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一个让中国人硬气起来的大人物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

任正非是一个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

——《时代周刊》评

任正非:一个让中国人硬气起来的大人物

生活贫困,努力求学

1944年,任正非出生在贵州省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父母都是基层教师。任正非有兄妹七人,他是家中老大,由于家里孩子多,收入少,生活艰难,吃喝都成问题。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更是雪上加霜。

任正非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吃一个白面馒头,这个梦想直到他高中毕业前才实现:一个家境好的同学送给他半块白面馒头。这半块白面馒头,任正非每顿饭都咬上一小口,细细品尝,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在衣兜里,整整吃了两天才吃完。

在高中毕业之前,任正非从未穿过衬衣。直到上了大学,母亲才设法给他做了两件衬衣,但这却让任正非无比内疚,因为他知道:当时布票是限量的,自己有了衬衣,那么弟弟妹妹们就没衣服可穿了。

虽然生活如此艰难,但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任正非没有中断自己学习的步伐,始终勤奋认真地学习着文化课。

任正非:一个让中国人硬气起来的大人物

戎马半生,中年创业

勤奋努力的任正非在高考后进入了重庆邮电大学,学的是建筑工程。在大学期间,任正非不仅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还学习了高等数学、逻辑学、哲学等课程。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当了建筑兵。当兵期间,他从技术兵到工程师,之后做到副团级干部,还曾因贡献突出出席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和1982年的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3年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复员转业到了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

由于任正非踏实肯干,他很快便做出了成绩,但紧随成绩而来的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1987年,43岁的任正非在经营中被人骗走200万元,由此被国企除名,还失去了发妻。远在贵州的父母担心他压力太大出事,不远千里赶赴深圳,任正非只好带着父母和弟弟妹妹住在简陋的棚屋里。

人近中年,拖家带口,没有工作,没有妻子,命运好似要看他的笑话,但任正非没有倒下,他选择继续前行。

1987年,任正非拼尽全力筹到21000元,租了个破厂房,与五位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名为“华为”的公司,寓意“中华有为”。公司创立之初,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任正非看到了中国电信行业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也看到了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的无奈。他想自己研发程控交换机,但被公司管理层否决了。

1992年,任正非力排众议,开始做程控交换机的技术研发,并破釜沉舟地将全部资金砸了进去。当时他站在5楼会议室的窗边,对其他人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你们还可以另谋生路,而我只能从楼上跳下去了。”好在那一年,命运之神眷顾了任正非,华为研发成功,当年产值超过了一亿元,利润高达千万。

任正非:一个让中国人硬气起来的大人物

连番遭难,全力反击

2000年,华为的销售额高达220亿,利润29亿,位居中国电子百强企业榜首。也是在这一年,任正非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个人财产估值5亿美元。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位商业巨擘正领导着华为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时,坏消息却接踵而来,一度把华为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2000年,任正非爱将李一男离开华为自创港湾科技,直接从华为挖走核心人员,研发自己的产品,风头一时无二。当时的华为内外交困,濒临崩溃,市场被不断蚕食;

2001年1月8日,任正非母亲在昆明买菜时遭遇车祸,当时任正非正跟随国家领导人在伊朗访问。待任正非赶回昆明时,母亲已经撒手人寰,任正非悲痛至极;

2003年1月24日,美国通讯巨头思科对华为提起专利诉讼,指控华为的源代码侵犯了思科的知识产权。此消息一出,欧美市场的很多客户都暂停了与华为的合作。

爱将背叛,母亲逝世,国内市场遭蚕食,国外市场遭起诉,核心骨干流失,公司管理失序……一连串的打击纷至沓来。

当时的任正非,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依旧深感无力。这个从小在农村吃苦长大、又在部队锤炼多年、外人眼里坚强如铁的男人,在半年时间里,梦醒时常常痛哭。

纵然亚历山大,但任正非扛住了。他痛定思痛,决定全力反击。面对思科的咄咄逼人,任正非针锋相对,组建“应诉团队”赶赴美国。一边与美国政府沟通,一边进行媒体公关,进而让美国上下认识真正的华为。

在华为的不懈努力下,2003年10月2日,思科与华为达成和解。因这场诉讼,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声名大振,其产品随后赢得了众多国际客户的信赖。

在了解了思科的案子后,任正非出手对付昔日爱将李一男。针对李一男的港湾科技,华为采取了一系列凶悍的手段:已经使用港湾设备的客户,华为进行回购,且买一送一;港湾中标的,华为甚至可以白送,即便几百块的小单,华为也不放过;同时开展“反挖人”运动,港湾的一个研发部门被整体挖走。

港湾的业务很快陷入停滞状态。2006年6月6日,走投无路的港湾网络宣布与华为合并,李一男重新回到华为担任副总裁。

任正非:一个让中国人硬气起来的大人物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在2000年,任正非在公司内部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大谈危机和失败:“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一家处于风口浪尖的企业,时刻觉得自己第二天就要倒下,把企业的倒闭作为永恒的哲学命题,这就是任正非当时的所思所想。正是凭借着这种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华为一直以来都采取“防御性战略”,韬光养晦,未雨绸缪。

关于华为的未雨绸缪主要体现在两个项目上:一个是华为自主开发终端OS系统,一个是华为对芯片的研究和投入。

任正非说:“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同样的,我们在做高端芯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反对你们买美国的高端芯片。我认为你们要尽可能的用他们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们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东西稍微差一点,也要凑合能用上去。

我们不能有狭隘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害死我们……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任正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美国挥起大棒切断华为芯片供应后,华为马上启动备胎计划,备胎全部转正。这就是未雨绸缪的战略力!

大家要知道,这番话是任正非2012年的讲话,当时的中美关系还算良好,许多人认为任正非多虑了。如今回首再看,任正非的未雨绸缪战略的确高明。

任正非:一个让中国人硬气起来的大人物

大国围剿,笑傲全球

如今,华为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为了干掉华为,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尔后展开了一系列对华为的“追杀”。一个国家倾举国甚至想举西方世界之全力对付另一个国家的民营企业,这恐怕在历史上都是没有过的事。然而,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在发生,并且未来美国还会进一步施加压力。

华为会被击倒吗?当全世界都在为华为捏把汗的时候,任正非接受了媒体的群访,向外界明确表明,华为已经准备了一二十年,华为将不怕任何挑战,并且认为完全可以度过难关。

相比以往的中国企业被动挨打的酸楚场面,这次面对美国的无端打压和封锁,华为没有后退,非常硬气地决定撤离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对于华为的动作,外界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忧。不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却微笑着说:即使没有美国市场,华为也是世界第一。就是这么自信,就是这么霸气,而任正非所有的自信与霸气,均建立在华为手里有自己的核心科技,因此不惧怕美国任何的封锁。

纵观任正非的所言所行,他的客观、冷静与从容,让我们没有理由质疑他将带领华为渡过难关、杀出重围的决心与信心。我们也坚信,华为最终会跨过这道坎,冲向更高的山峰!

任正非:一个让中国人硬气起来的大人物

看着镜头前谈笑风生的任正非,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但细细一看,抛开企业家的身份不谈,他已然是一位古稀老人了。岁月无情,衰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正非也是如此。面对这位自信、霸气的老者,我们中安医院希望他老人家老当益壮,再接再厉,带领华为继续冲锋,占领通信科技的世界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