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老師該不該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

一談到電子產品,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的學生利用電子產品學到了更多東西,有一些家長“談手機色變”,一說到電子產品就如臨大敵。有些老師會利用電子產品來進行課堂延續佈置作業,也有一些老師聯手家長共同抵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

我認為學生應該使用電子產品!因為電子產品不管是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可以帶來巨大的幫助。


家長和老師該不該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

  • 存在即合理。

看看我們的身邊到處都充滿著電子產品,而這些電子產品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對於成人世界是這樣的,那麼電子產品對於孩子也應該是這樣的,會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不同之處在於成人和學生之間的自控能力上。成年人的自控能力在整體上是高於學生群體的。

所以我們不能看到一些負面消息就去抵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就像我們不會因為網絡詐騙就放棄使用電子產品一樣。關鍵在於正確的引導和管教。


  • 電子產品相對於常規的課堂教學具有極大的優勢
家長和老師該不該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

  1. 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可以真正做到隨時隨地利用電子產品為自己補充知識。
  2. 可以有更加全面的學習資源。常規課堂一個老師講解可能只要一種方法,在電子產品裡可以搜尋更加全面的方法和思路。
  3. 利用電子產品學習會更有趣味性。好的線上學習,和好的老師一樣,都更加重視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於在教室裡坐著聽講,使用電子產品來進行學習,無疑對孩子來說充滿了新鮮感,更能激發學習興趣。
  4. 快速、可重複、個性化。只要有快捷的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當中,可以說“平板在手,學習我有”。另外當通過一便學習無法明白時,還可以重複多次地學習。最後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程度、進度、喜好、風格來選擇學習資源,做到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 人類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人類會製造和使用工具。
家長和老師該不該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

荀子在《勸學》中說: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與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我的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以滲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我們更應該讓學生學習和利用這一偉大的工具。


  • 現在也有許多的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在開發和使用線上教學。
家長和老師該不該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

特別是今年春節期間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許多地區推遲延後開學時間,為了是學生“停課不停學”,許多學校和機構都利用電子產品進行線上教育。更加凸顯了電子產品在教學和學習中的巨大優勢。


  • 看看我們的周圍,電子產品已融入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長和老師該不該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

大到國家的管理,小到個人的衣食住行,電子設備都參與在其中。“視頻會議”“無紙化辦公”“無人商店”都離不開小小的電子設備。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一點基礎的計算機知識,無法使用簡單的電子產品,無異於“現代化文盲”。


當然電子產品對學生帶來的危害我們也是有目共睹的。


家長和老師該不該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


比如:因為玩遊戲而荒廢學業的;把父母辛辛苦苦賺的錢肆無忌憚地打賞給主播的;在網絡接觸學習負能量的信息,給自己家人和社會帶來危害大等等......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好了,可以造福全人類,被有心之人利用,必定會給社會帶來危害,我們要全面公正客觀地看待。就像核武器的製造一樣,我們不能因為核武器殺傷力巨大就不去研究和製造核武器。對於電子產品,我們也應該這樣的一分為二地看。

最後

其實國家也一直在為青少年如何健康地使用電子產品而努力,《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出臺就是國家對管控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問題作出的回應。

從實施方案可以看出並不是禁止使用,而是倡導合理使用。

家長和老師該不該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

所以在使用電子產品時,我們家長和老師更應該以身作則,正確地引導、教育、管控學生合理使用電子設備,而不是一味地控制和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