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錢幣之中《雕母、母錢、宮錢、花錢》

從商代貝幣、戰國漢代刀幣和布幣,到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方孔銅錢再到各類機制幣,中國錢幣承載了悠久的歷史,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為眾多收藏愛好者和收藏家所珍視。

第一部分 雕母

清代,錢局每開爐鑄錢,先取精煉黃銅製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鑄若干母錢,最後用母錢翻砂鑄流通錢,因此雕母又稱祖錢,均為手工雕刻而成,在錢幣鑄行流程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性質,加上錢局使用後往往存檔入庫,故民間流傳甚稀,

何為錢幣之中《雕母、母錢、宮錢、花錢》

清·咸豐重寶寶源當十雕母

福建中藏

清·咸豐重寶寶源當十雕母

直徑:36mm

厚:2.8mm

重:20g


何為錢幣之中《雕母、母錢、宮錢、花錢》

清·咸豐重寶寶川當十雕母

福建中藏

清·咸豐重寶寶川當十雕母

直徑:44mm

厚: 3mm

重: 24g


第二部分 花錢之母錢

花錢,以其形制類似古錢,性質非流通幣而得名。花錢中的字文圖案千姿百態,各具姿容,堪稱古代“銅版畫”。花錢中豐富的內容,是各代民俗民風的縮影;吉祥的內涵,代表著古代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由於花錢不像古錢有官方史料記載其製作工藝,又不似古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往往同一款式圖案文字,後朝仿前朝現象普遍,所以對花錢的鑄造研究主要從工藝上來斷定其製造年代及性質,從花錢母錢零星被發現開始,我們可以斷定花錢的工藝也是母錢翻鑄法,而初鑄子錢(頭模錢)又比母錢略小,精美程度略遜。

何為錢幣之中《雕母、母錢、宮錢、花錢》

清·浙爐正字寶乾隆通寶龍鳳花錢母錢

福建中藏

清·浙爐正字寶乾隆通寶龍鳳花錢母錢

直徑:61mm

厚:3mm

重:67g


第三部分 宮錢

宮錢的使用源於唐代,到了清代,宮錢的發展達到了鼎盛。當時宮錢是用官爐鑄造,主要用於皇宮的節日慶典裝飾,每年臘月負責鑄造宮錢的部門都要把一批精鑄的宮錢送入皇宮,作為宮燈的錢墜。清代宮錢,一種是正面是年號,背面是天下太平、八卦圖、或者吉語等,另一種是正面吉語,背面光背。宮錢與民間花錢的最大區別在於,宮錢使用的銅質是精黃銅,而且製作也非常精緻。

何為錢幣之中《雕母、母錢、宮錢、花錢》

清·福壽康寧光背大型宮錢

福建中藏

清·福壽康寧光背大型宮錢

直徑:59mm

厚:9mm

重:168g


第四部分 厚重的遼代花錢

遼自907年建國(契丹)至1125年被金所滅,歷經200餘年,再加上東遼、西遼、北遼等各朝各代均有錢幣傳世。由於遼大量使用宋錢,本朝鑄幣量少,所以留存下來的各代錢幣大都是珍罕寶幣。遼代的花錢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頗具藝術價值、文化價值與收藏價值。經歷了漢代壓勝錢的單調發展,南北朝、隋唐的似是而非之後,花錢這個門類,在北宋-遼代、南宋-金代兩個歷史階段中井噴式地勃興起來,由此奠定了現代意義上“中國花錢”的發展路數、風格與基本文化價值。


何為錢幣之中《雕母、母錢、宮錢、花錢》

遼·寶相花十二生肖大型高浮雕花錢

福建中藏

遼·寶相花十二生肖大型高浮雕花錢

說明:遼代花錢厚重是粗曠中帶有細膩,本品遠看粗曠,但近觀細節並不馬虎,寶相花清晰無磨損,為同類中所見最佳。

直徑:71mm

厚: 4mm

重:100g


第五部分 獨特的漢代花錢—漢牌

花錢作為古錢幣的一個分支,按其用途大致可以為古錢宮錢類、吉語類、宗教類、遊戲類、特殊用途類等五大類,宋王黼《宣和博古圖》雲:“厭勝錢有五,一體之間,龍、馬並著,形長而方。”這裡提到的形長而方的龍馬錢就是漢牌。《遼東泉拓集》中,漢牌標了8星,是所錄300餘品壓勝錢中等級最高也是唯一一枚標8星的花錢。


何為錢幣之中《雕母、母錢、宮錢、花錢》

漢·西王母四靈導引牌

福建中藏

漢·西王母四靈導引牌

說明:花錢源於漢代,漢花造型各異,但最為獨特的漢花就是本品漢牌,從紋飾內容分析,漢牌的功能和導引入另一世有關。本品首部為龍,頸部為朱雀,主體牌上部為西王母及眾神,下部為玄武,左右為白虎、青龍,牌另一面為乳釘紋,從紋飾上分析,龍或馬是導引去仙界的“專車”,西王母表達的是仙界的大牌神靈,死靈有厭勝之意,而乳釘紋則代表著神秘的星辰宇宙。


何為錢幣之中《雕母、母錢、宮錢、花錢》

相關郵票及漢牌形墨

相關郵票及漢牌形墨


清代宮廷文玩中有一方墨便是以漢牌為藍本設計,出自故宮博物館的清宮舊藏,描述為:“清嘉慶程麗仲壓勝錢墨,通長9.35cm,寬3.3cm,厚0.6cm,墨主體為長方形,上臥圓雕盤龍。正、背兩面皆起邊框。正面壓印陽起的龍、虎、螭、龜,托起一趺坐的仙人,仙人兩側各立一持花童子。背面佈滿乳釘紋,並仿銅錢鏽蝕剝落之狀貌。左側署陰文填金楷書‘嘉慶七年程麗仲造’款,右側面為陰文填金楷書‘壓勝錢’之墨名。此墨造型仿金屬壓勝錢形狀。”這方墨曾載入2006年發行的文房四寶郵票。

高:171mm

厚:3mm

重:137g

第六部分 中國最早的獎章


何為錢幣之中《雕母、母錢、宮錢、花錢》

清·福建爐按察司獎花錢

福建中藏

清·福建爐按察司獎花錢

說明:按察司是明、清時期設立在省一級的司法機構,主管一省的刑名、訴訟事務。同時也是中央監察機關——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機構,對地方官員行使監察權。實心實政是按察司對於被考核官員政績佳的獎語,按察司獎當為清代按察司頒發給官員的獎章。

直徑:62mm

厚:2.8m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