样也很重要,想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允许发展别人的需要。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为未来的人际沟通、处理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为了我们的孩子能笑傲人生路,在我们年老、无力帮助TA们时,仍能笑对人生,请迟些满足孩子!


多特儿童专注力


1.平时有意训练

孩子想得到某种东西时,不要一下子就满足他,告诉这件东西家长可以满足他,但是需要他自己更努力一些,才能达到目的。

2.制定积分表

可以学习老师的方法,孩子做到什么好的事情时,比如认真刷牙,加一分,主动写作业,加一分,有积分也有扣分,孩子做得不好时也要相应的扣分,这样的目的是不让孩子尽快得到那么多分,也体现了奖罚分明的教育理念。

3.多观察孩子喜好

平时可留心孩子都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孩子有时候不能明确知道自己会喜欢什么?只是看其他孩子有,就想拥有。比如电话手表,孩子看见别人戴,他也会很想要。不妨在孩子过生日或者圣诞节儿童节时给孩子一个意外的小惊喜。


孩子有时候很无理,但是很多时候也很容易满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