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的多一点,就得强悍一点,野心勃勃一点

真心话| 想要的多一点,就得强悍一点,野心勃勃一点


01 一条爆了的知乎想法


昨天早起赶路,在途中随手发了一条知乎的想法,结果爆了,目前有三百多赞了,直逼知乎百万关注的张公子平时的想法了。讲真,写这个想法的时候,有点凭着六点钟早起的情绪,一吐为快了,却是真实的心底所想。

有一类女孩子,从小就是听家长和老师的话的乖宝宝。读书的时候成绩还可以,也许还能上个重点大学,平时也会看看文学书籍,有点文艺的小想法。

这种姑娘的人生路径就是:毕业后家乡体制内,结婚靠相亲,人际被困扰,可能有时候连婚房的装修风格都没有话语权。

另外一边有点小资有点想法,还要时不时被人唾弃:读了几天书,就心比天高,矫情。见过一点世面,又没本事在大城市立足;读过一点书,却不能把知识变成财富,回到小地方,不上不下。还要落一句:当初就知道不该让你读那么多书,脑子都读坏掉了。

蹉跎几年,在相亲市场上年纪大一点就被挑拣。心浮气躁之下,找个条件差不多的对象得了。生了孩子,哇塞,那就更惨了。孩子怎么带,要不要穿尿不湿,早教要不要去上?要不要喝奶粉,喝什么奶粉?半夜谁起来泡奶?哪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搞得焦头烂额。

终于明白两百年前简奥斯汀写的《傲慢与偏见》的深刻价值了,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不会经历时代的起伏,战争的颠簸。大部分人会经历的,就是这种稳定闭塞的环境中,为婚姻和名声所驱使的,匆忙投入婚姻,混混沌沌一生的生活。

不过,两百多年了也只出了一个简奥斯汀,故事中也只有一个伊丽莎白,大部分人还是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年轻的姑娘要避免这种生活,就要经历一个强烈地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自己锻造自己。过程有点痛苦,而且最后可能也不一定能成,但是试一下,总比浑浑噩噩一辈子来得好。

有这个想法,起因是前一晚和我带的小助手聊天。带过她一段时间之后,我感觉她总是缺少了点什么,不带劲儿,没太多想法。我好几次跟她深聊,发现了她的成长背景,就是上文的这种被

「规训好的」女孩子。

作为95后,她对这个世界似乎没有太多的想法。平时不太关心政治经济、金融时事,对商业体系没有深刻的认识。对科技话题,比如人工智能或者脑科学类的话题,也鲜有涉猎。

有一次,我就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问她有什么想法,她憋了一天告诉我,没有。硬是把我气了一下。

而大部分这种女孩子的命运,如上所示,早就已经被写好的了。心里若还有不甘,也是通过消费主义,或者田园女权类的内容给宣泄出去了,或者在生活里小作、小折腾一下。真正谈起自己的命运,还是不能握在自己的手里。

但是,我喜欢她的踏实、努力,以及领悟力。她骨子里还有股任性,小宇宙里也埋着火星。我手把手地带她,期待有一天能够燃烧起来,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我有时候笑:我教我女儿都没有这么仔细过。当然,可能我女儿现在还小,只需要给她爱与自由,还没到聊这些话题的时候。

但是,这些话题,我想可以和你们聊一聊了。我一直在避免在公众号说一些「鸡汤感」太重的空话,虽然这种话大家往往都爱听。不过这几年,我一直在按照自己的当初的意愿前进,慢慢实现了自己的一些目标,所以,如果是拿出来总结探讨一下,也就不算是「虚无的鸡汤了」。


02 目标感和毅力,决定了人和人最终的差距


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不会被鼓励要有野心和目标。中式家庭里的家长们,大都喜欢孩子听话和服从,甚至有些家长并不希望孩子太有想法和个性,因为不好掌控,就失了做父母的权威感。

即使是努力,我们也是要悄悄地。悄悄地刷题、悄悄地背书、悄悄地喜欢一个人,闷声不响的等到下次考试考个好成绩。

如果一个人要是胆敢说出:老子下次就是要考第一,明年就是要年薪多少万。哇塞,那是要被笑死的,即使你真的做得到,那也多了狂妄的标签:拽什么拽,考第一了不起的啊?

