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到一个好大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对此你怎么看?

二次元空间站


考上了大学,离改变命运还有多远?

导语:“在中国,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上大学。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

每年夏天,近千万高考考生经历寒窗苦读、填志愿的前思后想,终于等来录取通知书。对他们来说,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

与此同时,无数大学毕业生手持简历,彳亍在求职市场里,希望总是在用人单位一句“回去等消息”后再次燃起,又在随后几天的音信全无中再次熄灭。

中国社科院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6中国高校毕业就业率为86%。也就是说,当年有近200万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二、三本和大专院校,以及语文教育、法律事务以及生物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不仅要面临本身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面对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

“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远在天边。

越读书,越贫穷?

纪录片《出路》讲述的是民办高校招生老师王振祥、农村考生王盼、三本毕业生万超三人关于大学的故事,属于“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

影片开场,“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王振祥奔波于湖北各个县城高中,在讲台上,他字正腔圆,宣传着“弘博学院”的种种优势。他带着死任务:每场讲座下来,至少要有3个学生注册,交100元的“注册费”。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王振祥必须许下一些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甚至弄虚作假。他用投影仪展示阅览室、实验室等图片,但 “没有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全部是百度上找的。”他说学校有三十余名专业教师,其实其中有一半是教务人员;他声称学校与43000家企业建立联系,毕业生至少有十个工作岗位可供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几千个人里只有几十个。

而台下的家长大多神色迷茫,他们来自农村和县城,孩子的高考成绩在3、400分上下,上一本二本大学均希望渺茫。这些学生,正是民办 “弘博软件学院”的主要招生对象。

这所“会发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校”是弘博集团旗下的教育品牌,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学院”。每年,该校要招生5000人,每人学费12500元,总共收入五千多万元。这个价格,在民办学校里,并不算高。

王振祥对着镜头说,“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个学校,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就可以了”。

可在纪录片另一位主人公王盼的眼里,王振祥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老师。

2010年6月末,王盼来到了王振祥的讲座。她来自农村,在镇上念书,刚刚高考结束,只拿了388分。王盼的母亲右手残缺,爸爸先天有些痴呆,夫妻二人在砖厂搬砖为生,搬一块砖赚5厘钱(0.005元),一天要搬上万块砖,收入不到50元。对王盼一家来说,弘博学院3年近5万的学费是天文数字,他们不吃不喝,也得3、4年才能赚回来。

王盼并不是个例。在王振祥的招生经验里,曾有农村出来的孩子,全家卖了猪牛卖了房子卖了田地,供他一年的学费,才挤上大学这条船。这些孩子太想继续读书了。初中的时候,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学呢?王盼说,上学是为了脱贫。

对“王盼们”来说,上大学或许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为此,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如果出去打工,想让爸爸妈妈过得好一点肯定很难,如果我读书出来,想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可能就容易一点”。

然而,王盼所期待的、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

故事的第三位主人公万超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作为一名三本大学的应届生,他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在人才市场上,这个24岁的男生一次次坐下来介绍自己,衬衫被汗水浸湿。他央求招聘人员不要把自己的简历放在最下面,并表示什么都愿意做。万超说,“刚开始还有很多期待,现在我只是想要在武汉生活下去。”

“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211、985。一定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一家清算公司打算录用他,试用期工资每月1500元。

万超算了笔账:一个月光房租和伙食,加起来就是937.5元,工资几乎消耗光。然而那家清算公司在十天之内就把他辞退了,理由是万超的Excel用得不熟练。

当时,他已经在单位附近租下了房子,还借了朋友和父母的钱,可工作却突然没了着落。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更能让我们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 王振祥在讲台上神情坚定。

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话只能用来骗骗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三本大学毕业、求职屡屡碰壁的万超也开始意识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屏幕前的观众更是心如明镜。

可王盼一家人依然相信,相信上大学能换来一个美好未来。他们只有相信。

“如果我不读书,我不知道以后我还能做什么。”她对镜头说。

穷孩子上大学,春天就来了?

