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制度保障”延續千年文脈 讓大運河文化遺產璀璨生光


【編前語】大運河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坐落在古運河畔的淮安素有“運河之都”的美譽,國家規劃綱要將淮安定位為“千秋淮揚”文化高地。一條運河,凝聚起淮安的萬千活力,她的美,勝過悠長時光;她的故事,人們百聞不厭;她的傳奇,將由你我繼續書寫……即日起,《千秋淮揚 運河之都》專欄與您相約,邀您見證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程,花樣展示運河文化,講述“運味十足”的淮安故事,敬請期待!

江蘇淮安:“制度保障”延續千年文脈 讓大運河文化遺產璀璨生光


經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將於6月1日正式施行。此條例是全國運河沿線城市第四部、江蘇省第一部專門針對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為加強優秀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制度保障。

江蘇淮安:“制度保障”延續千年文脈 讓大運河文化遺產璀璨生光


近日,京杭大運河淮安段沿線正在栽種綠植,進行景觀提升工程。工程現場負責人夏月光說:“我們計劃在5月底完成工程量的95%以上,打造一條春天花開燦爛、四季鬱鬱蔥蔥的生態長廊和景觀大道。”作為運河樞紐城市,淮安物質與非物質的運河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淮安十分重視運河沿線環境治理和景觀改造提升,新出臺的《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更是從制度層面明確提出,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大運河綜合治理。

江蘇淮安:“制度保障”延續千年文脈 讓大運河文化遺產璀璨生光


事實上,針對大運河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淮安從未間斷探索與創新。在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淮安按照“起、承、轉、和”四大篇章,打造裡運河文化長廊清江浦、中國漕運城、山陽湖、河下古鎮四大景區,深度挖掘和弘揚淮安漕運文化、運河河工文化等特色文化。

江蘇淮安:“制度保障”延續千年文脈 讓大運河文化遺產璀璨生光


新出臺的《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充分遵循和吸收了國家和省市有關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有關要求,保護對象除了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還包括了近代以來新建的具有文化代表性和突出價值的大運河水工設施。

記者瞭解到,今年,淮安將按照“世界一流、傳世之作”的標準,規劃建設中國水工科技館,目前已啟動前期工作,計劃於今年底開工建設。淮安將緊緊圍繞《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的總體要求,以中國水工科技館、中國漕運城、板閘遺址公園等項目為重點,以建成大運河文化帶全國示範段、大運河文化國家公園的核心展示區為目標,強化景觀環境提升、歷史文化保護,做好運河旅遊資源開發,努力推動大運河文化帶淮安段建設走在前列、形成示範。

作者:盛天畏 方祥軍 李弘光 吳慶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