但是,就是这种一切要悄无声息的,损失了多少过程中的乐趣,更是少了多少培养毅力和目标感的机会。

因为毅力,从来都不是通过苦熬,熬出来的。而是在不断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通过不断获得的小成就,反馈出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哇塞,这个我居然也能做到,感觉自己棒棒哒。哟西,继续下一步!

讲真的,一个普通人所求的大部分事情,是没有一定不可以的。所谓的不够qualified,也只是一个暂时的量。今年不行,来年再来嘛,人都是可以成长的。

为什么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因为年轻,有的是机会去学习新技能,或者新机会。但是,这些机会不是为每个年轻人来准备的, 只有那些最有目标和毅力的人,才能有足够的幸运去获得它们。

而,我想法中所说的「自己锻造自己」,就是把自己打磨韧性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尝试,去一再地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把自己淬炼出来。而这个价值,就是通过不断地实现目标,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来获得的。

这个过程中,先天智商高重不重要?不重要,因为智商是一个后天可变的量,大脑是终身可塑的,学得越多,学东西也越快,脑子越用越活。

这是我自己的真实体验,当年被说一孕傻三年,一度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废了。后来咬牙折腾自己,读了硕士,还修了两个专业,工作的时候也会被人夸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本身天资没有太好,也没有太差,如果和有些人有差距,也只是在于花的时间上有差别而已。

那,美貌重不重要?家里有矿重不重要?重要,但都不是决定量,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函数都是不一样的。家里有矿,又有美貌的人,也有自己的价值函数,也有自己的虚无和求不得。

唯一重要就是,你敢不敢迈出这一步,能不能做一个有毅力的,敢闯的人。


03 成长心态:这些特质,能够让你走得更远


上文中,说到父母的控制欲来自于权威感,其实也不尽如是。还有一部分父母,包括年轻人,自己也亦步亦趋,小心翼翼,是因为规则感太重,害怕「失序」。

这一点,每年扎堆考研的现象可以作一些解释。几百万的考研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抱着升学惯性,去考研的。因为读书这种路径, 或者说「秩序」,是他们所熟悉的。一直读书,读到高学历,然后进体制内,按照规划好秩序和路径走,最有安全感。

但是,如果只有依赖规则和秩序的能力,却没有思考规则和秩序背后的逻辑,甚至是设计规则的能力,那么就总是免不了要有被规则「膈应」(or F**ck)的时候。比如,考研这件事,年年都有负面新闻:泄题、改分、面试歧视....本质上,还是考研这个游戏规则,本身就有漏洞,所以值得你去重新评估玩这个游戏的体验感和风险。

所以,第一点:不要太有秩序感,要学会思考规则和秩序。甚至是,定义和设计属于自己的秩序。

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勇气,敢于质疑,敢于问:为什么?凭什么?

当然,被反驳,被嘲笑,被指指点点是免不了的。所以,你还需要第二条特质:脸皮厚点,别玻璃心。

这种脸皮厚,不是一种死皮赖脸,更不是一种麻木不仁。而是,除了事实和真理,你没必要为任何的情绪和道德绑架负责。

有什么不懂的?就厚着脸皮去问去请教嘛;让别人情绪不爽了?就诚心地去道歉嘛;事情搞砸了?就哭一下,然后,再来嘛。

人这一生,底层价值何在?当然,我们可能免不了受基因驱使,有繁殖和生育之苦;也被生存压力束缚,要吃饱穿暖。

但是,在这之上,我们总要去追求点别的,比如爱与自由,比如真正的成就感和价值观。

比如,自己都好喜欢自己的,那种充实的岁月。


真心话| 想要的多一点,就得强悍一点,野心勃勃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