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位“完美型”的媽媽嗎?》

【導語】媽媽為了將孩子打造成完美型的孩子,絞盡腦汁、費勁口舌,不惜錢財,整的孩子身心疲憊,自己心力憔悴,這到底是為什麼?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我們的每個孩子更是如此,有的孩子性格靦腆、安靜、但不善言談,有的孩子性格開朗活潑、但多言好動……。一大批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型的。在人面前時能夠開朗、活潑、勇敢、大方,學習時候能夠安分守己、認真聽講,既不希望孩子在學校惹事,也不希望孩子受人欺負,既希望孩子獨立,又受不了孩子想法太多、頂撞自己,既要求孩子學習成績優秀,還要求孩子必須多才多藝……。

我曾經接受過一個位四年級女孩家長的諮詢,反饋孩子厭學。我跟孩子的瞭解中,家長給孩子總共補了7門課:語、數、外,書法、舞蹈、畫畫、魔方。孩子可憐的給我講:自己只有周天下午1:00到4:00有空閒的時間,前提是:作業寫完的情況下。我們現實中不乏這樣的家長,為了將孩子打造成完美型的孩子,絞盡腦汁、費勁口舌、不惜錢財,整的孩子身心疲憊,自己也心力憔悴。其實,在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超級完美的孩子。

《你是一位“完美型”的媽媽嗎?》

家長們還習慣“完美比較”,總是習慣拿自己孩子的一個個缺點和眾多孩子的優點比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集所有孩子的優點於一身。結果將孩子比的越來越沒有自信,因為你是拿 “超人”和孩子比較啊。

《楚辭》中將:“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說的就是:人都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沒有一個人全是優點,也沒有人全是缺點。

一個孩子“膽小”,如果說膽小是缺點的話,膽小的人懦弱、猶豫不決、怕承擔責任,但是“膽小”有沒有優點呢?有!比如:愛思考、縝密、細心、善於總結經驗等等;一個孩子“膽大”,如果說膽大是優點的話,膽大的人敢於承擔責任、勇敢、果斷、敢於創新、有冒險精神,但是“膽大”有沒有缺點呢?也有!比如:好惹事、好激動、做事莽撞等等。

如果某上市公司要招聘一位財務人員,是要招聘一位膽大之人,還是相對膽小的人呢?如果是要招聘一位空白市場的區域市場經理,是要招聘一位膽小的人,還是相對膽大的人呢?想必,大家都有了答案。

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孩子沒有絕對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更願意稱其為孩子特點、特質,作為父母首先要認識到孩子的獨一無二的價值,並去珍惜它,其次要正確的引導,長善救失。讓每個孩子成為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