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从孔子到老子

无为:从孔子到老子

无为而治

无为这个概念,并不是老子所专享,孔子也重视无为。

在孔子的观念里,无为是一个高山仰止的境界,这种境界只有远古时代的圣皇才能做得到。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没有亲自去做治理国家的事情却达到了把国家治理好的目的,说的不就是舜吗?舜又做了些什么来达到这个目的的?他只是面向南方,态度端正地坐在自己的王位上罢了。

后来的君王为什么又达不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呢?因为他们没有实行德治。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第二》)北极星位于天空中的正北方。从地球上观察,北极星始终固定在中心位置,而其他星辰都围绕着北极星周而复始的旋转。如果君王能够施行德治,就会像北极星一样,端坐在王位上,什么都不用动手去做,其他人都会主动把自己的该做的事情做好。

德治能够帮助君王达到无为而治这样的至高境界,是因为德治让百姓发自内心地、自觉地按照君王的要求去做。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的同时,再用刑罚来规范百姓,百姓即使因为违法乱纪而受到惩罚也不会产生廉耻之心,机会再次降临,依然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用道德准则去教育百姓的同时,再用礼法制度去规范百姓,百姓不但会产生廉耻之心,还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即使没有人盯着,也不会伺机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弗为而成

无为而治,君王们梦寐以求,公卿贵胄同样也会梦寐以求。这样一来,问题就严重了:公卿贵胄则会对君王的宝座虎视眈眈。怎么办?好处大家都来分享吧。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左传·襄公九年》)公卿贵胄们只是动动脑筋,平民百姓才干体力活,这是先王早就立下的规矩。

立志要恢复周礼荣光的孔子,自然不会置先王之制于不顾。孔子认为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跟他的身份地位相称。社会地位高的人就要有高尚的追求,做高尚的事情;社会低下的人就只能有低贱的追求,只能做低贱的事情。他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第四》)君子心里装着的是天下,小人心里却只装得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君子思考的是适用于天下的法度,小人思考的只是对自己有利的具体结果。“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四》)君子凡事都要先考虑他人的利益,而小人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君子们再高尚,也得要生存。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持续地消耗大量的物质财富。君子们不创造物质财富,他们所消耗的物质财富又从哪里来?

孟子告诉我们,是小人在供养君子。“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者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不同的事情要由不同的人来做,有的事情要由有身份地位的人来做,有的事情则要由平民百姓来做。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能力自己把自己要用的东西全部做出来的,而是要很多人分工协作才能做出来。如果让每个人都只用自己做出来的的东西,那是让全天下人一直努力却没有任何东西可用。因此,全天下的人,一部分人要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思考上,另一部分人则要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劳作上。专职思考的人管理其他人,专职劳作的人则服从其他人的管理;被管理者供养管理者,管理者由被管理者供养,这是全天下走到哪里都讲得过、行得通的道理。

公卿贵胄的这种状态,就是弗为而成,或者不为而成。

弗为而成,出自帛书《老子》第10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在传世《道德经》,则出现在第47章,只是依据语言习惯对文字进行了调整,把“弗为而成”改写成“不为而成”。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弗为而成,换一种说法,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无为而治,弗为而成,却反其道而行之,不用付出了,也不用辛苦了,收获却一点没有少,无论是谁遇到这种机会都想要紧紧抓住,甚至会希望这种机会一直都不要离开自己。

由己及人,难道老子就不可以有这种想法?因此,无为而无不为,至少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了《老子》的文本当中。1993年从湖北荆州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里就已经存在了。楚简《老子》乙组第2章写到,“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或损,以至于亡为也。亡为而亡不为。”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自己这样想,并不等于其他人也会这样想。哪怕是全世界的人都希望达到弗为而成的境界,也不等于老子就认可弗为而成的观点。

事实上,老子就是对弗为而成是持否定态度的。帛书《老子》第1章中说,“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不得、没有收获,才是有道德的表现;不失得、有收获,则是没有道德的表现。

不管是君王,还是公卿贵胄,在老子那里,都被归入了礼者的范畴,他们是礼的制定者、维持者、受益者。礼者,被老子划分成了两大类,上礼者和下礼者。帛书《老子》第1章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上礼者在通过自身的行为获取名利的同时,也要求其他人帮助自己获取名利却又得不到积极响应,为此,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来迫使其他就范。

按照老子的标准,追求无为而治的君王、追求弗为而成的公卿贵胄,只能归入下礼者的范畴,缺乏基本道德修养的人。

无为而无以为

无为而无不为,只是假无为。老子所主张的,却是真无为。帛书《老子》第14章说,“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把东西生产出来了,却不从法律意义上去享有这些东西的财产所有权;帮助别人把事情办好了,却不据此要求对方给予任何好处;为人官长,却不占下属的便宜,更不会假下属之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把这三方面都做到了,才是算是一个真正的德者。

因此,在《老子》里,跟无为相联结的只能是无以为,而不是无不为。帛书《老子》第1章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的写法是正确的,而楚简《老子》乙组第2章“亡为而亡不为”,以及传世《老子》第48章中“无为而无不为”,都是抄写者在没有读懂《老子》的情况就想当然地对《老子》文本进行的篡改。

无为之益

孔子的假无为虽然难听却很实惠,老子的真无为虽然好听却没有任何实惠,如何吸引我们去追求真无为?

不收获名利,并不等于没有实惠。

帛书《老子》第7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名声跟生命,哪一个应当优先得到保障?生命与物质财富,哪一个价值更大?在老子看来,对任何人来说,生命都是最重要的。如果追求名声和物质财富会对生命造成不利影响,就必须停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名利面前知道满足并不是耻辱,在名利面前能够克制自己才不会使自己陷入危险之中,这样才可以活得更长久。

能够做到真无为人,也就是德者,已经不用再消耗物质财富来维持生命了。名利在德者面前已经丧失了全部价值。

摆脱了名利束缚的德者,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帛书《老子》第6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水是非常柔弱的,它不但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且谁都可以非常轻松地对它进行分割。岩石,不但坚硬还致密。水与岩石的碰撞,看起来胜利者总是岩石,实则不然。水即使不能迈过岩石的阻挡,也能浸入岩石内部。一个能够做到真无为的人,就像驰骋在岩石里的水一样,没有任何环境、也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阻挡他前进的脚步。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拓展,就是真无为所带来的益处。

可以这样说,一个能够做到真无为的人,也就是德者,可以到地球上任何他想去的地方。这样的好处是否足够诱惑我们去追求真无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