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新媒体写作难?紧抓这5个要点,从素材到行文轻松搞定

一、每次写作,都感觉身体被掏空?(场景化写作引出一个痛点)

写作这件小事,真叫人头秃。

吾日三省吾身:灵感从哪来?思路从哪来?素材从哪来?

搜刮肠肚,抓耳挠腮,头发是薅下来不少,字数却没长出来多少。

值得收藏|新媒体写作难?紧抓这5个要点,从素材到行文轻松搞定

网传这么几种,据说是挖掘素材的良方:

1. 世界上本没有素材,经历多了就成了素材?

然鹅,可是我才30出头,你要我每天经历多少事情,才够我日更呢?

再说了,我写一台电冰箱,不用先学会制冷吧。

2. 输出倒逼输入??

然鹅,实操起来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素材的输出,不是在浪费纸,就是在浪费电呐。

3. 广泛地大量地阅读???

然鹅,这需要长时间地积累与熏陶,不符合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

...

研究完这些偏方,头皮似乎更轻松了。

值得收藏|新媒体写作难?紧抓这5个要点,从素材到行文轻松搞定

二、联机式写作:你不是一个人在写作(针对痛点话题,提出一个新鲜的方法)

身为学渣,其实我有自知之明,写作没有素材的真实原因:

积累不够多,眼界不够开,思维不够深,脑洞不够大。

术业有专攻,根据复利效应和投入产出比,我们更应该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持续写作。这就要避免博物学家式的大而全,而应该像一束激光一样【聚焦】。

写作的从0到1,最好也能像创业一样,做到细分垄断。

“细分就是做1厘米宽,垄断就是1公里深。”

1厘米深是比较好做到的,而1公里深,则需要——联机写作的能力。

联机写作,也就是借助互联网来:

整理信息获取渠道,

坚持信息输入,

培养网络触觉,

从而优化整个创作过程。

一旦联机,你就不是一个人在写作。你就会像X-Men里教授坐在指挥舱中一样,人在家中坐,神在世界游,与一切能帮你快速完成写作的信息链接起来。

值得收藏|新媒体写作难?紧抓这5个要点,从素材到行文轻松搞定

三、如何将你的一厘米宽,变成一公里深(这个新鲜的方法,是怎么使用的)

当我们抱怨素材不够多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抱怨什么?

既然人人都会上网,想知道什么,问问度娘就好了。

我认为,素材不够的原因,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了。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千淘万漉,方得真金。

“培养网感很重要”,培养网感,要着手于以下4个维度:

广度、高度、深度、温度。

(一)如何拓宽广度?

梳理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为每一种类型的文章,定位一个优质的渠道坐标。

例如:

今日热点类——历史上的今天、135编辑器运营日历...

新闻资讯类——新浪、搜狐、网易、腾讯...

人文历史类——三联、看理想、混子曰...

诗词歌赋类——中华诗库、诗词名句网、中国诗歌网...

名言金句类——句子迷、135编辑器运营工具每日一句...

美文佳篇类——随笔网、天天美文网、短美文网...

小说故事类——故事会、短片小说美文、豆瓣阅读...

爆款标题类——微信公众号内,每天收集20个心动的标题

排版形式类——秀米、135编辑器、i排版

(名单持续更新中)

将以上这些渠道,做成Excel表格,附上相应链接,利用碎片时间点一点。

规定自己,文章类每条渠道都要读2、3篇,标题、金句类每天搜集10-15条。

最重要的是,要有素材积累的意识,开启自己的雷达,保持敏锐的观察力。

(二)如何提拔高度?

写作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消化、吸收以及输出。

积累深度这件事,长期来看急不得,短期来看也拖不得。需要制定一个可量化、好操作、可持续的规划。比如:

1. 规定2019年只阅读与所从事行业相关的书籍;

2. 每天阅读100字,做读书笔记;

3. 每周精读一本书,拆书,做思维导图;

4. 每月出一篇干货,结合读书笔记和导图;

5. 将值得读的好书,放在包里、马桶旁、枕头边,一有碎片时间,就翻阅。我是有这个习惯,需要经常翻看的书,会多买几本,家里一本、单位一本、手机上还会买电子地铁上也可以看。

一整年下来,至少读了48本书,拥有12篇实力干货,也算是半个业界专家了。

(三)如何加深深度

在深度上下功夫,往往需要求助于段位更高的人或机构。那么就需要阅读一些专业素材,比如:

1.阅读本行业的论文、报告、白皮书...等等;

2.整理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找一位业界大神聊一聊;

3.购买行业相关的课程学习;

4.系统性学习本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甚至是去学校深造;

5.尝试以论文的形式输出自己的观点。

相信我,没有什么比写论文,更能在短时间内深化一个人的思维,增厚一个人你的积累的了。

(四)如何增加温度

人如其文,一篇文章一定会带上作者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往往有三个基本面——BVR。

B(believe):信念,你相信什么是对的?

V(value):价值观,你认为A和B哪一个更重要?

R(rule):你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什么?

在甄选素材、输出内容时,要给自己的这3个基本面打分,如果出现了低分甚至与自己的BVR相互排斥的情况,那么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人设就很容易崩塌。

D&G品牌扑街,真是因为他们的种种恶心言论,与品牌的BVR背道而驰,品牌崩塌,彻底失去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值得收藏|新媒体写作难?紧抓这5个要点,从素材到行文轻松搞定

四、一个小秘密:联机写作,是一种后发优势(这个方法的意义与价值)

大到出书,小到今天的作业,联机写作都是互联网时代必的必备技能。

作为资深学渣,拖稿达人,联机写作简直是我的福音啊。

1)联机写作,一种多维思考模式

写作高手的文章,除了充满质感的干货、硬货,还能连接到各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企业家、公务员、运营、新媒体小编、医生、教授等等人士,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也不同。大家在一起互动、互补,非常有价值。

2)联机写作,帮我省掉了重复劳作

一个热点出街,总会先参考一下写作大神们的作业,如果有已经总结好的知识点,也会“拿来主义”一下。(这不是抄袭,是致敬)

我也会试着挑战自己,这么多大神都写过的话题,我是否能另辟蹊径。

在后发优势的帮助下,写出“新物种”,无论阅读量如何,这个过程本身就令我愉悦。

3)联机写作,引爆产品的基础

在联机“搜”的过程中,我们打破知识的边界、圈层的壁垒,开了一个又一个脑洞。心智持续兴奋之下,新的想法层出不穷,也许某一个点子就能成为爆款呢。

值得收藏|新媒体写作难?紧抓这5个要点,从素材到行文轻松搞定

五、让联机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呼吁大家去使用这个方法)

一件事坚持21天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写作也不例外。也许不用每天写作业,但是思维一定还是持续转动,持续地搜集着信息。

1)提升自己的“搜索商”,训练自己熟练掌握各种搜索工具;

2)开着着搜集素材的小雷达,“为一件事找三样目标”:

比如:

【聊天】网友互动、发掘灵感、博文金句

【读书】学习知识、锻炼书评、模仿写作

【杂志】丰富视野、学习排版、标题文案

【电影】学讲故事、学习配乐、锻炼影评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素材,就看我们能否把合适的素材安排在合适的框架内。

所以说,还是那句老话:坐下来,只管写!!!

我是觉得上班有意思的小柯童鞋,这是我的第9篇原创作品,如果你觉得还有点干货,欢迎关注我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