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经典名言——左传(1~10)


必读经典名言——左传(1~10)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隐公元年

不道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你暂且耐心等待吧。

2、不义不昵,厚将崩。——隐公元年

对君不义,对兄弟不亲,即使土地扩大了,也会分崩离析。

3、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隐公三年

那种受宠而不骄傲,骄傲而能安于地位下降,地位下降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是很少见的。


必读经典名言——左传(1~10)

4、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隐公三年

而且低贱的妨害尊贵的,年少的驾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的离间旧的,弱小的欺侮强大的,淫欲的破坏道义的,这就是六种反常现象。

5、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隐公三年

国君行事得宜,臣子服从命令,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爱弟、弟敬兄,这就是六种正常现象。

6、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隐公十一年

山上有树木,工匠就加以量测;宾客有礼貌,主人就加以选择。

7、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隐公十一年

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百姓有秩序、使后代有利的大法。


必读经典名言——左传(1~10)

8、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隐公十一年

揣度自己德行而决定事情,衡量自己的力量而办理事务,

9、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桓公五年

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哪里敢欺凌天子呢?只要能挽救自己,国家免于危亡,这就足够了。

10、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桓公六年

取名有五种方式,有信,有义,有像,有假,有类。用出生的某一种情况来命名是信,用祥瑞的字眼来命名是义,用相类似的字眼来命名是像,假借某种事物的名称来命名是假,借用和父亲有关的字眼来命名是类。命名不用国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牲畜名,不用器物礼品名。周朝人用避讳来奉事神明,名,在死了以后就要避讳。所以用国名命名,就会废除人名,用官名命名就会改变官称,用山川命名就会改变山川的神名,用牲畜命名就会废除祭祀,用器物礼品命名就会废除礼仪。晋国因为僖公而废除司徒之官,宋国因为武公而废除司空之官名,我国因为先君献公、武公而废除具山、敖山二山之名,所以大的事物不可以用来命名。

必读经典名言——左传(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