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小留学生包机回国,防止“族群”撕裂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愈演愈烈。网上各种现象、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搅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和内心的狂潮。

很多人忙着站队,忙着发声,互相争论质疑,站在不同的角度谁也说服不了谁,据说有些多年的老友都因观点的不同而断交了。

如果看多了网上的言论,甚至感觉有些事情如果处理不好,有造成“族群”撕裂的危险。


客观看待小留学生包机回国,防止“族群”撕裂


而近期争议最大就是对留学生群体的看待,尤其是对英国1.5万名小留学生是否该由政府协调包机回国的问题,网上反对的声音,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淹没了其中夹杂的赞同和理解的声音。

而今天的一则消息可以说尘埃落定:中国政府最终决定出手,将包机接小留学生们回中国,中国驻英大使馆正组织小留学生们在伦敦时间4月2日从伦敦乘包机直飞山东济南。

当然,包机费用、回国后隔离的一切费用自理。

这则消息对那些小留学生家长而言,不啻为一个福音,毕竟区区几万元对这些能让孩子从小就在国外接受教育的家庭而言,真不算什么;再说,对父母而言,什么能比得上孩子的生命安危更重要呢!


客观看待小留学生包机回国,防止“族群”撕裂

而对国内普通家庭的广大家长而言,则是一个炸雷。很多人忿懑难平:我们的孩子宅在家里两个多月,无法上学,尤其是要高考的孩子,已经耽误了这么长时间,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现在中国的疫情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可以复工复学了,留学生大批归国引起疫情反复怎么办?

尤其是这些小留学生,他们的父母之所以送孩子出国,就是奔着英国国籍去的,凭什么要对他们特别照顾、网开一面?凭什么要让国内坚守的孩子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为他们买单?

而有些留学生及其家长也感到委屈:出国留学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并不等于不爱国,当初不论是反港独还是为国内灾情捐款捐物,留学生们也是群情激昂、踊跃积极,怎么就成了国内民众的众矢之的了呢?

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的小留学生,由于英国严重的疫情影响,面临着学校停课、寄宿家庭拒收、回国机票难买、航班拒载无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甚至有可能流浪街头的困境,为什么大家就不能推己及人,理解他们的苦衷和诉求呢?


客观看待小留学生包机回国,防止“族群”撕裂


说实在的,写到这里,小编也是感觉似乎陷入一种道德困境和两难选择中。

从感情上讲,我更认同前一种观点。

那些让孩子从小就去英国留学的家庭,肯定是非富即贵的,他们每年送给英国几十万学费,医疗保险应该也是在当地缴纳,凭什么出了事要向中国政府求救?他们的留学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移民为了英国国籍,享受欧洲的高福利。

更何况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断了传统文化的根,指望他们长大成人后还有爱国情怀,报效祖国,那是不太可能的。

这一点,不仅跟解放初期钱学森等为了国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的早期留学生无法同日而语,就是和在国内读完高中和大学、接受了完整爱国教育的现代留学生也有所不同。

一个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孩子,在一个总是处处抹黑中国的国度里长大,可想而知,他以后对母国会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曾经听几位留学生家长谈起过自己的后悔,有的孩子接受了西方所谓独立的观念,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冷淡,他们的家庭观念是不包括父母在内的自己的小家;甚至有的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是中国人以及自己的华裔血统为耻。(当然,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这就看父母的言传身教了,毕竟血管中流着中国人的血。)


客观看待小留学生包机回国,防止“族群”撕裂

可是,理智上,又觉得国家的做法是可行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都不会在危难之际拒绝自己的公民入境,这也是国家始终没有彻底关闭国门、始终留着一条生命通道的原因。

尤其是我们中国政府,每当国外发生战乱,总是第一时间派出专机撤侨,这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侨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当然,这次疫情和一般战乱还有很大不同,影响面太广,不只是某一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世界的大概有几千万留学人员和在国外工作的华侨吧;病毒又有极强的传染性,尤其是前段时间,国家和人民为了阻断疫情可以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再也经不起第二轮这样的冲击了。

客观看待小留学生包机回国,防止“族群”撕裂


所以,这次包机目前仅限于未成年的小留学生,不包括他们的父母和其他已成年的有自理能力的留学人员。在登机之前,也要签署相关责任承诺书。只要一切费用自理,不需要国家担负,回来后又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

只是,广大网友担心会有特权阶级混水摸鱼,不按规定执行隔离政策。另外还有,别的国家的小留学生甚至成年的留学生、打工的滞留国外的中国公民怎么办?

特朗普听到这个消息不就第一时间发声了吗:希望中国也照此接回在美国的小留学生。

据说俄罗斯对久居和拿到国外绿卡以及要求国家包机接回久居英国的孩子家长的回复是:伦敦是个“文明的堡垒”,你们最好还是留在那里。

如此硬核的回答,虽然很痛快,但到底利弊如何还不好确定。我还是相信,大多数海外华人还是有一颗中国心的,就像有人说的:我的“家”我自己可以吐槽,但是如果别人对它胡言乱语,我还是要奋起反击。这大概就是“出了国反而更爱国”的道理吧。

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和诉求,真的挺难的。还是希望大家能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要造成国内外华人和国内各阶层情感的撕裂。

当然更希望有关部门也能更多地为困难群体着想,不要让普通民众有被区别对待的被忽视感,毕竟这才是我们国家的民意基础。

其实,随着国家的发展,很多出国留学的孩子也并不是像网上有些言论说的,都是富豪之家、特权阶层或者用不正当手段致富的人。在少子化时代,身边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中产之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选择送孩子出国,让他们有机会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也为孩子谋个好前程。这本身无可厚非。


客观看待小留学生包机回国,防止“族群”撕裂

而且,随着国家国力的增强和吸引人才政策的落实,也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和专家学者学成归国,报效国家。近几年国家很多的科技创新都源于他们,其中突出的代表就有通过“千人计划”回到祖国的国际著名科学家黄大年。

他曾经因为工作需要加入英国国籍,但最终内心的家国情怀使他放弃轻松优裕的生活回到祖国,夜以继日地研究、工作,突破了国外对中国的多项技术封锁,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最终为了国家的科技超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客观看待小留学生包机回国,防止“族群”撕裂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大批留学生走出国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崇洋媚外”的时候,很多人担心这些留学生会一去不复返,可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抱着“哪怕出去一百个回来一个,也可以带回我们需要的技术”的远见,打开国门,迎接挑战。

现在,中国已经取得了这样举世公认的成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反而觉得很多方面中国比发达国家还好,也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即使留在国外,只要不做数典忘祖、背叛祖国的事,也可以理解。

华人散布全球,世界上也会有更多的人为中国发声,为中国助力,只要他们还有一颗中国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