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擊中以快著稱,寸勁突發實戰技擊效果極強的拳法

有種拳法是以拳快、防守嚴密、實戰技擊效果極強而著稱於世,曾有這樣的形容:武林絕學數詠春,剛柔相濟泣鬼神。寸勁突發人難躲,鳳眼柳葉奪人魂。說的就是中國傳統武術南拳拳法之一的詠春拳,它是一種集內家拳法和近打於一身的拳術,較其他傳統武術,詠春拳更專注於快速制服對手來結束對決。

搏擊中以快著稱,寸勁突發實戰技擊效果極強的拳法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方永春所創,外號詠春三娘、鐵腿俠女等,又因出過一段時間的家,又名詠春尼。傳說方永春出家時觀日出鶴舞創出"鶴拳",成名絕技為"二字鉗陽馬",即用雙腿絞殺對手,因此有傳說方永春為詠春拳始祖的,實際歷史上並無其人。

還有說詠春拳應為永春拳,是福建泉州少林寺永春殿的南派內家拳法,全稱是少林永春拳,總教頭是少林弟子至善禪師。南少林被焚後, 至善和尚來到廣州光孝寺傳授拳法,取名詠春,盛行於廣州、德順、面慶高鶴、港澳等地。

但大都認為是福建嚴建春、嚴三娘所創,此拳初傳於福建詠春縣,以地名為拳名,故名“詠春拳”。亦有以嚴氏名詠春,稱之為“詠春拳”者。

搏擊中以快著稱,寸勁突發實戰技擊效果極強的拳法

詠春拳在練習中拳術套路主要有小稔頭、標子、尋橋三套拳法和木人樁,是憑藉手橋肌膚的接觸,鍛鍊與敵方橋手接觸後的感覺和反應速度,發揮寸勁的力量。

搏擊中以快著稱,寸勁突發實戰技擊效果極強的拳法

以上、中、下三榜手為基本手法,還有柳葉拳、挫手、鳳眼拳、撩手、左右破非手、沉橋、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馬、三角馬、追馬、跪馬、虛步、獨立步和追馬。強調以心指揮意,以意引導手、腰、馬運動,從而形成手、腰、馬、心、意、勁整體合一。

搏擊中以快著稱,寸勁突發實戰技擊效果極強的拳法

在實戰技擊中,詠春拳具有招式靈活多變、出拳迅猛、短橋窄馬、剛柔並濟、擅發寸勁的主要特點,寸勁乃詠春拳用作攻防之勁力,亦稱彈勁或短勁,這是一種短暫而具有爆發性和能於短距離(兩寸之內)內發出殺傷力擊敵之勁力。子午捶是詠春拳最基本、最凌厲的攻擊手法之一,它攻中有防,防中寓攻,要求拳由心發,攻防中多采用閃身、貼身、緊迫和緊打,動作敏捷快速。據說,澳大利亞詠春拳武術總會主席張卓慶,於1984年在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創造了“扯三星捶”每秒擊8.3拳的紀錄。

搏擊中以快著稱,寸勁突發實戰技擊效果極強的拳法

隨著電影《葉問》熱映,甄子丹與泰森的對決異常精彩 ,讓很多觀眾都大過眼癮。詠春拳精準又快速的拳法,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也得到廣大武術愛好者的喜愛和廣泛傳播。

搏擊中以快著稱,寸勁突發實戰技擊效果極強的拳法

2014年11月11日,福州市申報詠春拳成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7年6月8日,享有盛名的詠春拳項目正式進駐福建警察學院,成為武術界的一個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