为了挤上大学这条船,“王盼们”可能要花费父母4、5年的血汗钱,甚至负债累累。然而,最终,这条承载厚望的船却未必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把这艘昂贵的“希望之舰”送到王盼面前的,是

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政策。

1990年代起,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对医疗、住房等公共物品的投入,市场成了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1996年,“包分配”正式取消,大学毕业生被要求自主择业。

接下来取消是“免学费”。1985年,高校推出了接受分数偏低自费生的“双轨制”,开始摸索起收费办学的路子来。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正式开始收费。

扩招带来的显性收益非常显著。1992年公立高校计划内学生的学费为208元/人(计划内国家负责),而2015年已经达到了5000元/人,较1992年增长24倍。而同时期人均GDP从2334元增长到50251元,增长21.5倍;农村人均年收入从784元增长到10772元,增长13.7倍。

——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

几乎在同一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不贬值就要承担出口下滑的经济压力。为遏制1992年下半年经济的四高四热现象,国内采取了紧缩政策。因此,如何扩大内需,让老百姓花钱,成为了当局日思夜想的大事。而彼时,高等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首屈一指的“消费品”。

1998年底,在亚洲开发银行担任经济学家的汤敏和其妻子左小蕾,向高层提交了一份“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建议。建议提出,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4%,远低于别的国家,应当改变这一状况,增加教育机会。

此外,彼时一千多万工人在国企改革中下岗,而大学扩招能有效延长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避免其与工人竞争工作岗位。即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能增加下岗员工供孩子读书的家庭责任压力,有效避免社会冲突。

更重要的是,高校扩招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在当时,鼓励大家买车买房买冰箱的经济刺激措施始终难以奏效,而在汤敏看来,唯一有可能起效的就是教育。

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家长还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和现在大家争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因为教育不仅是消费,实际上也是为你的下一代、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在投资。所以我们就从帮助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了扩招的建议,不仅是刺激消费,而且是让老百姓把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

——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

这一提议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国务院宣布了高校扩招政策。而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普通本科高校资金不足的状况,国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成立的“独立学院”、各类民办专科、三本大学也就在那时起应运而生,学费大多自主定价,费用在数万元上下。

从9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间,中国高校本专科生数量从不足百万增长到600余万,研究生数量也由数万增长到40余万。除了普通公办高校扩大招生,过去10年内,中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也增加了30倍。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

扩招的收益是显著的,而全国教育学杂费收入(含中小学教育)更从3697亿元飙升到了2015年的43174亿元,增长11.7倍,而同时期国内GDP则从8.5万亿增长到69万亿,才增长8倍。

大学扩招的“初心”其实是刺激消费、缓解下岗工人就业压力。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却意外地受到了欢迎,短期内广受支持,被寄予了增加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的厚望。尤其在“王盼”这样的孩子眼里,只要付得起学费,哪怕去不了好大学,“脱贫”的梦想似乎也并不遥远了。

不平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然而,大学看似近在咫尺,流动的可能性却远在天边。扩招没有缓和竞争,只是将其转换了形势。区分始终是资本社会中永恒的游戏。

此刻那里人太多了,势必要进行第二次划分。较少的人进了大学,一方面意味着区分的改变,扩招之前考上本科就是优胜,扩招之后要考进一本,乃至考进211才和扩招之前等值。另一方面,较多的人上了大学意味着实质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学历了。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随着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飙升到2017年的75%,昔日好学历—好能力—好工作的链条被斩断了。当学生们拿到大学录取书的那一刻,它已经开始贬值。

此外,不仅大学学历的贬值,近些年劳动力市场的缩水也加剧了就业的困难。据观察者网报道,2013年,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预计GDP增长率为7.5%,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为历年的最低值。

在扩招与经济震荡背景下,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学历“膨胀”和工作 “缩水”。僧多粥少,竞赛加剧。从竞争一本大学到竞争211、985学历,从竞争本科到竞争研究生学历,从国内升学到出国留学,甚至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延伸,不断升级。

当社会结构日趋固化、而大部分资源又始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仅靠教育将全社会百分之五十的成员托举到原先百分之十成员的领地,对于改变前者是没有意义的”。

南京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的“ 入学绿色通道”,但能走到通道前的寒门子弟已越来越少。图片来源:CFP

教育市场化带来的军备竞赛,意味着时间和金钱上的加倍投入。而这一切显然更有利于家境殷实的中上层学子。

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中国青年报《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么?调查结果令人震惊》

