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收服魏忠賢,九千歲新鮮出爐,東林黨的好日子到頭了

小說:收服魏忠賢,九千歲新鮮出爐,東林黨的好日子到頭了

孫承宗畢竟不是那種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一下就猜到了那些人的打算,心裡也不高興起來。

不過他身為帝師,本身就有著教導皇帝的責任,所以他沒有先發火,而是耐心的問道:

“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朱由校似笑非笑的掃了一眼這些奏摺,淡淡的說道:

“司禮監那邊說是忙不過來,既然如此,朕打算讓盧受回鄉去榮養,也算對得起他為皇祖操勞一生了。”

孫承宗眉頭一皺,覺得朱由校這樣處置未免有些苛刻。

畢竟宮裡的大鐺若是得了善終,一般都是打發到某個重要但是沒什麼具體事務的位置上養老的,比如盧受這種神宗朝的老太監,讓他去給神宗皇帝守陵就不失體面。

不過這畢竟是天家自己處置自家不聽話的家奴,孫承宗想了想還是沒有反對,只是手扶著美髯細細思索有沒有什麼地方需要他來查遺補缺。

朱由校原本心裡還有些犯嘀咕的,畢竟是第一次處理大事,還涉及到了內廷的內相,不過既然孫承宗沒有出言反對,想來就算有些問題也無傷大雅。

這讓朱由校信心大爭,瞄了一眼周圍的那些內侍,露齒一笑:

“既然司禮監那邊忙不過來,朕就勉為其難的幫他們一次吧,不過嘛,若是日後每天都忙不過來,這樣的廢物朕也不打算要了,再換一批能幹的上來就是了。”

這動靜就太大了一些,孫承宗馬上感覺不妥,不過還不等他反對,朱由校就問起其他的問題來:

“先生也經常去內書堂授課的吧?其中有沒有合用的奴婢,先生挑十二個給我吧。”

所謂內書堂,其實是大明內廷當中,宦官學習之所。

太祖之時,鑑於漢唐權宦為禍之烈,嚴禁內侍識字,以防其干預政事,但是,他也沒有立下只准用文盲為內侍的規定。

到了後世,沒有哪個皇帝有太祖他老人家那麼旺盛的精力,慢慢的內廷之中就選通書算之小內史監典簿,掌文籍。

成祖皇帝開始,允許教官入內教內侍讀書,選內使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學習。自此以為常制,選翰林官為教習,內官遂多通文墨。

而且內廷二十四衙門之中,幾乎所有的大鐺都是從內書堂出來的。

像是李進忠這樣半路出家的內侍,就只能跪在地上暗自神傷,心裡對那十二個幸運兒更是各種羨慕嫉妒恨。

孫承宗如今以左庶子充當日講官,也是給內書堂上過課的,說起來也算是那些人的老師,如今聽到小皇帝如此要求,馬上就想到了朱由校智退李選侍的事蹟。

原本還沉靜的孫承宗頓時手一抖,連鬍子都揪了兩根下來,心裡更是掀起驚天大浪:

“又是‘釜底抽薪’,莫非真有聖明天縱不成?為何當初半點看不出來陛下如此聰慧?”

不過皇帝的命令既然已經下來了,孫承宗自然照辦,本來這等小事只需派個小太監去宣召就可以了,可孫承宗卻寧願自己親自去選人。

朱由校對此自無不可,笑著送走了孫承宗,這才淡淡的問道:

“是不是很羨慕?”

魏朝被朱由校問的一頭霧水,李進忠卻福至心靈,知道這是小皇帝在問他,聲音都變得有些顫抖起來,乾澀的說道:

“奴婢沒有這個福氣。”

“福氣?”朱由校不屑的笑了笑,年輕的臉龐上帶著一絲冷意:

“李永貞有福氣嗎?王體乾有福氣嗎?石元雅有福氣嗎?塗文輔有福氣嗎?”

朱由校嘲諷的語氣誰都聽的出來,他每說一個名字,乾清宮裡的內侍們心裡就要涼一分,因為他說的這四個人如今都是司禮監的隨堂太監,除去掌印盧受和提督王安,就屬這四人的權位最高。

很顯然朱由校已經被這四人自作聰明的做法激怒,再加上年輕氣盛,真幹出什麼事情來,大家也都覺得理所當然,一時間都不由得對這四位大佬感到同情。

朱由校也沒繼續說下去的慾望,只是平靜的說道:

“身為天家奴婢,最重要的是忠心二字。朕知道‘李’不是你的本姓,許你改回原姓,再賜你一個名字,就叫‘忠賢’吧。”

打發走了千恩萬謝的魏忠賢,朱由校心裡盡是一股惡作聚得逞的惡趣味:

“九千歲啊九千歲,如今你是新鮮出爐了,希望日後不要讓我失望才是。”

孫承宗去的急,回來的也快,身後還跟著十二個低眉順眼的內侍,這些人雖然都瑾守規矩,一個個卻都激動的不得了。

原本他們要出頭,人脈和機遇缺一不可,最好的也都要從奉御做起,如果表現良好,方能被升遷為監丞。

監丞再往上升是少監,若是沒有人抬舉,基本上是終生無望,而少監的頂頭上司才是聞名遐邇的太監,那更加是隻有皇帝親近的內侍才能出任。

這十二個內侍雖然是內書堂中最為出色的,可要出頭最少也要十年,可如今皇帝召見,一條金光大道就在眼前,這讓他們如何能不激動?

朱由校對這些規規矩矩行禮,滿身書卷氣的太監們也十分滿意,叫起之後,溫和的問道:

“都叫什麼名字,哪裡人,自己報一遍吧。”

這做法雖然太過隨意,有些不合規矩,不過對於天子來說也無傷大雅,有那反應快的馬上就出列稟告起來:

“啟稟皇爺,奴婢高起潛……”

“噗~”

正喝水的朱由校一口直接噴了出來,詫異的打量著這個後世著名的閹賊,心說:“沒想到你小子長的濃眉大眼的,居然這麼混賬。”

高起潛也被朱由校看的心裡發毛,生怕自己惹惱了皇帝。

好在朱由校什麼都沒說,揮揮手就讓後面的人繼續:

“奴婢王德化……”

“奴婢曹化淳……”

……

好嘛,都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傢伙,朱由校想想也不覺得奇怪,本身內書堂就是內廷培養內相的搖籃,裡面出幾個奢遮的公公也是理所當然。

等著十二人報完了名字,朱由校直接大手一揮,說道:

“這裡十一框奏摺,喊你們來是讓你們分門別類的,一人一筐,剩下的,嗯就高起潛吧,你來掌總記錄。”

“都聽好了,參劾的奏摺放一塊,奏事的奏摺放一塊,奏事的奏摺當中,按照輕重緩急,也列個順序出來。”

“什麼?你們不知道如何分清輕重緩急?問孫先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