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是怎么回事?

原创: Jamie Ducharme

夫妻相是怎么回事?

研究显示,许多一夫一妻制的物种,如澳洲鹦鹉或是鲷鱼,伴侣相似度越高,益处就越多。这个规律很明显:当交配对象在行为上相似时,繁殖成功率往往更高。就人类而言,这意味着伴侣相似度高,就更好相处。就人类而言,这或许意味着伴侣相似度高,就更好相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理学家和其他人都认为相似度高也许有益。毕竟,相似的两人——当然并不仅仅是指相貌的相似——更可能拥有同样的追求、价值观和人生观。

2016年,奥利维亚·布鲁纳(Olivia Brunner)和几百万美国人一样,决定做一次DNA检测,但是布鲁纳的这个决定并不只是出于纯粹的好奇心。她当时和男友格雷格(Greg)还没结婚,但两个人的外貌特征惊人地相似——无论是发色、肤色,还是一些面部特征细节——在他们相爱的这些年里,周围人都觉得他们看起来就像是有血亲关系。对此布鲁纳必须刨根问底,只有确知自己和男友并无血缘关系,她才能感到安心。火上浇油的是,她曾经是一个弃婴……

“那时候我和丈夫总是在心里怀疑,‘如果真的中了万分之一的概率,如果我们真的有某种血缘关系可怎么办?’”如今布鲁纳26岁,回想当时的情况还是心有余悸,

“尽管有人劝我们不要过于担心,但我还是忍不住去想,万一意外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好在事实证明他们担心的事并未发生,去年这对夫妻在新罕布什尔州顺利结婚。如今,同样26岁的格雷格说,他们两人的夫妻相已经变成了“朋友们之间的一个玩笑”。“也许唯一一次我们严肃地谈论夫妻相,是当我们边聊边想象,‘以后我们的孩子会长什么样?’呃,不过也没什么可想象的,孩子就会长成我们的样子。”

夫妻相是怎么回事?

奥利维亚·布鲁纳(右)和格雷格·布鲁纳(左)的面容相似度令这对夫妻在婚前细思极恐。图源:TIME

很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着迷般地关注夫妻相的成因。1987年,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曾经开展了一项专门研究夫妻相的科研项目,研究题目是为什么老夫老妻会越长越像。而当年他们公布出来的理论,如今科学家们在解释这一问题时仍然会频繁引用:夫妻二人在几十年间经历类似的情绪,其结果就是形成相似的皱纹,并养成相似的表情习惯。

最近几年,社交网络上一些热门帖子还给“夫妻相”引发出另一层颇为浪漫的解释:分身体(Doppelgängers,德语)。汤博乐中有一个页面叫“男友双胞胎”(Boyfriend Twin),在这里同性恋人群分享自己和伴侣的合影,由于面容相近,看起来就如同双胞胎。如果这些年轻情侣的确长相极为相似,那么是什么让他们互相吸引,终成眷侣了呢?

夫妻相是怎么回事?

去年推特上一则相当有名的推文,照片中情侣看起来就好像是一对分身。图源:Twitter

尽管过去人们简单粗暴地用异性相吸来解释为什么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心理学家贾斯汀·莱米勒(Justin Lehmiller)完全不这么认为。贾斯汀是金赛研究院的一名研究人员,曾经出版过一本性心理学著作《告诉我你想要什么》(Tell Me What You Want),莱米勒说,其实人们会与那些最像自己的人相互吸引,只不过整个吸引过程并不显著,很可能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有些性格特性尤其适合顺从于伴侣并因此维系亲密关系——比如支配与臣服的关系(Dominance And Submissiveness)——但是总的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性格特征,恰恰是那些我们喜欢并深深迷恋的性格特征,”莱米勒说,当这种迷恋发生时,我们往往并没有察觉到。

这种心理现象延伸到了相貌与外观特征。莱米勒说,“我们非常熟悉自己的外貌特征,因此当我们看到其他人同样具备这些特征时,就因为识别出了熟悉的特征而产生更多的好感。

2013年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个观点。在实验中,接受测试的参与者将看到伴侣的一系列照片,这些照片都经过后期处理,添加了其他人的面部特征——有些是随机陌生人的面部特征,但有些则是接受测试的参与者自己的面部特征。实验结果是,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的参与者,都认为那些混有自身面部特征的照片更具吸引力。

(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68395)

夫妻相是怎么回事?