显然,扩招后的教育竞争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当中上层的父母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协力将家庭的经济、文化资本转化成学习成绩,转化成眼界和见识,最终转化成教育优势时,底层孩子却越来越难通过上大学扭转命运。他们即便有幸上了大学,也大多流入了大专和二三本院校。

李春玲比较了扩招前高考(生于1975-1979)和扩招后高考(生于1980-1985)这两个群体,发现相比扩招前,扩招后父亲的户口对是否升读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大,对升读大学或大专的影响也更大。

学者杨东平的研究也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2015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话,真相了

穷孩子难进好大学,也就更容易找不到工作。学者李宏彬等人的研究发现,相较非重点大学,重点大学(211)会带来10.7%的工资优势。

尽管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中,不乏底层个体的成功事迹,但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向上流动却并不比以往更加容易。占有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中上层家庭,不断复制着“龙生龙,凤生凤”的故事,而穷孩子们的春天却迟迟不来。

“弘博学院”的宣传老师王振祥说:“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没有良好的教师团队,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

不上学就没有出路,上了学也未必有出路

《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至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

然而,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不断被吸血和吞噬的语境下,除了花钱读书,他们别无他法。

没有任何知识和文化的农村青年,他们更普遍的下场在哪里呢?在快手呈现出的精神迷惘和空虚里,在东莞流水线上夜以继日的机械劳作里,在大城市不断冒出的建筑工地里……

——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

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个体命运的转变却陷入停顿。

纪录片《出路》的导演陈为军质问道,“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却还是不能改变命运,依然贫穷,那么这样的群体是否就该抬起头来看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系统出了问题?”

央视纪录片《高考》中,毛坦厂中学一位班主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是劝学

大学扩招“画了一张没用的大饼”。它看似给更多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底层学生在获得学历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预期下进入大学。但事实上,扩招不仅没有改变实质的竞争,反而因为市场主导了教育资源分配,中上层家庭的孩子能够更轻易地占据社会金字塔的高位。

穷孩子不仅上大学困难,甚至,他们还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当“上大学改变命运”出现在民办大学空洞的宣传口号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满足底层孩子对于读书致富的想象,让他们满怀期待地接受现实,让他们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不惜血本地花钱。

沃尔斯特说,教育扩张是社会上层维护自身优越地位的安全阀。在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扩招是给底层的“障眼法”、给上层的“宽心丸”。它看起来满足了增强流动性的社会要求,同时又没有损害中上层的既得利益。打着平等的幌子缓和各阶层间的社会冲突,但并未改变不平等的现实;看起来在弥合不平等,事实上却以这种方式将不平等合理化了。

毕竟,像“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种故事,只会存在于1998年的新华字典里。

郑也夫 《吾国教育病理》

沃尔斯特 “增长的界限” 载于哈里楠编 《教育社会学手册》

布迪厄 帕斯隆 《继承人》

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

叶晓阳 丁延庆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

南方周末 《你必须上大学,但是……纪录片“出路”中的贫穷》

南方周末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

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

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

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

美编:黄山


土逗公社



恰是高考季,又到了学子们考场上拼搏励志的时候。

两天的考场锋芒,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应该是收获的季节了。先行祝福天下的莘莘学子们如意考取理想的学府,为自己未来的展翅振翼续锐奠基。

不得不说,一所双一流的好学校,确实可以给学子们如虎添翼,让他们站上更高的平台,也会被社会亟需人才的各色单位所接受。他们未来的前景应该更为广阔,更有光明的未来。

且不说清华北大这样的国内超一流高等学府,就是如复旦、交大这样的名震中外的高校,进去了也就基本等于拿了就业和高薪的双保险。

目前来说,清北复交是国内公认的最高学府的佼佼者,也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学府,能够进入其中任何一座高等学府,都等于给自己加持了双份保险,可以保你就业、高薪无忧。

但是,这样的学府,门槛也更高,没有傲人的成绩是根本不可能进去的。而且,学校里五花八门的各色专业也有一些分数设限,除非你一律填写服从调剂。

说个现实情况。我儿子是国内某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到了澳大利亚的一所著名学府深造,读取金融业硕士学位。回国后,简历一投到人才网站,就有各色单位纷纷联系本人,希望能到他们单位去工作。由于儿子的学校名气很大,在商科领域占据着世界前二十名的显赫位置,故而这些颇具诱惑的各式招揽不绝如缕,都是主动伸出那一枚橄榄枝──这和儿子身后那个著名的学府密切相关。

