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前期的哀伤五大阶段:从否认到愤怒,再从协商到绝望再到接受

离职前期的哀伤五大阶段:从否认到愤怒,再从协商到绝望再到接受


你离过职吗?是自己主动提出还是被辞退处理了?

不管怎样,离职前期都是有征兆的。

这些征兆可能是一种警示也可能使你提前做足准备。

不过身体是准备好了,那心灵是否能承受得了打击。

每个离职人员都有一段不愿提起的辛酸往事,特别是在企业某个岗位有些年头的更是如此。

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下离职前期的哀伤五大阶段,可能看完之后有同样遭遇的你也就不哀伤了。

离职前期的哀伤五大阶段:从否认到愤怒,再从协商到绝望再到接受


一、否认

正常人接到来自医院关于重大疾病的确诊书和工作人员突然接收到人事的辞退通知,第一个心理反应都是拒绝和否认这个事实。

“什么?为什么?”“怎么是我?为什么是我?”

“太不公平了!”“这不是真的!”

“否认”是心理防御机制引起的自我保护,保护太弱或过强都不好。

疫情影响之下,就有很多离职失业的伙伴。

他们怼天怼地怼领导也无济于事,除非还有一线生机。

二、愤怒

当个体接受了现实后就会出现第二种心理反应,那就是愤怒。

愤怒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对内自责,二是对外攻击。

我曾遇到一个基层销售人员因为业绩不达标就被“KO”的反弹,该员工先是毕恭毕敬地做自我检讨后来就在前台的公共场合撒泼。

这种愤怒可见心理素质一般,但背地里会不会是高层在操纵什么就不得而知。

就像马云说的离职原因无非两种:一是钱没到位,二是心受委屈。

三、协商

利益最大化,人性向来如此。

衡量利弊之后,还是会“心平气和”地协商谈判。

讨价还价无非针对两个方向:一是假设不离职那该怎么调整工作安排,二是假设离职那该如何弥补工作人员。

说实话,我很少见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不是忍气吞声地接受“霸王条款”,就是据理力争的威胁“告上法庭”。

都说职场如战场,那离职现场就是战后“血流成河”情形。

离职前期的哀伤五大阶段:从否认到愤怒,再从协商到绝望再到接受

四、绝望

不管协商结果如何,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事后肯定都是身心疲惫。

沮丧的只是心情,绝望的可是心境。

先前盛气凌人也好,唯唯诺诺也罢,看淡人世间阴晴冷暖的那一瞬间,生而为人也是觉得可耻。

现实的残酷不是你当下没了工作,而是在之后一段长时间里你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听了不免令人心灰意冷,不过也别继续消沉。

人生不怕从头再来,只怕登高跌重不思进取。

五、接受

为了生活为了家人,最后只能屈服接受。

特别是人到中年,年轻人向来无所畏惧。

今年4月2号,瑞幸承认虚假交易22亿元。

董事长还在微博发声:“今天更要元气满满!小伙伴加油!”

看来只有接受现实才能更加释怀,实事求是估计也是瑞幸后台爆单的诱因之一。

就像是我最近看到一个教育行业的高管,因为疫情导致经营不善而即将面临被解雇。

本来对方还想着跳槽之后应该会有更好的薪资待遇,但实际是在没找的合适工作之前也只能勉强接受降职降薪的窘迫。


离职前期的哀伤五大阶段:从否认到愤怒,再从协商到绝望再到接受


有人说哀伤五大阶段不是“固定”的情绪,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这个我是认同的,每个人的情绪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就算是悲痛,个体也有特别之处。

又有人说我们要的不是认识哀伤五大阶段,而是解决它。

那我可要说明下,你是解决不了“情绪”的。

人之所以成为“人”,也在于能否“自控”。

如果你刚好也处在哀伤五大阶段的其中一环,那就请你先正视它然后“自我治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