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周朝建立到秦统一六国约八百年时间内少有人称帝?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史传说中有“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并且夏商两朝君主都称帝,比如“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史记·殷本纪》),还有我们熟悉的商纣王在史记中记载是”帝辛“。但是为什么从周朝建立到秦统一六国约八百年时间内少有人称帝?

为什么从周朝建立到秦统一六国约八百年时间内少有人称帝?

商纣王

这一切需得从周武王说起。牧野之战后,周军战胜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用黄钺斩下商纣王的头颅,杀了妲己,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修理了比干的墓,分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延续商朝的祭祀。而这时的周武王因为觉得自己比不上“五帝”,所以就没有称帝。可以说周武王是以“王”的称号成为天子的。自此之后,整个周朝再没有一个君主称帝了,都是称王,比如周穆王,周幽王,周平王。

为什么从周朝建立到秦统一六国约八百年时间内少有人称帝?

周武王

春秋时期,因为每一个诸侯国都是周王分封形成的,都比周王等级低,所以他们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也没有人称帝。别说称帝了,当时楚国称王时,就已经惹得天下人不满了。

在战国时期,尽管周王室已经彻底衰微了,但还是少有人称帝。只有在公元前288年,秦昭王与齐闵王同时称帝,因齐处于东,秦处于西,所以又把齐闵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 但是他俩很快就放弃了帝号。

而这一局面的改变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当时秦始皇认为自己统一了天下,应该改称号进行纪念,因此他就让大臣们商讨帝号。一开始大臣们给他的称号是“泰皇”,但是他不满意,就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自此之后”皇帝“这个称号就被后世继承了。

为什么从周朝建立到秦统一六国约八百年时间内少有人称帝?

秦始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