每一对参与实验的夫妻,双方都会拍摄一张正面照片,研究人员以这张照片为原型,通过后期处理加工得出另外7张照片,都是在原照片基础上进行了大约22%的面部特征调整。注意:标注“自我特征增强”的照片就是将参与者本人的两张照片混合在一起,放大本人的面部特征。图源:PLOS

一项更早的研究也通过后期合成照片测试发现了相似的结论,同时还指出人们潜意识里容易被异性父母的特征所吸引。当一张混有异性父母面部特征的照片从屏幕上快速闪过,接受实验的参与者普遍认为自己看到的照片比其他照片更具吸引力,这意味着人们潜意识里更容易被自己最熟悉的面孔所吸引。

(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146167210377180)

另一项2018年的研究针对混血人群做了类似的实验,研究发现无论参与者看到男性或女性的照片,他们都倾向于被那些具有自己父母面部特征的面孔所吸引。

(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1948550618794679)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自己对父母保有偏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但莱米勒认为这不仅很正常,而且意料之中。“这很可能是一种完全潜意识中的认知过程,

我们天生就会对父母产生愉悦感、喜好感,只不过这种关联性影响了我们的潜意识偏好。”他还说,“也许人们在识别出这些面部特征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感到安宁,察觉到自己对这些特征很熟悉。”

扎拉·巴里(Zara Barrie)是一位作家,31岁,目前住在纽约,她说自己至少和3位长得像自己的女性交往过,不过目前她已经与一位长相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女士结婚。她还说,要不是朋友们提起自己的过去的交往对象有这个特征,自己根本不会意识到。

巴里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突然被自己吓到了,特别是身边有人开玩笑地问,‘你们是双胞胎吗?’这让我有一种黑暗的、变态的感觉,而且这也会让我陷入担忧:“如果我总是对长得像自己的人感兴趣,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是个自恋狂?”对此莱米勒则认为无需担心,因为吸引的过程是完全发生在潜意识中的。

另外,那些有夫妻相的伴侣之所以下意识地相互吸引,原因很有可能是某种基因选择。很多研究发现配偶之间的基因相似度,要比他们与陌生人基因的相似度更高,这意味着配偶之间更容易在各方面达成高度一致,无论是外在的身高,还是内在的受教育程度。还有一些初步证据表明,

人们很可能会被相近祖先的后代所吸引——至少在针对欧罗巴人进行的实验中发现了这一特征,毕竟早期的科学研究中这一人群永远是实验焦点。

(journals.plos.org/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06655#sec020)

夫妻相是怎么回事?

图源:The Dating Divas

无论是出于潜意识理由还是基因选择理由,上述两种择偶倾向最终都很有可能导致伴侣的外貌特征趋同。

本·多明格(Ben Domingue)是斯坦福研究生学院的一位助理教授,他对配偶之间的基因相似度,以及朋友之间的基因相似度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最终发现那些基因上相近的人最终会找到彼此,因为在社会、文化或其他环境中他们有着更多的相似点。

(www.pnas.org/content/111/22/7996)

多明格认为,“基因相似性要么会直接导致相近的人处于相似的环境中,要么会引发一系列相关事件,间接导致相近的人最终处于相似的环境中。”多明格还说,无论这个环境是同一所大学,还是同一个居民区,“一旦你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发现自己的伙伴或者伴侣。”

这一理论对于布鲁纳夫妇来说的确很有道理,他们就是在美国雪城大学读书时相爱的。不过无论是多明格还是莱米勒都表示,这种找到基因相似者并成为伴侣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见,因为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恋爱观念、恋爱模式正在发生快速变化,传统观念正在被更多样化的观念替代。

比如,人们的婚育年龄正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受教育和寻找工作机会,人们离开故乡的距离正变得越来越远,于是这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认识更多的人,双方的背景与环境也可能变得更复杂。莱米勒说,“当你所处的关系网变得越来越大,当你面对越来越多的潜在择偶对象,就有可能被更多的特征所吸引。”

多明格认为互联网也改变了传统的恋爱方式,他解释道,由于互联网上潜在的伴侣变得更多,更容易接触,未来人们在择偶时将不再受限于自身的社交圈,也不再受限于自身的物理环境。对此,一些专家指出婚恋App的过滤设置允许人们根据种族或宗教进行筛选,这将强化人类社会的偏见与同质性,但另一些研究则发现,互联网婚恋模式最终产生了更多样化的夫妻。

(arxiv.org/abs/1709.10478)

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发现,在2012年至2016年之间约有10%的新婚夫妻是跨种族结合,而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估计数字则更高:该机构认为在1980年,美国的跨种族夫妻只有7%,然而截至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将近20%之多。

(www.pewsocialtrends.org/2017/05/18/1-trends-and-patterns-in-intermarriage/)

莱米勒说,在未来几年内,仍然很难预测夫妻相的现象是否会减少,一方面婚恋模式正在不断改变,另一方面出于本能的吸引作用也是难以被抑制的。

“相互吸引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各种因素都在共同发挥作用。最开始你也许会出于相似性与某人相互吸引,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获得一份美满的亲密关系。总体来看,吸引力并不是一件能简单预测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