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带你尝一口“舌尖”上的济南援鄂医疗队

去时冬雨霏霏,归时春暖花开。

匆匆抵达湖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各地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已陆续圆满完成任务,分批次返回家中。离别之际,湖北深情致谢,“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队员们异口同声,“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

无论如何,这个冬天,队员们经历了太多值得一生回味的故事,品尝到了抗击疫情这段路途上的许多“酸甜苦辣”。

在接回济南医疗队队员的归途上,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采访记录下了“舌尖”上的援鄂医疗队……

辣:

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

“只要队员们想吃饺子,我们就煮”

从济南到湖北,800多公里的路程,跨越了黄河、长江,路上掠过了无数的城镇和风景。面对危险,队员们义无反顾,不过饮食习惯的差异着实是初入湖北的队员们眼前一道小小的“坎儿”。

湖北喜辣,主食常为米饭,对于济南人来说,有些吃不惯。不过,这小小的“坎儿”,却被湖北人民当成了要用心解决的“事儿”。济南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副护士长、主管护师孙晓磊回忆他在黄冈的战“疫”时说到,当地政府的驻地后勤保障部门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知道山东人吃不惯米饭,酒店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准备了鲅鱼馅的速冻水饺,他们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们就煮。”

熟悉的“家乡味道”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队员们身在异乡,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而对济南医院职业病科副护士长李娜来说,家的温暖则来自一箱同事寄来的辣酱和大馒头。

4月1日,在欢迎仪式上一见到李娜,济南医院护理部主任于女士就心疼地说到:“你瘦了。”

“瘦了6斤。”李娜乐呵呵地回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酸甜苦辣,带你尝一口“舌尖”上的济南援鄂医疗队

(李娜和于女士)

在武汉时,李娜在“前线”打仗,医院的同事们在“大后方”牵挂,由于她常常因为忙于救治工作而错过了饭点,后方的同事们便一起给李娜寄去了她心心念念的“家乡味儿”——一箱大馒头,还有夹馒头下饭的辣酱和香肠。

于女士告诉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我们本来还想买莱芜油酥烧饼给她寄过去的,可惜烧饼店没有开门。”

酸:

再见吧,“云吃饭”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抱儿子!

对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季翔来说,在湖北武汉人民医院东院区奋战的日子,舌尖上的“老坛酸菜方便面”味儿,让他记忆犹新。

季翔在2月12日晚的日记中写到,“英雄,应该是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人。我们的护理同事们当之无愧。尽管面对着更多的风险、更累的工作,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乐观开朗,热情的对待工作。他们才是真正的‘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

在季翔的记录中,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看到,在刚接管病区千头万绪的日子里,护士长们几乎每一件小事都要亲自落实,总是不能按时吃饭,只能吃方便面,而这,已经是她们难得的休息时间。

酸甜苦辣,带你尝一口“舌尖”上的济南援鄂医疗队

酸甜苦辣,带你尝一口“舌尖”上的济南援鄂医疗队

(季翔记录下的画面)

对于“酸”味儿,李娜其实也颇有体会。

在齐河隔离点隔离观察的时候,李娜和队友们常常各自在房间里,一起热热闹闹的进行“云会餐”。其实,李娜最早“发明”云吃饭模式,是因为想念儿子。

在武汉期间,李娜和儿子就这样隔着手机屏幕,各自端起饭碗,开启跨越空间的“聚餐”。眼看着儿子的头发长了,又学会了新的东西,李娜只想钻进屏幕里,摸摸儿子的小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抱抱儿子!”在返回济南的大巴车上,李娜对记者说到。

酸甜苦辣,带你尝一口“舌尖”上的济南援鄂医疗队

(李娜手机视频截图)

让人欣慰的是,在济南医院的欢迎仪式上,李娜终于实现了愿望,实实在在地把儿子拥在了怀里。“屏幕那头”的儿子,终于可以伸出小手,把妈妈心“酸”又幸福的眼泪全部抹掉。

酸甜苦辣,带你尝一口“舌尖”上的济南援鄂医疗队

苦:

“望闻问切”与“苦口良药”

济南市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谭镇岳的战“疫”之路,注定是“苦”的。

2月12日,谭镇岳所在医疗队被分配到浠水县,黄冈市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前线”,谭镇岳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医大夫参与到战“疫”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他坚持标本兼治、中西结合的治疗思路,密切关注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为每位病人制定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谭镇岳仔细参考病人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变化,查房时仔细查看病人舌苔,脉象,精准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中医医嘱,同时指导患者配合中医导引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保证了中医药效果能够充分发挥。记者了解到,在黄冈期间,他共救治新冠肺炎病人97例,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丝丝缕缕“苦”味的中药气息,伴随着谭镇岳的整个征程。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谭镇岳和他的“苦口良药”终于暂时卸下了担子,跨越千里,回到了亲爱的家乡,此时此刻,他所想念的“家乡味儿”终于强势回归,把子肉、黄家烤肉、老济南甜沫已经轮番进肚,“甜沫一碗不够!”谭镇岳对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说。

饮食

(谭镇岳谈在济南与湖北的饮食)

甜:

等他长大了,

一定会为超人爸爸感到骄傲!

“今天是我儿子的生日,终于赶上了给他过生日!我已经订好蛋糕了,等会儿拿着回家。”4月5日,在返回济南的大巴车上,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士刘兆奇向记者兴奋地说着。

酸甜苦辣,带你尝一口“舌尖”上的济南援鄂医疗队

(刘兆奇与队友拥抱告别)

想着甜蜜的生日蛋糕,念着两个多月没见的儿子,其实刘兆奇心里百感交集。作为山东首批医疗救援队的一员,大年初一集结出发的号角在匆忙间响起,他便紧急火线驰援。

回想出发的那一天,他正在工作岗位上正常上班,接到马上出发的通知后,他赶紧回家简单收拾了几件随身衣物就匆忙赶回医院。那时,对于这一行去武汉到底要多长时间,他并不清楚。

就这样,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刘兆奇来不及和3岁的儿子郑重告别,就已飞往湖北。3岁的年纪并不能理解爸爸远行的意义,“在援助黄冈这段时间,可能是有点埋怨我,儿子不理我,我和家人视频的时候他总躲着我。”说到这里,这个坚强的爸爸红了眼眶,不过随即他便调整好了情绪,“但我相信,等他长大了,一定会因为超人爸爸的所作所为感到骄傲!”

酸甜苦辣,带你尝一口“舌尖”上的济南援鄂医疗队

(刘兆奇与同事合影)

同样收到了蛋糕的,还有济南市市立一院的王春霞。

4月1日,在结束隔离返回自己工作医院的路上,王春霞便一路念叨着,自己在“战场”上,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科室里的工作和同事,在回家调整休息前,一定要先回科室看一看。

巧的是,王春霞科室里的姑娘们,和她有同样的默契,在她回来的前几天,姑娘们就开始“密谋”,在回到科室的必经之路上,用图画、照片、投影、蛋糕……铺就了一路惊喜。

那天,王春霞的泪腺彻底失控,在久违的办公室里,一科室的姑娘们把手叠在一起,“接下来,回归咱们的小家庭,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