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三十了,我才找到真正正確的讀書方法

似乎我們總有太多的理由去拒絕關上手機,捧起一本書,每天花上一定的時間去堅持做讀書這件事本身。

一直以來,我對讀書這件事都有幾個困惑:

明明知道讀書是好事,卻斷斷續續一本書看了好幾個月,甚至家裡現在還有沒開封的書;

一目十行的看,總是忘記了作者到底在說啥,有時候還要返回來一字一句重看;

該讀的書也都讀了,但是想解決的問題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直到我遇見韓國國民導師二志成先生的《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一書,講述了一個在工作上不如意的年輕人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人生的故事,一口氣讀完感覺自己像抓住救命的稻草一樣

快三十了,我才找到真正正確的讀書方法

那麼,先讓我們一起來搞清楚有關“讀書”的這幾個本質問題:

1.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熱愛讀書是一件好事,這是人們早已就達成共識的。但在計劃讀書之前,請問問自己的內心,當你倦怠了要放棄了的時候,請記得再問自己一遍。

有關這個問題,用《深閱讀》的作者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齋藤孝教授的話來說:

因為閱讀能夠在獨處的時候,讓你獲得精神力量;

因為閱讀能夠幫助你掙脫情緒牢籠,冷靜、客觀地重新自省;

因為閱讀能夠讓你通過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思維看清事實的真相。

我們平日面對的各種麻煩,不過是河流表層的濁水罷了。濁水喝著很苦,但只要往下潛便能找到清流。關鍵在於,我們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並且具備深潛力。

其實,書並不是單純的信息集合體。很多的學者和作家把他們一生尋求到的真理寫進了書裡。在某個特定領域裡取得成功的人士寫的一本書裡有近30年的經驗之談。

走過的路越多,看的書越多,我們就越會覺得世界上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這種醒悟不是一種絕望,反而會激發我們的慾望,是想改變人生的強烈願望。

讀書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幸福。

2.如何養成讀書的習慣?

讀書的時間是創造出來的,只要將讀書放在優先位置就能更容易地養成讀書的習慣。

這些重要不緊急又難堅持的事情一旦堅持下來就會讓我們受益終生。

讓堅持不再那麼難Tips:

A. 讀書進入疲倦期的三個辦法:去見指導老師。 去見書友。 去圖書館。有人一起堅持總比一個人掙扎容易。

B. 去幫助剛剛開始讀書的人,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也找到讀書的力量。

C.讀一些成功戰勝考驗的書,讀書確實是從普通人成為偉人的重要因素。

D. 在家裡的每個地方都貼上有意義的語句,喚起每天讀書的鬥志。

E.每天看看你作為榜樣追捧的崇拜者照片,先有遠大的理想,再因讀書讓自己自信。

F.給自己喜歡的作家發郵件,內容可以是你的讀後感、不同的觀點或疑問。

至於作者是否給你回覆那不是關注的焦點,重要的是你為了給作者發郵件,又讀了一遍書,又思考了一下主題,這種深沉的思索是很有意義的。

在這個過程中,逐漸使自己能更加客觀地看待事物,並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讀書的魅力。 還可以去參加作家的講座,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或在現場推薦一下在讀書論壇和網絡書店發表的書評。

快三十了,我才找到真正正確的讀書方法

3.如何正確記讀書筆記?

閱讀,如果是主動的,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傾向於用語言表達出來——不管是用講的還是寫的。讀書筆記會讓我們保持清醒,將當時的感悟寫下來,也會幫助我們記住作者的思想。

做筆記有各式各樣的方法,以下是幾個經常採用的方法:

A.畫底線——在重點句子,或者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B.在畫底線處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把你自己畫線的部分再強調一遍,或者某一段很重要,但要是底線畫得太長了,便在這一整段外加上一個記號。

C.在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記號——要慎用,只用來強調書中十來個最重要的聲明或者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將做過這樣記號的地方夾一張書籤。這樣你隨時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打開你做記號的地方,就能喚醒你的記憶。

D.在空白處編號——作者的某個論點發展出一連串的重要陳述時,可以做順序編號。

E.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過同樣的論點,或相關的要點,或是與此處觀點不同的地方。這樣做能讓散佈全書的想法統一集中起來。許多讀者會用Cf這樣的記號,表示比較或參照的意思。

F.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這跟畫底線是同樣的功能。

G.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在閱讀某一章節時,你可能會有些問題(或答案),在空白處記下來,這樣可以幫你回想起你的問題或答案。你也可以將複雜的論點簡化說明在書頁的空白處。或是記下全書所有主要論點的發展順序。書中最後一頁可以用來作為個人的索引頁,將作者的主要觀點依序記下來。

參考資料:《如何閱讀一本書》,(美)艾德勒、(美)範多倫著,商務印書館。

快三十了,我才找到真正正確的讀書方法

4.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

我們需要先有一個閱讀的目標,然後拿到一本書先通過目錄內容挑選幾篇和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基本瞭解後判斷這本書是否包含你想挖掘的內容。有的書只須知其梗概,而對於少數好書,則應當通讀,細讀,反覆讀。

掌握一目十行的方法:

A.管住眼球

用手指或筆來當做索引,讓你的眼睛能掃視整個頁面,或者用卡片蓋住已經閱讀過的內容,迫使自己往前讀。

B.還可以更快

實際上,我們的大腦能在五百分之一秒鐘就能識別文字,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卻還在用四分之一秒來識別每一個字。

C.不要默唸

不要在心裡默唸那些文字,不要小學生一樣一字一句地讀。

D.實踐

APP上有類似的閱讀訓練軟件,可以讓你自主選擇閱讀速度進行訓練,選擇的範圍在一分鐘25字到1500字之間,平時我喜歡玩Schulte Grid來訓練自己的注意力和閱讀速度。

5.如何通過讀書真正的改變自己?

這個時代的焦慮感教會了我們關注速成,卻沒有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也許我們應該反過來問,我們到底想通過讀書改變什麼而不是什麼改變了?

讀書的主體永遠都是我們自身,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打破之前的束縛,不想反省自身或根本就不懂得反省自身的讀書反而是有害的。

“有些人讀了不少書,人生卻依然沒有改變,原因就在於自己沒擺正心態,總認為自己比作者強,總想無端地去批評別人。其實,真正重要的不是瞭解書的內容,而是去實踐。”

歸根結底,我們首先應該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你會有無數個不讀書的藉口。比爾·蓋茨說他一週讀5本書,而事實是你永遠不會有他忙。

“要為儘快增強緊迫感而努力,要為迎接挑戰而努力,要為自己的成長和改變尋找充分的讀書理由而努力,並把它們寫下來反覆玩味。”

這句話需要按照記憶曲線不斷的回味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