后来儿子参加了海外硕士招聘专场,北上广深的各大企业都有招揽的计划和诉求,都递来了待遇优厚的各色条件,就是因为儿子的专业排名实在太靠前,甚至将国内清华北大的这个专业比了下去,自然就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和邀约。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好学府出来的学子,都是各色企业的抢手货,以招不到这样的人才而深感遗憾和落寞。

这也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也可以充分说明著名学府对于未来就业的巨大优势。

故而,如果有可能,为了孩子的将来就业和薪资考虑,尽可能的进入全国排名靠前的著名学府,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基本可靠保障。尤其是等到了就业季,这个优势会越发明显,也更凸显著名学府的人文特质。

祝天下的学子们好运,阿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当代中国的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后获得巨大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基本普及化,使得当代中国人的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大大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获得很大提升,可以说,这是真正地开中华五千年历史未有之局面。

在这种情形之下,接受大学教育,成为当代青年学子的某种必然选择,特别是考一个好大学,成为提高个体竞争力的关键要件之一。进入一个好大学(名校)学习,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不但可以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接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能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还能拥有良好的朋友圈,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等等等。可以说,进入一个好大学,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就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坚实基础。

那么,考到一个好大学就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作为话题,它将见仁见智,各说各有理;而作为命题,它未必是一个真命题,也未必是一个伪命题,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个命题的“真伪性”可能是不相同的,而差异,就在于当事人的起点和期望值。

对于那些起点较高的人来说,进入一个好大学,不但比较容易,也并不改变其命运,因为他们的“命运”本来已经够好,不需要也不可能借助一个好大学的教育经历来改变,他们本身对于进入好大学的期望值也不高,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或者说“保持”其“好命运”的某种需要而已。比如,像王思聪这样的一批富二代群体,他们几乎都进入了好大学,但进入好大学对他们的意义仅限于接受良好的教育及需要拥有这样一段经历,而与改变命运几乎毫无关系。

而对于中产家庭或者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起点相对不高,但也并不算低,而他们对于好大学的期望值往往较高,考一个好大学,就成了某种必需,是未来发展的某种必要条件,好大学所能给予当事人的一切,往往都成为他们保持其父辈现有条件乃至实现“阶层跃升”的重要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这类家庭往往对孩子的教育倾注大量投入,甚至不计成本也要考一个好大学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以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考进好大学的学子,大部分出自这样的群体或者说是这样的阶层。

而对于那些家庭条件较差、起点较低的学子,比如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孩子和部分相对较贫困的家庭来说,如果要说改变命运的话,考一个好大学,即便不是唯一途径,也是最佳途径之一,或者说,是最具有可行性的途径。要改变命运,对这些学子而言,就是必须实现某种程度上的“阶层升级”,而要实现“阶层升级”,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一个好大学就能实现“阶层升级”吗?并不能。但无疑,对于这类学子而言,意义尤其重大,基础性的作用尤其重要。

综合上述,考一个好大学能改变命运吗?并不能。对于起点较高的学子而言,它甚至都够不成基础性的作用;而对于起点较低的学子而言,它也仅仅是起一个基础性的作用而已,只是,这个基础性的作用往往很重要,有时甚至很关键。

当然,当代社会并不缺乏活力,考一个好大学固然对当事人的人生发展很有益,但不是也不可能是唯一的途径。在一个有活力的社会里,必然是也应该是可以多元选择的,殊途也应该是可以同归的。而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它所涵盖的,也不应该仅仅是“改变命运”这样宏大而沉重的内涵,它应拥有更多的内涵乃至各种外延。


燕园终身学习


从科举考试说起

教育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还需要从两个层次来说。

教育的功能虽然是多元化的,但是整体上来说,教育对于个人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回报,另外一方面是精神回报。

如果是单单看精神的回报,任何不是很差的教育,对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影响。

但是如果看物质回报,这就不一定了。并且在现实之中,大部分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其实是比较功利化的,他们只重视到教育所带来的物质回报和阶层的流动,而不是关注于教育对于个人思想、行为习惯的塑造。

