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線性思維轉變為系統思維》羅馬尼亞/史蒂文·舒斯特

我們已經確定所有的思維模式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現在我們就來探討如何在需要的時候將線性思維轉變成系統思維。

《如何從線性思維轉變為系統思維》羅馬尼亞/史蒂文·舒斯特

『這是一個問題還是一個症狀』

從線性思維向系統思維轉變的第一步是區分一件事物究竟是問題還是一個更深層次問題的症狀。線性思維通常專注於症狀,傾向於停留在表面來審視行為,而不是深入發掘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

想想看,當你不舒服去找醫生的時候,如果醫生只是努力消除你的症狀而沒有探究真正的病因,那麼你的問題永遠都不會得到解決。事實上,只是糾結於症狀而不觸及問題的根源可能會適得其反,使事情變得更糟糕,因為這樣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當需要系統思維的時候,使用線性思維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果你肯花時間去分析系統的行為模式、要素、關聯及其功能或目的,你就可以發現並解決真正的問題,這時你會發現症狀已經隨之消除了。

如何判斷一件事情是真正的問題還是症狀呢?下面將給大家列出八條線索,這些線索都基於吉姆·奧霍夫和邁克爾·沃爾切斯基的著作。這八條線索可以幫你確定你所關注的對象究竟是真正的問題還是症狀。

《如何從線性思維轉變為系統思維》羅馬尼亞/史蒂文·舒斯特

1. 問題的大小和你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匹配。如果這個問題看起來比你投入的努力小,那麼很可能它只是一個症狀而不是真正的問題。

2. 人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不去解決。如果他們寧願花時間去抱怨也不付諸行動去解決問題,那麼你面對的很可能是一個更大問題的症狀。

3. 你已經多次嘗試去解決問題,但是始終沒有成功——如果你長時間嘗試解決某個問題,但是它變成了一個相關的問題,或者總是反覆出現,那麼說明你還沒有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

4. 有情感障礙阻礙了問題的解決。如果在一個組織中,有些事情是人們不想觸碰甚至談論的,那麼就阻擋了他們有任何想象力和創新的可能,除非你找到突破點,否則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

5. 如果這個問題有一個模式,而且似乎是可以預測的,那麼它很可能是一個症狀。

6. 如果一個問題始終存留在某個組織內,那麼也許是組織在潛意識中喜歡這個問題的存在。只用關注這個問題,而不用去努力找到並永久性解決真正的問題,這讓他們感到舒適。

7. 如果組織看起來有很大的壓力,十分焦慮,那麼很可能他們只是關注到了症狀,沒有碰觸到真正的問題所在。人們可能害怕說出他們所關心的真實本質。

8. 你剛“解決”了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就取而代之。如果一個組織更專注於尋找因果關係,並急切地想用線性思維去解決問題,那麼你會發現結果會像玩打鼴鼠的遊戲一樣,問題層出不窮。除非更深層次的問題得到解決,否則相關的新問題會不斷出現。

《如何從線性思維轉變為系統思維》羅馬尼亞/史蒂文·舒斯特

『系統思維的十個敵人 』

依照奧霍夫和沃爾切斯基的著作,下面是線性思維的十條主張,這些主張將阻礙系統思維。

1. “讓我們速戰速決。”

想要儘快解決問題本身並沒有錯,系統思維並不是要求你在面對問題時反應遲鈍,但是系統思維永遠不會贊成在沒有完全瞭解問題的情況下就“速戰速決。”

2. “先給它貼張‘創可貼’,我們之後再來解決它。”

貼上“創可貼”可能會掩蓋症狀,但真實的問題卻仍在感染整個組織。 3. “我們需要在年底做完預算。”

當涉及做預算時,通常人們容易使用線性思維。做預算讓我們基於金錢來做選擇,而不是去考慮某個想法是否是最好的。再加上一個截止日期,我們就離系統思維更遠了。

4.“我們必須馬上做出回覆。”

因為處在匆忙之中,試圖找到一個立即的解決方案會使我們依賴線性思維。更系統的思維方式是冷靜地分析形勢。

5.“誰在乎呢?”

在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無動於衷,沒有求知慾,沒有付出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意味著組織會陷入僵局,無法突破並有效地解決問題。

6. “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

這聽起來很適合系統思維,有時也的確如此,但是如果一個組織認為把所有數據收集在一起,就可以自動解決問題,那麼這仍然更多的是線性思維。人們必須還要願意去審視數據,並願意根據數據展開行動。

7.“你想得太多了。”

這意味著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想要分解它。如果有人說你想得太多了,這很可能是因為你和他們的觀點不一致。系統思維要求我們走出舒適區,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一點。

8. “顧不得其他了,先照顧好我們自己吧。”

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線性思維者提出的總是輸—贏方案。這是餐桌上的典型心態。如果你想多吃一份餐後甜點,那麼你會快速吃飯,這樣就可以在別人吃完之前多吃一些。在學校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如果老師知道學校在物資供應上的預算資金有限,他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滿足自己的要求,希望這筆錢花在自己的班級,而系統思維提出的方案往往是雙贏的。

9. “我們不想有任何衝突。”

有些人寧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維持和平,即便這樣做會妨礙找到問題的真正根源也在所不惜。這使我想起我們家感恩節或聖誕節的家庭聚餐。我們會竭盡全力避免談論政治問題,因為我們知道這會使氣氛變得緊張。但我們在飯桌上避免衝突,只是為確保聚餐愉快,每個人在離開餐桌時依然能互相交談,不是像一些組織需要解決某個問題。

《如何從線性思維轉變為系統思維》羅馬尼亞/史蒂文·舒斯特

10. “接下來我們這樣做。”

掌權者通常依賴線性思維個人的意志強加給整個組織。這會阻礙組織成員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會阻礙解決問題的協作努力。我不禁想起當我被要求完成一項調查或評估的時候,我總是會投入很多時間來闡述我經過深思熟慮的觀點和分析,但最後處在管理職位上的那個人會反對大多數人的建議,仍然按照他們自己原來的想法去做。我總是忍不住想,如果註定要用他們的方法,還不如索性直接去做,完全沒必要讓我們徒勞無益地投入時間。

對每一個人而言,系統思維都並不容易。許多人會發現當他們開始用這個鏡頭看世界時,系統思維有些鬆散無序。因為不知道自己建議的解決方案對系統及其組成部分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很多人猶豫不決而不敢採取行動,感到不知所措。請放心,這種惶惶不安的感覺是完全正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對系統行為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感覺會逐漸緩解。我寫這些並不是要告訴大家過渡到系統思維方式很容易,我要說的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