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摔杯”到“實時轉播”離婚細節看某當前CEO的“表演型”人格


從“摔杯”到“實時轉播”離婚細節看某當前CEO的“表演型”人格

2019年11月的互聯網特別“熱鬧”,熱點事件層出不窮,每天的熱搜排行都在更迭,變化莫測。在這眾多的熱點事件中,曾經熱搜第一名事件的後續報道淹沒其中,那便是某當前CEO的離婚官司開庭了……

時間回到一個月前,某當前CEO在接受一訪談節目採訪時,主持人問及其與妻子在公司股權紛爭中的心情時,這位叱吒商場多年的中年成功人士突然在鏡頭前怒摔茶杯。相信這“驚世駭俗”的舉動讓當時的主持人以及全網乃至全世界都為之譁然。這一摔迅速登上各大網站熱搜冠軍並維持了好久,可見吃瓜群眾對於此事件的震驚與好奇。

人們震驚的是作為成功人士,公眾人物的社會形象與其行為的巨大落差;人們好奇的是什麼樣的背後故事造成了這巨大的落差。人們眾說紛紜,有男人挺其真性情,有女人罵其有暴力傾向,一時間網上兩派開始站隊對峙,熱度隨著11月底“高以翔離世”,“張亮宣佈離婚”才漸漸有所消散。

從“摔杯”到“實時轉播”離婚細節看某當前CEO的“表演型”人格

然而事情從來不會因為人們的淡忘而停下其發展的腳步。在11月29日北京迎來初雪的這天,李俞二人的離婚官司開庭了。這次沒有安逸的直播間,溫熱的茶水,知性的主持人,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冬衣略顯落魄的李總在法庭外接受記者的隨訪。可以看出當天天氣確實很冷,李總這次的形象與其的社會地位仍然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冰天雪地下打車前往法院,法庭外獨自接受採訪,一身簡單冬衣,身背雙肩包,雙手插褲袋,接受採訪時身體為了取暖不自覺得左右晃動,說話時形成的陣陣寒氣,這一切都彷彿在昭示著他目前的窘境。這形象與其說是個正在爭奪七十億家產的前CEO,倒不如說更像是個年底討薪的“農民工”。

唯一不同是,李總這次不暴躁了,全程微笑示人,親和謙遜,在這冰天雪地中竟也給了人絲絲“暖意”。他微笑著對記者的問題有問必答,還主動透露背後故事,庭審內幕,儼然把一場非公開審理的夫妻離婚案,搞成了“實時直播”的新聞發佈會。

“上次摔杯是炒作嗎?”

“不不,那是失態”

“離婚的焦點是什麼?”

“應該還是股權”“我們分居22個月了,律師和我說,不要有過錯,我一直謹言慎行”“到目前應該沒有過錯,但是我也和法官說了,希望儘快解決,因為我也需要XING生活”

“又提MEIDU,她總是拿這個當籌碼”

李總並非第一次這樣“語不驚人死不休”,輕鬆的敘述口氣與勁爆的內容又一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禁讓人想問是什麼性格人格造就了這樣一個集矛盾與衝擊於一身的人?

從整個事件的發展以及李總全程展現出的種種行為讓筆者想到了心理學上一個專有術語“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又稱尋求注意型人格,以過分感情用事或誇張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為主要特點。以人格不成熟和情緒不穩定為特徵。該人格人群常顯得不成熟、情緒不穩,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人表現欲。(取自百科)

定義一出,是不是讓人豁然開朗,李總這典型的“舉例說明”,是不是給人一種標準答案的感覺。玩笑歸玩笑,絕沒有諷刺詆譭之意。表演型人格也是一種人格障礙,該人群無法控制自身情緒或過分渲染個人情緒,把生活和周遭看作是表演的舞臺,為引起別人的注意或“表演”好自己內心的角色,可以不分處境不分場合做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之事。其行為高度情緒化,以自我為中心,過度自信,口無遮攔,普通人看來有“裝腔作勢”之嫌。

這類人格的形成是複雜與多樣的,有來自原生家庭的,也有來自成長經歷的,但這些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內心自卑,對自身現狀的不接納。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輔導的重點是協助來訪者正視自己,接納自身現狀,從而調整處事風格,淡化表演型人格行為。

這次的事件也不免給人一些啟示,心理問題是不分教育背景,職業,地位,財富的。普通人遇到的問題,成功人士也同樣會遇到,只不過普通人影響了自己的生活,成功人士“豐富”了大眾的生活,說到底遇到問題都不快樂。所以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調整自己,接納自己,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必修課。最後,我希望所有遇到這類問題的人,能夠正視自己,擺好位置,迴歸正常的社交生活,更希望李總能儘快從這件事情中解脫出來,重新以成功商人的形象出現在大眾的面前。

從“摔杯”到“實時轉播”離婚細節看某當前CEO的“表演型”人格

本文為原創,首發在今日頭條!文中觀點只是就事論事,不存在任何詆譭貶低之意,望不要牽強附會,感謝閱讀!

一個致力於將專業心理學簡單化,大眾化,運用到生活中的實用心理學倡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