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賣西瓜”的故事

假設A村只生產西瓜,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村民們把家家戶戶種的西瓜拿去賣,假設每月產出1000斤,2元一斤,整個村的西瓜產值就是2000塊。一轉眼夏天快到了,集市上買西瓜的人越來越多,村裡的西瓜供不應求。

這時有一位老闆小白瞅準了商機,以2.5元的價格收購了A村的1000斤西瓜,再在集市上倒賣。此時,A村的西瓜產值就達到了2500塊。但是天氣越來越熱,有一家飲料公司看中了A村的西瓜,以3元的價格收購,把西瓜製成飲料。村民當然不傻,有更高的收購價,肯定都把西瓜往飲料公司送了。這時,A村的西瓜產值就達到了3000塊。

你看,A村還是A村,西瓜還是1000斤,產值卻從2000變成了3000。咱們繼續。

這時天氣轉涼,但為了能滿足飲料公司的高價收購,村民依然在大量的種西瓜。可未曾想到,飲料公司效益不好,西瓜飲料滯銷,由原來每月收購1000斤驟降至200斤。這下急壞了村民了,那剩下的800斤咋辦呢?自己又吃不完,送人別人又不要,只能自己拿去集市上賣。但是天氣轉涼,買西瓜的人很少,無奈只能降價,夏天賣2塊一斤的西瓜,現在賣1.5元勉強清倉。

不料,飲料公司採購員在一次偶然逛集市的時候發現竟然還有1.5元一斤的西瓜,於是立刻停止採購,並討價還價:人家市場上西瓜都1.5塊了,你們A村的3塊收購價,太貴了。看在咱們長期合作的基礎上,我也不壓價,我以1.4元/斤的價格繼續收購,怎麼樣?

村民聽了很無奈,知道好日子到頭了,可是想到雖然少賺1毛,但不用自己挑著扁擔累死累活趕集市,也就算了,接受了這個價。於是,原來3塊一斤的西瓜,一下子變成了1.4塊,產值(按1000斤計算)也從3000元掉到了1400元。

但更慘的還在後面。從3塊到1.4塊,有人心裡落差很大,感覺不划算,決定不種瓜了,出去打工算了。這時A村的西瓜產量開始減少,由原先的1000斤減至500斤,再到100斤。此時天氣已經很涼了,西瓜基本沒人買了,供應的減少並沒有給西瓜漲價的理由。而這時100斤的產量遠不能滿足飲料公司的採購量,產值也跌至140元。最終,飲料公司終止了與A村的採購協議,剩下的西瓜都爛在地裡,別說140塊,一分錢都不值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財富(產值)都是虛擬的,是由價格表現出來的。有人願意以2塊的價格買,那麼你的資產(西瓜)就值2塊,沒人願意買,那就分文不值。同理,買股票都是買預期,股價也是反映未來市場表現的晴雨表。當一家公司或一個市場未來的基本面並不被看好時,它的股票或資產就會遭到拋售,當達到臨界點產生羊群效應,形成恐慌性拋售時,便引發了金融危機,而市場的財富也像“蒸發”了一樣,憑空消失了。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同理,股市的市值是怎樣增加的?就是股市有了賺錢效應後,社會各路資金都紛紛入市炒股,甚至還有外資QFII、RQFII等對沖基金入市,而大量外圍資金入市買股票,從而把股票的價格給推高了,當股票價格被推高後,再乘以總股本,就是個股的市值了。而A股的總市值就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的數量乘以當前的股票價格得出來的數據。

而當股價或股市將要下跌之時,往往是散戶進場,機構投資者離場。於是,散戶們把資金投進股市買股票,但同時,必然會有另外一方把手中的股票買給你,他就把錢給提走了,散戶投進去的錢當然不會消失,只是被其他人帶離了股市,而散戶進場後持有原先上家的股票,恰巧遇到股市大跌,散戶手中的股票的價值也就這樣縮水了。

“蒸發”的財富都去哪了?

