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动不动就赏赐黄金万两不心疼吗?专家:其实根本不值钱

黄金被誉为永不贬值的货币,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其实战国时期就有黄金了,但是他们的黄金可能造型有点上不了台面,真的是"一坨一坨"的。因为当时的提炼技术很差,而铁匠们把黄金稍微煅烧之后,就把软化的黄金裹成一圈一圈的。

而当时因为度量衡、钱币没有统一,每个国家的钱财都不一样,此时"金子"就成了硬通货。当时都叫"一金、十金、百金",就是对应多少"坨"金子,一般每坨金子都差不多大。到了秦朝,统一度量衡后,秦始皇严苛赋税,搜刮了前六国大量的黄金。当时的钱财大部分都赏赐给了有军功的人。

皇帝动不动就赏赐黄金万两不心疼吗?专家:其实根本不值钱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个情节:对于一些才华受到皇帝赏识的人,或者是做出了对朝廷有贡献的人,这时候皇帝除了加官进爵以外,还会对直接赏赐金银珠宝,而且作为皇帝自然是要出手阔绰,动不动就是黄金万两的赏赐。

其实这个所谓的"赏赐黄金万两",隐藏着古代帝王深深的套路。这个情景多见于影视作品,黄金作为贵金属,可不是萝卜白菜,在古代生产条件下,一般不会有黄金万两的赏赐,否则皇帝早就破产了。因为古代人对于金钱的理解和我们现在对于金钱的理解不同,对于黄金的概念理解也完全不同,"黄金万两"的概念也一直在变。

在古代金钱的额度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铜钱,第二次层次就是白银,最后一个层次就是黄金了。这是古代最大面值的货币,皇帝动不动就赏赐黄金万两,难道真的不心痛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黄金万两"到底是怎样的概念,才能知道在古代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到底会不会心痛,金银的比价在1600多年以前,大概在1比8 的样子,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八两白银。

皇帝动不动就赏赐黄金万两不心疼吗?专家:其实根本不值钱

而到了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这样的比例又翻了一番,大概在1比20的样子。而在古代比较常见的一种比例是,一两银子可以兑换1000文钱,也就是一两黄金,相当于10000文钱左右,可以想象一下一万两黄金是什么概念。

更为重要的是,在古代很少有人用黄金当作货币来换钱的,更别提用黄金来直接使用了,就好像现在用支票去超市去饭馆买东西一样。黄金在古代是很贵重的金属,要知道整个西汉时期每年的黄金开采量都只有400公斤左右,而其中很多还被进了墓穴。

整个世界范围内18世纪的黄金开采量也只有200吨左右,一万两黄金,就算用古代一斤十六两来换算,也相当于625斤的黄金,如果真的是真金白银的给,那么就算是又坐金山都要挖空,那么皇帝赏赐的黄金万两又究竟是什么呢?

在秦朝之前的朝代,我们中国还没有开采和冶炼黄金的技术,那时候人们所说的金其实指的的是铜,君王赏赐的"黄金万两"也就变成了"黄铜万两"。到了后来的汉朝,黄金终于被冶炼出来了,也成为了权贵人家非常喜欢的东西,那时候的皇帝赏赐黄金万两,那基本上真的是有黄金了。

皇帝动不动就赏赐黄金万两不心疼吗?专家:其实根本不值钱

当然了,如果真的是纯黄金,那就太吓人了。其实在一些朝代的记载当中,比如唐代,那时候的黄金并不是纯黄金,而是黄金和黄铜的混合物,甚至有些朝代把银子和铜也归到"黄金万两"这个概念当中。到了明清时期,"金"这个词语则彻底贬值,金变成了一两白银,听到"赏金万两"你千万不要惊讶,因为赏给你的并不是黄金。

尽管如此若非功劳很大的功臣也很难得到这样的赏赐,因为即使是铜或者是锡也是相当值钱的了,毕竟因为古代的生产技术有限,铜或者是锡也是十分稀少的,更别说是更加珍贵的黄金了。

在历史上之见过真正赏赐千金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出手最为大方的忽必烈了。根据史料记载,忽必烈曾经一次性赏赐了黄金一千两,这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没有点底气的皇帝还真不敢出手如此的阔绰,真正的赏赐"黄金万两"在历史上只怕还未曾有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