这当然不是说大部分人都是比较功利化的,这其实和几千年来的科举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受几千年来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不少人深信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在科举考试时代,考试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甚至关系到家族乃至整个家庭的荣耀。

但是要想通过考试改变命运,在之前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而资源又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不少家族之中,会去选拔一些少数比较有潜力的苗子,以整个家族的力量不遗余力的培养他们成才。

如果是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这些读书人,也要时刻牢记家族的付出,不忘把自己的成功回馈给家庭或者整个家族,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种现象其实是比较普遍的,不论是曾国藩家族还是张謇家族,大体上都是这样的。

考试不一定是为社会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被实践证明是分配资源和选拔人才比较可靠的方式,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也是改变社会阶层比较公平的一种方式。

虽然说,几千年来的考试制度,包括现在的高考饱受人们的诟病,但是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期望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能够站在一个更高层次的台阶上。

一直到计划经济时代,上大学也是无数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之一,甚至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能是唯一的途径。

读书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成了社会上所有的人的共识。

改变始于扩招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高校的扩招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有不少人开始质疑,教育真的还能改变命运吗?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当被问到好的生活有哪些要素时,只有22%的人选择了大学教育,其重要性排在第15位。

高校的扩招,让不少人觉得读书可能对生活的帮助并不是很大的,并且在现代社会物质上的成功是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甚至有不少人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都是读书读傻了。

在若干年之后,高考的扩招可能会和1977年恢复高考一样会被载入中国的教育史之中。

中国的扩招本身有其特殊的背景。

说到高考的扩招,不得不提非常一个重要的人物----汤敏。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1998年的愈演愈烈。不少人预测中国可能是97年亚洲危机的最大波及对象,最大的问题会出在中国,这时候怎么去应对这样的危机,怎么走出这样的危机,可能是不少人关心的一些问题。

当时有不少学者的建议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但是,老百姓手里拿着钱都不敢动,对于鼓励买房、买汽车、买冰箱之类的政策,并不感兴趣。

而后,经济学家汤敏在了解了国内的情况之后,他认为所有的经济措施很难奏效的情况下,可能唯一凑效的手段的就是教育。

中国人对于教育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感,并且所有的家长都认为教育不仅是消费,而且是一种投资,是对未来的投资。

再加上当时中国的大学生比例还是非常低的,在90年代中期,中国的大学生比例只有2.4%,再加上成人高考也只有4%,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即便是当时的印度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有8%左右。

一方面是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就在这样的情况下,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这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1999年6月16日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发布了紧急的通知,在原来年初扩大23万的基础之上,再扩大33.7万人,这样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总数达到了153万人,高等教育的招生比例大幅度的提高,而后招生比例连年走高,到2018年在大部分省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5%左右。

大学的扩招真的正确吗?

而后“高考扩招之父”汤敏也在反思这件事情,在他看来大学的扩招,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第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储备了好几千万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扩招,可能目前的大学生数量是非常有限的,是适应不了当下的经济发展。

第二,大学的扩招带来就业难,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扩招并没有扩出人口,如果不扩招,可能现在的大学录取每年也就100万人,而现在大学生毕业是700多万人,那么剩余的600万如果考不上大学,他们中学毕业之后不是照样打工,如果上不了大学,他们找工作不是更难吗?他们拿到的工资不会更低吗?

这是汤敏在对于大学扩招,政策提议之后的一个重要反思。

扩招让扩大阶层流动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大学的扩招是真的增加了普通人的选择吗?真的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吗?

而后学者做了一份研究,结论是大学的扩招并没有带来阶层的流动。

这一点和实际情况也是相符的,虽然说大学的扩招让大部分的学生,能自主的选择就业的行业和职业,但实际的情况是并没有实现阶层的流动。

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杨忠超在《社会》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这份研究报告有几个要点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和子女的收教育年限是呈现正相关的,也就是父母的受教育年限越高,子女的受教育年限就会越高。

