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插上跨境電商的翅膀,外貿loser仍然是loser

曾經辛苦忙碌的傳統外貿人,在抱上了大電商平臺的大腿後,本以為可以開心享受平臺的流量,結果卻成為平臺的炮灰。

(一)

即使插上跨境電商的翅膀,外貿loser仍然是loser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loser”最終成為了“外貿人”的特徵符號。

曾經的外貿人,形象都是“高大上“。

零幾年那會兒,中國剛入世,外貿訂單是取之不竭金礦;而外貿從業者,看似都是外語基礎優秀、專業知識過硬、實戰經驗豐富的高端人士。

西裝革履,同外賓出入於高檔消費場所之間;操著流利的外語,談笑風生間,用鍍金的高檔鋼筆簽下訂單,好不恣意快活。

現在的“外貿人“,大都一般本科畢業,有著一般的語言功底,能拼的只有吃苦耐勞,經常徹夜加班,卻領著與學歷極不相稱的工資收入;看著隔壁班做海外地產或是基建行業翻譯的同學,領著近10倍於他們的月薪,卻無動於衷。

曾經的外貿人,有著跑不完的展會、接不完的訂單、談不完的生意。

現在的“外貿人“,開發信失靈、展會近乎失效、訂單越來越少。

受前幾年跨境電商風潮的影響,好似自己玩懂了電商平臺,便是抓住了時代的機遇,抓住了互聯網的救命稻草。

曾經的外貿人,已經轉型。

現在的“外貿人“,還在夢中。

他們通常是一兩個稍有資歷的人,帶著一幫菜鳥,參加一點展會,發一點開發信,操作一下跨境平臺,回覆一點點詢盤,然後日日夜夜期盼著外國客戶接受自己做的LOW到不要不要的,可能還有語法錯誤的報價單;

他們菜鳥居多,在展開行動之前連自己產品是怎麼回事,產品的國際標準是什麼、海外潛在目標市場在哪裡等等問題,都沒搞清楚;

他們經常加班熬夜,不停的優化關鍵詞、上傳產品。

他們經常參加一些起著類如“百團大戰”、“華山論劍”等奇怪名字的培訓活動,培訓他們如何花錢去服從“跨境平臺”的流量分配規則;

一眼望去,看似所有的工廠都在招聘外貿業務員,開出的待遇通常都是3000-3500左右+提成;而馬路邊小餐廳的玻璃窗戶上,儼然貼著“招聘服務員數名,3000包吃住”。

時局已變,外貿已死。

(二)

即使插上跨境電商的翅膀,外貿loser仍然是loser

曾經的外貿人,趕上了時代的紅利,那時海外的“MADE IN CHINA”商品市場還不飽和,有太多空白市場可以佔領。遍地商機,呼風喚雨。

現在的“外貿loser”,隨著中國商品在海外市場的不斷充斥,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空白市場”等著他們了。

菜鳥越來越多,精英越來越少;信息越來越多,訂單越來越少。

而“loser”們試圖從外貿前輩的成熟市場裡面分一杯羹,完全是痴人說夢。是質量更好,還是價格更便宜,還是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

前人們嚴防死守地呵護著那些年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海外市場。這個時候,“開放”、“包容”的“跨境電商”平臺出現了。

平臺們向“外貿loser“們講,我是開放、包容的平臺,我有很多買家流量。只要你聽我的,好好學習我的規則,就能獲得流量,獲得更多詢盤,更多訂單。

而平臺們沒有講,商業的本質,是信息不對稱。信息完全對稱的環境下,沒有商機和利潤可言。

平臺們更沒有講,外貿的本質,是“把我們國家有並且還便宜的商品,賣到沒有或缺乏這個商品的地方去”,換句話說,就是基於“我有,我要賣;你沒有,你要買”的信息不對稱。

(三)

即使插上跨境電商的翅膀,外貿loser仍然是loser

在物資供給極為豐富的現代社會,市場屬於買方。

電商平臺的出現,表面上為“外貿loser”們帶來了大量海外客戶,本質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國內供應商大量的露出,為國外買家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選擇,吸引了更多外商的關注,平臺獲得更多買方流量。

買方流量,是這類平臺的立命之本。沒有出口商會花錢去買一個沒有買方流量平臺的服務。

電商平臺通過提供豐富的選擇,獲得大量的買方流量。這個時候,“開放“、”包容“的平臺要開始賺錢了,要靠信息不對稱來賺錢了,要搞流量壟斷了。

平臺開始不停的更新各種玩法,讓“外貿loser”們花錢獲得這些買方流量。

就以某國內大型知名跨境電商平臺為例。任意一個常見行業的競爭對手都超過20家,多者甚至達到100家。P4P你得做,因為別的20家競爭對手都在做。RFQ你要搶,但優質的RFQ展示在“loser”們面前時,早已是“報價名額已滿”的狀態。

P4P競價,點擊產品一次出價最高者得靠前排名。一個熱門關鍵詞點擊一次 1000多塊錢的案例不罕見。

貴嗎?可以選擇放棄P4P。產品石沉大海,根本沒有展現機會。平臺服務費白給。

平臺告訴“外貿loser”們,這個P4P呢,成本是很高,但也不是說只有這一條路。

你可以優化那個關鍵詞啊,可以優化那個頁面內容啊;也可以把你線下的生意引到平臺上來成交啊,這也可以提高產品的排序權重。

(四)

即使插上跨境電商的翅膀,外貿loser仍然是loser

為了拼得更多的產品展現機會,“外貿loser”們夜以繼日地研究平臺規則,拿出十二萬分的精神去戰鬥。

他們瘋狂地投入時間、精力、金錢,徹夜不眠,研究產品頁面優化,研究P4P費用規則,研究自然排名。

他們天真地認為只要這些東西研究透了,客戶、訂單、財富就會像預期的那樣滾滾而來。

可是現實狠狠地扇了他們一巴掌。

他們在忙碌中猛然抬頭,發現這些機制和規則研究明白了之後,平臺的規則又改了。一切都要推倒重來。而這些和商業運作有關的問題,卻沒有時間研究。無奈感嘆“現在這個時代生意難做”。

我是誰?

我的客戶是誰?

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客戶為什麼要購買我的產品?

我如何獲得流量?

我如何將流量變現?

IP是什麼?我如何運營我的IP?

平臺成為最大贏家。

“外貿loser”的加入,平臺是收費的。“外貿loser”想獲得更好的展示,平臺也是收費的。一頓操作後,平臺又多了一份可以展示的商品,又多了一份數據,甚至把“外貿loser”線下自己的業務,都變成了自己的“平臺流水”。更加壯大的平臺,繼續尋找並圈養新的“loser”,為“平臺”供血。

“外貿loser”淪為炮灰。

他們不懂海外市場,沒有IP意識,沒有運營,他們無力改變這種命運。“外貿loser”們只能追逐著”開放“、“包容”的平臺衝鋒號角,前赴後繼地倒下。

即使插上了“跨境電商”的翅膀,“外貿loser”仍然是“loser”。

歡迎關注“出海易見”gong zhong hao,瞭解更多全球化/企業出海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