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未婚,可恥嗎?


大齡未婚,可恥嗎?

01

好像是從25歲開始,我身邊的朋友就陸續的結婚,生子。

28歲的時候,家裡人開始發動各種關係不斷“推銷”我。

現在30+的我,身邊已經沒有可以做伴娘的朋友。

親戚朋友各種花樣的催婚也曾讓我倍感壓力,開始有意的迴避這個話題。

前段時間“30歲未婚女遭辱罵氣進醫院”的事件上了熱搜。

大齡未婚,可恥嗎?

“你女兒都三十了,還不嫁人,丟不丟人?”這句話也曾經深深刺激過我。

身邊的同學、朋友,甚至是同學、朋友的妹妹很多都已經結婚生子,只有我還嫁不出去。每當親戚們向父母詢問我的情況,他們都臉紅得不好意思回答。

那時的我一想到這裡,就會覺得三十歲了還單身,或許真的是可恥的。

於是我開始“積極脫單”,配合一切渠道提供的相親機會,參加各種單身活動,想盡辦法讓自己接觸更多的人,尋找可能的結婚對象。最多的時候我一天能參加5場相親。

我並不是獨身主義,陸陸續續的處了幾個對象,卻始終沒有找到那個可以讓我與他共度終身的人。分手的理由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卻是我不想湊合。

努力了卻依然單身,我開始認真的思考:三十多歲了還單身,真的可恥嗎?


  • 朋友艾米婚前經常說走就走去旅行,婚後卻是下班著急往家趕,老公孩子等著她洗衣做飯搞衛生。她好像有忙不完的家務,每次小聚都會感嘆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
  • 同事琳凌有一個強勢的婆婆,家裡大小事情都是婆婆做主,看著家裡惡俗的窗簾卻不敢抱怨。
  • 同學小米的老公十分節儉,結婚後的她再也不能霸氣的“喜歡就帶走”!就連給自己的父母買點東西還要看老公臉色。
  • 而那些結了又離,愛侶變仇人,傷人又傷己的婚姻更是舉不勝舉。

而我呢,

經濟獨立,自給自足;

時間屬於自己,想幹嘛就幹嘛;

不用遷就不喜歡的人和事,簡簡單單,取悅自己就足夠。

我突然發現,單身有什麼不好呢!

單身讓我獨立、自強、自由,讓我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滿足自己真正的需求。

02

我曾經聽說過心理學的一個實驗:

心理學家把三隻猴子關在一箇中間掛著香蕉的籠子裡。

任何一隻猴子去拿香蕉,另外兩隻猴子就會被電擊。

很快,只要有一隻猴子試圖去拿香蕉,另外兩隻猴子就會制止它甚至將它暴打一頓。

於是心理學家用一隻新猴子來替換掉了其中一隻老猴子。

實驗就這麼週而復始,猴子換了一撥又一撥,但香蕉不可以拿的“習俗”,卻能始終在猴子群體當中保留了下來。只要誰敢去拿香蕉,就會遭到另外兩隻猴子的攻擊,雖然這些猴子們並不知道,香蕉為什麼不能拿。

我們有時就像是實驗裡的那群新猴子,很自然的遵守著“不能拿香蕉的習俗”,卻很少去思考:為什麼?

大齡未婚,可恥嗎?

就像在對待結婚的這件事上。

“成家立業”,“找個相愛的人共度一生”這樣的道理,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使得我們對“結婚”深信不疑。

我們很自然的把它當成了和吃飯睡覺一樣的理所應當,把它當做了人生的必經過程。

如果沒有它,我們的人生好像就不正常,就是殘缺的。

其實,婚姻不過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一種獨一無二的社會現象。它創立的初衷只是為了保障人類的繁衍。

在過去的社會,女性和小孩只能依靠男性提供資源才能生存下去,婚姻保護著生育和財產權。因此,婚姻就成了女性必然的選擇。

社會發展到今天,男女平等的實現,女性就業率高達74%,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女性的精神和物質都更加的獨立。

結婚已經不再是我們生存的必要條件,自然也就不是人生的必須經歷

03

可能有人會說,結婚難道不是因為愛情嗎?

如果只是為了給愛情找一個歸宿,大可不必綁定在婚姻這一條路上。

未婚並不代表獨身,愛情也不一定需要婚姻去保護。

婚姻的本質從來就不是捍衛愛情,因愛而婚也不過近代社會人們自嗨的發明。

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結婚率僅7.2‰,創近10年來新低,未婚人數已經超過2億。

《2018年職場人婚戀觀調告》顯示,我國主要城市單身率均超50%。

而歐美國家的獨居率在2016年就已經突破50%,無論是歐美還是亞洲國家單身率都呈現象化上升。

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表示:“婚姻制度開始式微,開始走向下坡路。”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把單身當做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婚姻不再是人生的標配。

48歲依然單身的著名演員俞飛鴻就曾說:“我不是獨身主義者,也不是不婚主義者,我只不過是沒結婚。單身和結婚,哪個舒適,就在哪個階段,和年齡無關。”

大齡未婚,可恥嗎?

04

話雖如此,但總會有人為不結婚的我們擔心。

就像《鏘鏘三人行》裡,馮唐問俞飛鴻:不結婚,一個人平時孤獨,沒人聊天溝通怎麼辦?

俞飛鴻的回答是:如果精神世界足夠富足的話,是不需要聊天來溝通打發時間。婚內失語的孤獨比一個人的孤獨更悲傷。

大齡未婚,可恥嗎?

美劇《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曾說:“我一直無法理解人窮盡一生追尋另一個人的事,或許是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需他人陪伴。”

是的,一個內心豐富,思想獨立的人,從來都不必在別人的認同中尋找自己,他自己就是精彩的世界,自己就能滿足自己。

05

當我們認識了婚姻,認清自己的真正需求,就會更加從容而不焦慮。

結不結婚,是我們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並不是人生的必須。

愛情會冷,老公會跑,只有自己錯不了。與結婚相比,追求經濟與精神世界的獨立自由才是幸福的根本。

就像俞飛鴻,48歲單身,卻活得從容自信,獨立而美麗。俞飛鴻說精神的自由最重要,她認為這種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的時候可以坦然拒絕。

30歲還單身的我們,無需在意別人的目光,將自己的幸福綁架的輿論中。

未婚,並不可恥。

單身與否,我的婚姻我做主!

大齡未婚,可恥嗎?

最後,引用俞飛鴻送給大齡未婚女性的話:“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與各位共勉!

願我們擁有一種永遠在成長的狀態,願我們都能像俞飛鴻一樣,做一個從容自信,獨立富足的女人!

我若盛開,蝴蝶自來!我婚由我不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