買股票的投資者的錢主要流向以下幾個地方:第一,大股東減持。上市公司大股東往往非常清楚自己股票的實際估值,當他發現股價漲得有點離譜了,市場出現亢奮情況,大股東很可能在二級市場上減持手中股票。要知道大股東持股的成本很低,往往只有一二元錢,他們在二級市場上幾十元錢的拋售,自然由散戶們接盤。如果隨後股市下跌,那蒸發的市值就是大股東減持籌碼,兌換成現金的錢。

第二,先知先覺的投資者或大戶,早在股市低位提前佈局,現在股市漲到頂部區域,他們覺得後市上升空間已經不大,風險卻在悄悄來臨,他們就要及時兌現賬面上的浮盈,當然在兌現浮盈之前不能算是賺錢,而是把籌碼拋給下家之後,這類先知先覺的投資者算是落袋為安。而股市的市值蒸發,主要也是被這部分群體帶走的。

第三,機構投資者他們之前不斷進行逼空式上漲,把自己手中的券商股、大金融股、白酒股、科技股等都拉至高位,而散戶投資者悉數進入接盤,機構投資者就可以高價出貨,降低倉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講,A股若是下跌,市值都被主力機構高位出貨後變成現鈔,放入囊中的錢。

第四,股市大跌蒸發的市值,還流向了券商的交易所佣金,印花稅。券商、交易所、稅務局都在股市中賺取巨大的佣金和稅收收入。對於這些部門來講,並不喜歡長線投資者,因為比較呆滯,一年也沒幾筆交易量,而比較喜歡高位接盤者,或者頻繁交易做差價的投資者。

股市在大跌時蒸發的錢都去哪兒了?這主要是中小投資者高位接盤,拿出現金,換取持有股票的權利。所以,對於機構投資者、先知先覺投資者、上市公司大股東等來講,散戶拿資金買了自己的股票,而自己又拿了拋售股票的資金,離開股市。隨著而股市大跌,散戶被套住了,而提前拋售籌碼,將資金落袋為安的機構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才是股市市值大蒸發後的最大贏家。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公眾號越聲策略,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2、k線基礎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3、均線基礎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4、切線基礎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5、指標分析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6、選股方法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7、板塊輪動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8、統計分析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10、遊資高級戰法

為什麼一直虧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中國股市的本質

​(由於系統自動壓縮圖片,想免費查看本文高清原圖和遊資戰法秘籍,可以關注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xm領取)

十大投資警句
1、記住成為贏利的股票交易者是一個旅程,而非目的地。世界上並不存在只贏不輸的交易者。試著每天交易的更好一些,從自己的進步中得到樂趣。聚精會神學習技術分析的技藝,提高自己的交易技巧,而不是僅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交易輸贏多少上。


2、只要自己按照自己的交易計劃做了應當做的交易,那麼就祝賀自己,對這筆交易感到心安理得,而不要去管這筆交易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
3、賺錢了不要過於沾沾自喜,賠錢了也不要過於垂頭喪氣。試著保持平衡,對自己的交易持職業化的觀點。
4、不要指望交易中一定會這樣或者那樣。你所要尋求的是對事實的深思熟慮,而不是捕風捉影。
5、如果你的交易方法告訴你應該做一筆交易,而你沒有執行,錯過了一筆賺錢的機會,只能做壁上觀,這種痛苦要遠遠大於你根據自己的交易計劃入市做了一筆交易但是最後賠錢所帶來的痛苦。
6、自身的人生經驗塑造你對交易的認識。如果你做的第一筆交易就賠了,那麼你很長時間內不再涉足該市場,甚至一輩子也不碰那種商品的幾率是很高的。作單賠錢和失敗給人帶來的心理衝擊要比肉體的痛苦更大,影響時間也更長。如果你不被一次失敗的交易所擊跨,那麼作單賠錢就不會對你產生如此消極和持久的影響。
7、教育經歷對塑造交易者看待股票交易的方式產生重要作用。正規的商業教育能夠讓你在瞭解經濟和市場的大體狀況時具有優勢,但是,這並不能保證你在市場中賺錢。正規大學教育中所學到絕大部分知識並不能夠提供給你成為一名成功的股票交易者所需要的特定知識。要想在股票交易中成為贏家,你必須學會去感知那些大多數人所視而不見的機會,你必須挖掘那些對成功交易必不可少的知識。

8、自大和因賺錢而產生的驕傲會讓人破產。賺錢會讓人情緒激昂,從而造成自己對現實的觀點被扭曲。賺的越多,自我感覺就越好,也就容易受到自大情緒的控制。賺錢帶來的快感是賭徒所需求的。賭徒願意一次次的賠錢,只為了一次賺錢的快感。
9、永遠牢記,無論贏輸,一人承擔。不要去責怪市場或者經紀人。賠錢為你提供一個機會,讓你能夠注意到交易中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不要針對個人進行攻擊。
10、成功的交易者對風險進行量化和分析,真正的理解並接受風險。從情緒上和心理上接受風險決定你在每次交易中的心態。個體的風險容忍度和交易時間的偏好,也使得每個交易者各有不同之處。選擇一個能夠反映你的交易偏好和風險容忍度的交易方法。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