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心癢癢”別往“人中游”

春風和煦,鶯飛草長,又遇上清明節三天小長假,的確是放飛自我、遊山玩水的好時光。加上,由於疫情防控影響,內心緊繃的神經早就想找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量物放遠。正因人人都有這種思緒和想法,由而導致不少景區出現“人人人人遊”的場面,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揮汗如雨,確實讓人隔著屏幕都捏把汗、倒吸了幾口涼氣。


克服“心癢癢”別往“人中游”

最近,黃山景區擁擠不堪的現場視頻被上傳網絡,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和熱議。一眼看不到的隊伍,密密麻麻、沒有丁點間隔,其中蘊藏的潛在風險不言而喻。當下,疫情形勢儘管好轉,但諸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外放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並行,無症狀感染者具有隱匿特徵,加上終極武器疫苗還在問市的路上等,保持樂觀防疫心態的同時,謹慎恪守“少聚集、不扎堆”的思想同樣不能掉隊。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人人人人遊”場景的出現,直觀暴露出部分群眾被眼下良好的國內防疫形勢所“迷惑”了,出現了思想麻痺、精神鬆懈的不好苗頭,以為復工復產就意味著防疫結束、完全放開、徹底放鬆,甚至認為可以回到以前“毫無壓力的自由狀態”。由此,一旦遇到假期就立馬開啟恢復“扎堆”模式。且知,這樣的做法與當前防疫客觀環境嚴重相悖,滋生潛在的傳染風險不可忽視。

好事說不壞,然不認真對待好事也可能變壞。經歷了防疫嚴峻時期,國家層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優化了衛生體系、改善了防疫技術,然這一切都付出了艱辛汗水和巨大成本,一切都來之不易、每一步都充滿荊棘。換而言之,今日防疫成果更值得倍加珍惜,莫要因一時“貪玩”,蠶噬了固若金湯的防疫城牆。須知,堅壁的城堡都是從內部打破的,這點每個人都要銘記,從自身做起恪守防疫規定、秉持紀律意識和科學理性,不到最後全勝時刻決不輕易放下“防疫武器”,尤其是心中對保持健康生活、有序出行的信守。

4月3日,院士王辰在接受採訪時告誡,“現在的情況下,不是歇口氣的時候”,並強調對疫情變化,“我們現在還都缺乏想象力”。疫情變化的無常和不可預性,以不變的防疫理性頭腦應對“多變的病毒”,決定每個人都要固守一顆堅定之心,別隨性所欲、湊熱鬧扎堆,要給防疫科學深入探索贏得更多有利時間,何況之前我們“宅家作貢獻”已經做得很好,面對今日“百般難忍”的心癢癢我們依舊更要做好。

此外要說道的是,群眾有選擇去處的自由和興趣,但公共場所如景區等,也應有合理規劃客流、科學做好人員疏通、有序引導旅遊隊伍等健全機制,確保群眾遊玩娛樂能“興起而來、安全而歸”。要知道,諸如“人人人人遊”的場景除了有“不懂事”的遊客,也有“不明理”的景區管理部門,相互不“繆”而合、不“約”而同造成的。古人云,“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越是防疫形勢得到好轉,越來多些未雨綢繆意志、多些約束自律理念,唯有待到疫情徹底煙消雲散之際,才能讓防疫大石頭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