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太平天国自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至1864天京失守,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走向了败亡的道路。太平军起义前期势不可挡,接连攻城掠地,一度令清廷胆战心惊,但是它为什么像昙花一样,转瞬即逝呢?暂且抛去外因不讲,先谈一下太平天国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一,洪秀全创立太平天国之初是以拜上帝会的名义来凝聚人心的, 并且自称是耶稣的老弟,并且和杨秀清、萧朝贵上演天父天兄对话的把戏,这些只能唬住当时山野村夫,知识分子学习崇尚的是儒家哲学,所以其作为农民起义并不能吸引真正的文人雅士为之效力,诸如东汉的邓禹,明朝刘伯温,李善长这一类人,整个太平天国可以说只有石达开一人独支。并且从洪秀全三劝石达开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石达开本人也不相信天父天兄这一说。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第二,经历了天父天兄的把戏,杨秀清及萧朝贵体验到了权利的滋味,曾以天父降童的名义令洪秀全下跪,洪秀全又气又恼,但又不能揭穿他。在六王结盟之初,洪秀全引石达开,韦昌辉进来就有掣肘杨秀清及萧朝贵的意思,所以说,六王之间并不像表面一样团结一致。这是最为致命的,随着各王的权势日盛,最终导致天京之乱,待石达开平定天京之乱后,准备大展拳脚与天王共创基业时,却不被洪秀全所信任,被洪秀全两个草包哥哥掣肘,石达开不愿再度出现天京之乱,出走天京,虽洪秀全多次派人请石达开返回天京,但石达开明白:洪秀全迫于百官要求而又无人理政,这才会好言相劝请他回去,洪秀全猜忌心重,总有一天自己会和他不欢而散,与其这样,不如不回去。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第三, 洪秀全具有典型的小民思维,若其作为一平民百姓这种思想是无所谓的,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这无疑是很可怕的!太平天国虽倡导人人平等,但是地位等级却是无比的森严。攻占南京后,大小诸王喜欢哪个房子便住哪个房子,一日之间数次搬家,亲朋故旧一步登天,生活奢靡,而普通士兵连和自己妻子住在一起的权利都没有,没有公平人性可言;由于洪秀全数次科举不中,便视儒家著作为禁书,大肆搜罗焚毁,和秦始皇相比只差坑儒了,这种愚蠢的行径令人无语!东王杨秀清好大喜功,为了自己的所谓的面子,不惜将士性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杨秀清作为太平天国前期实际掌权者,作为“天父”,不允许其他诸王提意见,否则一律视为挑战自己权威,数次令韦昌辉脱掉衣服打屁股,逼韦昌辉杀掉自己弟弟,逼得石达开老丈人上吊,逼的天王洪秀全跪在杨秀清足前,这也是其最终被杀的直接原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第四,石达开只懂进不懂退,石达开无疑是诸王中最有才干的一个,甚至清廷都对之称赞有加,但是其离开天京之后,经历数次败仗而不知反思,反而一意孤行,转战浙江、广西、四川,胜少败多,没有稳定的后方,缺衣少粮,其所带领的士兵大都是未经训练的穷苦人家子弟,胜则风起云涌,败则作鸟兽散,自己的族弟,自己的外甥,自己亲兵彭大顺,朱衣点等都离开了自己,石达开几经转战, 终没能入川,含恨大渡河,若其早期卖洪秀全一个面子,返回天京,蛰伏下来,就算不篡位夺权,太平天国也不会如此短命。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唯一的治世能臣,既有将帅之才,又有治国方略,惜其宁涉不弯!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所以,作为一个组织也好,领导人也好,必须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敢于放权,建立信任关系,当断则断,有铁腕手段,洪秀全若早期给予杨秀清适当的警告,杨秀清也不至于慢慢成为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权者。杨秀清做大后,后来明明有除掉杨秀清的机会,却一再犹豫,酿成天京之乱,这便是优柔寡断的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