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筍大棚種植技術

雷公筍大棚種植技術

雷公筍又名將軍筍,學名閉鞘姜,是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溫暖溼潤環境,其嫩莖像竹筍,於風雨雷電天氣長得又快又好,故稱之為“雷公筍”,嫩莖用於醃製酸筍或鮮食,有消炎利尿、散瘀解毒止癢功效。

雷公筍大棚種植技術

一、種植

種植前畝施3000至5000斤草糞,深翻土地,精耕細耙。畝用姜種400斤,將姜塊掰成小塊,按30釐米x30釐米或30釐米x40釐米穴施,施後覆土5釐米,或用一年生老枝剪成2至3節小段,斜插土中,然後澆透水。隨時注意保持土壤溼潤,中耕鋤草,1至2周新芽長出。

二、管理

待新芽長至15釐米至20釐米高時,先將雜草鋤盡,然後用粉碎的秸杆覆蓋十釐米左右厚,然後澆透水,使土壤裡面隨時保持溼潤。

雷公筍喜歡溼潤高溫的環境,管理比較粗放,抗病能力強,病蟲害較少,在大棚裡只要保持土壤溼度就行了,溫度一般不用管理。主要防治毛蟲、毒蛾類危害葉片,可用1000至1500倍敵敵畏液、1500倍甲氰菊脂、吡蟲啉液噴霧防治,最好每平方米放一張粘蟲黃板,這樣產出的雷公筍就沒有農殘了,是真正的無公害綠色產品。

三、採收

一般在大棚裡種植雷公筍,從下種到第一次採收大約需要40天,當嫩筍長至25至30釐米高時即可收割,收割時用鐮刀於出土處割斷即可,收割後用彩色繩子分級扎捆,一斤一小捆,十斤一大捆。

大棚種植雷公筍,一般在溫度上不用控制,只要保持棚裡土壤的溼度就行了,這樣就能滿足雷公筍的生長環境,採收時間可以從二月到十一月,年畝產量可達20000斤。如果種植戶當地鮮切花有市場,也可以在七月以後不再採收嫩筍,讓其長老並開花,供應鮮切花市場,並將其花美名其曰“白頭到老”,其經濟價值也不菲。

雷公筍大棚種植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