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未婚,可耻吗?


大龄未婚,可耻吗?

01

好像是从25岁开始,我身边的朋友就陆续的结婚,生子。

28岁的时候,家里人开始发动各种关系不断“推销”我。

现在30+的我,身边已经没有可以做伴娘的朋友。

亲戚朋友各种花样的催婚也曾让我倍感压力,开始有意的回避这个话题。

前段时间“30岁未婚女遭辱骂气进医院”的事件上了热搜。

大龄未婚,可耻吗?

“你女儿都三十了,还不嫁人,丢不丢人?”这句话也曾经深深刺激过我。

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是同学、朋友的妹妹很多都已经结婚生子,只有我还嫁不出去。每当亲戚们向父母询问我的情况,他们都脸红得不好意思回答。

那时的我一想到这里,就会觉得三十岁了还单身,或许真的是可耻的。

于是我开始“积极脱单”,配合一切渠道提供的相亲机会,参加各种单身活动,想尽办法让自己接触更多的人,寻找可能的结婚对象。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能参加5场相亲。

我并不是独身主义,陆陆续续的处了几个对象,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个可以让我与他共度终身的人。分手的理由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却是我不想凑合。

努力了却依然单身,我开始认真的思考:三十多岁了还单身,真的可耻吗?


  • 朋友艾米婚前经常说走就走去旅行,婚后却是下班着急往家赶,老公孩子等着她洗衣做饭搞卫生。她好像有忙不完的家务,每次小聚都会感叹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 同事琳凌有一个强势的婆婆,家里大小事情都是婆婆做主,看着家里恶俗的窗帘却不敢抱怨。
  • 同学小米的老公十分节俭,结婚后的她再也不能霸气的“喜欢就带走”!就连给自己的父母买点东西还要看老公脸色。
  • 而那些结了又离,爱侣变仇人,伤人又伤己的婚姻更是举不胜举。

而我呢,

经济独立,自给自足;

时间属于自己,想干嘛就干嘛;

不用迁就不喜欢的人和事,简简单单,取悦自己就足够。

我突然发现,单身有什么不好呢!

单身让我独立、自强、自由,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满足自己真正的需求。

02

我曾经听说过心理学的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把三只猴子关在一个中间挂着香蕉的笼子里。

任何一只猴子去拿香蕉,另外两只猴子就会被电击。

很快,只要有一只猴子试图去拿香蕉,另外两只猴子就会制止它甚至将它暴打一顿。

于是心理学家用一只新猴子来替换掉了其中一只老猴子。

实验就这么周而复始,猴子换了一拨又一拨,但香蕉不可以拿的“习俗”,却能始终在猴子群体当中保留了下来。只要谁敢去拿香蕉,就会遭到另外两只猴子的攻击,虽然这些猴子们并不知道,香蕉为什么不能拿。

我们有时就像是实验里的那群新猴子,很自然的遵守着“不能拿香蕉的习俗”,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

大龄未婚,可耻吗?

就像在对待结婚的这件事上。

“成家立业”,“找个相爱的人共度一生”这样的道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使得我们对“结婚”深信不疑。

我们很自然的把它当成了和吃饭睡觉一样的理所应当,把它当做了人生的必经过程。

如果没有它,我们的人生好像就不正常,就是残缺的。

其实,婚姻不过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独一无二的社会现象。它创立的初衷只是为了保障人类的繁衍。

在过去的社会,女性和小孩只能依靠男性提供资源才能生存下去,婚姻保护着生育和财产权。因此,婚姻就成了女性必然的选择。

社会发展到今天,男女平等的实现,女性就业率高达74%,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女性的精神和物质都更加的独立。

结婚已经不再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也就不是人生的必须经历

03

可能有人会说,结婚难道不是因为爱情吗?

如果只是为了给爱情找一个归宿,大可不必绑定在婚姻这一条路上。

未婚并不代表独身,爱情也不一定需要婚姻去保护。

婚姻的本质从来就不是捍卫爱情,因爱而婚也不过近代社会人们自嗨的发明。

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结婚率仅7.2‰,创近10年来新低,未婚人数已经超过2亿。

《2018年职场人婚恋观调告》显示,我国主要城市单身率均超50%。

而欧美国家的独居率在2016年就已经突破50%,无论是欧美还是亚洲国家单身率都呈现象化上升。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表示:“婚姻制度开始式微,开始走向下坡路。”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单身当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婚姻不再是人生的标配。

48岁依然单身的著名演员俞飞鸿就曾说:“我不是独身主义者,也不是不婚主义者,我只不过是没结婚。单身和结婚,哪个舒适,就在哪个阶段,和年龄无关。”

大龄未婚,可耻吗?

04

话虽如此,但总会有人为不结婚的我们担心。

就像《锵锵三人行》里,冯唐问俞飞鸿:不结婚,一个人平时孤独,没人聊天沟通怎么办?

俞飞鸿的回答是:如果精神世界足够富足的话,是不需要聊天来沟通打发时间。婚内失语的孤独比一个人的孤独更悲伤。

大龄未婚,可耻吗?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曾说:“我一直无法理解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的事,或许是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

是的,一个内心丰富,思想独立的人,从来都不必在别人的认同中寻找自己,他自己就是精彩的世界,自己就能满足自己。

05

当我们认识了婚姻,认清自己的真正需求,就会更加从容而不焦虑。

结不结婚,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人生的必须。

爱情会冷,老公会跑,只有自己错不了。与结婚相比,追求经济与精神世界的独立自由才是幸福的根本。

就像俞飞鸿,48岁单身,却活得从容自信,独立而美丽。俞飞鸿说精神的自由最重要,她认为这种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的时候可以坦然拒绝。

30岁还单身的我们,无需在意别人的目光,将自己的幸福绑架的舆论中。

未婚,并不可耻。

单身与否,我的婚姻我做主!

大龄未婚,可耻吗?

最后,引用俞飞鸿送给大龄未婚女性的话:“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与各位共勉!

愿我们拥有一种永远在成长的状态,愿我们都能像俞飞鸿一样,做一个从容自信,独立富足的女人!

我若盛开,蝴蝶自来!我婚由我不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