在扩招之后,并不是所有的人接受教育的年限都增长了,如果父母受教育的年限本身比较常长,扩招之后的80后子女,他们受教育的年限也会比较长一些,反之也是这样的。

第二,扩招之后社会上层的代际继承性在增强,社会下层的代际继承性在减弱。

意思就是说,如果自己的父母是处在上层的,那么子女有较大的概率是处在社会上层,如果父母在社会下层,子女继承父母的劣势社会地位的趋势是减弱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都是高等教育的结果,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了部分岗位结构发生了变化,创造出更多的一些技术和管理类的岗位,也就是现在的蓝领或者城市年轻白领阶层。

第三,不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他们所属的各个社会阶层开放程度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即便是高等教育扩招之后,优势阶层依然成功地维系着阶层的封闭性,除非是有较大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升级,不然代际之间的流动性是非常弱的。

这份研究的结论也比较符合社会上的一些实际情况。

网上流行一句话,找工作的时候流的泪,都是志愿填报时候脑子进的水。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受制于自己家庭背景的影响,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不同的阶层在选择院校和专业,其实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对于家庭经济不好的孩子来说,他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多的是会看重专业和院校带来的物质回报,而不是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对于中上层的家庭来说,他们不需要考虑的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并不需要立即回馈家庭,因此他们在专业选择的时候,会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专业和院校选择上回更加长远。

虽然高等教育并没有带来社会阶层的流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接受高中教育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一份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对于中下阶层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真正价值可能是在改变代际之间的差距,让代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劳动经济学家目前已经研究认为,非认知能力是影响工作表现和收入的重要因素。

非认知能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自我效能感,第二是自尊感。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技能完成需要工作的自信程度,而自尊感是指自己对于自身的价值长处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

在大一那时候,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不过到大四毕业的时候,两组人的自我效能感已经没有明显显著的差异。

也就是说,上大学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并不是完全无用,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积累有积极作用。

我的评论

大学教育的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之前高等教育是和社会资源联系在一起的,扩招以后大学教育和工作、社会地位等是断开了联系。

贫困家庭的孩子想要通过上学改变自身的命运,越来越难,并不简单的是大学扩招带来的问题,很有可能是社会基层的固化。

所以,要想改变自身的命运,仅仅依靠大学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而是要能把握住经济和社会变革中的机遇,持续不段的努力和学习。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启发


升学与考试


在大学扩招的大环境下,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却骤然下降。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大家对高考的关注度略有下降,进而逐渐把眼光转向了研究生考试以及国考等。一个好大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就目前来看,依旧具有它的魅力,知识改变命运仍然存在。不过,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门槛正在越来越高,十年前大学本科,十年后研究生博士,可能再过十年博士后才是准入门槛。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学历已经不是企业唯一筛选条件,更考虑人才的综合能力,例如工作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语言及其余技能等。或许,在同等学历基础上,其余综合能力更显重要。


郭施亮


好大学的确有它的优势,有更好的各种资源和平台,可能会给你的成长或者成功提供更多的机会。但是,能否改变命运,是要看你自己。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平时成绩一直很好,高考时却发挥失常,最后上了一个普通的师范学院。然而,在四年的大学里,她们宿舍的所有人都特别爱学习,大家互相鼓励,立志考研。四年后,她们宿舍的六姐妹,五个都考上了研究生。我这位同学也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

即使考上名牌大学,如果自己本身没有追求,不上进,放纵自己,一样碌碌无为。但是,哪怕你上了一个二流大学,却一直在努力争做一流的学生,将来也一定是个优秀的一流人才。所以,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阿林21028


考上一个好大学可以让自己的路走得顺一些,最终改变命运还是靠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有个同学,初中毕业后就去学修车。我上大学的时候,他已经月入2000了。零一零二年的2000元,当时还是很了不得的。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到处投简历的时候,他自己开了个修车店,当老板了。后来房地产火热,他开始揽工程。挣得钱真多,开得奔驰车。当时很多人羡慕啊,包括我。可是再后来就惨了。房地产突然不景气,很多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我这个同学借了很多钱(高利贷)搞得项目,结果血本无归,一大堆债主找上门来。以前挣下的,车,房都顶账顶出去了。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见过他。

六七年过去了,如今他仍然欠一些钱没还完。今年同学聚会他参加了。聊了不少。他说他现在重操旧业,干起了老本行,修车师傅。还好有一技之长,否则初中学历的他找工作真难。回想当初,他说很后悔,见好就收就好了。


