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禁止冥幣等祭祀用品,網友:千百年風俗習慣,無法接受


“一刀切”禁止冥幣等祭祀用品,網友:千百年風俗習慣,無法接受

“應該一刀切禁止生產冥幣、紙人、紙馬、紙車、紙屋等,一方面浪費錢,另一方面汙染環境,還帶來火災隱患,必須要剎住這股歪風邪氣!”有網友說。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近段時間,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市場監管局發佈了一則通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這則通告明確規定,在全縣範圍內取消一切形式的生產銷售紙幣、冥幣、紙元寶、紙箔、電光紙等祭祀用品的經營行為。

“一刀切”禁止冥幣等祭祀用品,網友:千百年風俗習慣,無法接受

根據這件事,翻閱了不少近期的新聞,發現邯鄲市磁縣並不是唯一一個全面禁止生產銷售紙幣冥幣的地方。

除了“一刀切”禁止冥幣這些用品,這些地方出臺的政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鼓勵綠色祭祀,比如種樹、掃墓、網絡祭祀、獻鮮花等。

梳理一下,其實很好理解,就是一些地方為了“構建文明、和諧、環保的祭祀氛圍,營造安樂祥和的生活環境”,採用“一刀切”的方式來執行落地。

“一刀切”禁止冥幣等祭祀用品,網友:千百年風俗習慣,無法接受

支持的網友拍手叫好,認為“一刀切”禁止這種迷信祭祀用品,是一件大好事,早就該這樣辦,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反對。

反對的理由是,上千年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本來是應該尊重的,卻被當成是封建迷信“一刀切”禁止了,無法接受。

在老崔看來,部分地方制定的規範措施,可能本意是好的,為了環保、安全、綠色生活,但手段有些簡單粗暴了。

“一刀切”禁止冥幣等祭祀用品,網友:千百年風俗習慣,無法接受

臨近清明節,採取必要手段,來規範廣大老百姓祭祀的傳統,倡導文明節儉,鼓勵環保,這本來沒什麼問題,但必須要因地制宜,講究方法。

“一刀切”的做法,看起來風風火火,實際上可能非但起不到積極效果,還會導致反作用,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損傷公信力,得不償失。

在國家明令禁止“一刀切”的大背景下,仍舊採取“一刀切”的方式來解決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問題,顯然是不明智的,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刀切”禁止冥幣等祭祀用品,網友:千百年風俗習慣,無法接受

不可否認,文明祭祀是今後的潮流,紙幣、冥幣、紙元寶、紙箔、電光紙等祭祀用品逐漸會被淘汰,但絕對不是“一刀切”就能瞬間到位的。

希望國家和地方層面能夠重視這個問題,將老百姓的祭祀活動納入法治化軌道,正確宣傳引導,而不是“一口吃個胖子”。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