天南地北砍天地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1,所谓“好”大学怎么区分,是普通大众给学校的12345排名还是你所学专业排名(假如我就想学做菜,那五道口理工学院和新东方怎么排)

2,专业前景

毕业后它能否担的起你的雄心壮志

当年坊间流传一句话“有钱人学经济继承家业,穷人学计算机改变命运”

3,家庭资本

想学那些烧钱的专业,咱们家能陪你耗的起吗

都是大孩子了,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人了,所以呀,要怎么做要好好考虑清楚


呵矫情了


用鲁迅的一句话来回答你“那简直是一定的了”。考上大学必然改变命运。从客观上来说,高考有可能决定了你的职业,决定了你未来生活的城市,决定了你将与之打交道的人,等等。从主观上来说,高考改变了你的学识、改变了你的眼界、改变了你的三观。总之,高考必然会促使你发生很大的改变,蝴蝶扇动一下翅膀都能改变世界呢,何况这些方方面面的改变,这种改变必然是与你的命运相连。只不过这改变是好是坏犹未可知。大道理咱也不会说,举几个身边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我以前的一个熟人,她原本生活在一个小镇子里,从小就立志要考上大学,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用她自己的话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可能她现在就和小伙伴一样天天在家做豆腐呢。而现在她虽然只是在一个三线城市生活,可是靠着自己的学历和学识,在一家私企打工,月入近万。当地入职十年的普通公务员工资才三千多不到四千。你算算吧,虽然磨豆腐可能也收入不少,但是很多事情还是不能只靠收入来衡量的。总之我觉得她的命运肯定是改变了。

再比如有些职业理想,必须是要考上大学才能实现的啊。比如我们小时候的梦想,当科学家、当医生、当教师、当飞行员、、当学者、当公务员,不都得先过考上大学这一关吗?否则有些职业理想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同样是当兵,我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去当兵是什么级别,一辈子的铁饭碗就算到手了,转业也是级别相当高的国家干部。初中毕业去当兵什么级别,三两年复员回到地方,能给你分到某个机关当个保安都得靠父母拉关系走后门。农村的更不用说了,只能回家自主创业。所以,大学永远是一道门槛,你迈进去了,就将走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当然也有一些例子,算不上反面,但是时想想也是耐人寻味。比如我表妹,考上大学后在一个小公司当个小出纳,月入三千,整天还得上班下班忙碌奔波。因为自己是坐办公室的,所以总想找个有固定工作的对象,到现在快三十岁了也没找到。而我和她的一些女同学们,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不到二十就结婚了,找个做点小买卖的老公,天天自己就在家带孩子,老公出去赚钱,我看也挺好。因为我们那里是农村的,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很多妇女都是不出来工作的,也没有网上那些狗血情节,什么向老公伸手要钱像讨饭一样的悲惨遭遇。起码表面上看起来家家和乐。我们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对于女人来说,有时候想想也会很泄气。是自己考上大学奔波赚钱好呢,还是找个靠谱的老公养活自己好呢?而且,我们这些考上大学的在农村分地的时候是分不到地的,而那些小伙伴们一人一亩地,政府占地的时候,每个人就轻松拿到八九万块钱,而我们是上个大学花出去了几万块钱,想想也是蛮唏嘘的。

但无论如何,大学还是要考的。人生就像这答题卡上密密麻麻的小点,不知道哪个点错了或对了就改变了你高考的成绩,也就改变了你人生的轨迹。最后,祝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莘莘学子们,大家都能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苹果醋152


不能说是改变命运,只能说是起点会比别人更好点,是一块跳板,改变命运是有自己的性格,心态,人脉习惯以及机遇等等因素构成。比如马加爵,吴新宇这类大学生杀人犯,上的都是名牌重点大学,可为什么会犯罪,可能是因为在大学以前他们都是学霸学神,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可是上了大学后,发现身边的同学跟自己一样甚至更加优秀,强烈的心理不平衡使他们的心理扭曲了,没有接受治疗导致了之类悲剧,我认为要想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自己,大学只是你跳上龙门的一块跳板,要想蜕变成龙,就要脱皮去骨,肯去吃苦,方能逆流而上,鲤鱼越龙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